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政法論文 > > 未成年人保護公益訴訟案件范圍與問題
未成年人保護公益訴訟案件范圍與問題
>2024-01-25 09:00:00


一、我國建立未成年人保護公益訴訟的可行性與必要性分析

未成年人保護公益訴訟是指對侵害特定或不特定群體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導致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公益訴訟并不是民事訴訟法中一個法律用詞, 只是一個學理上的概念,大家通常把民事訴訟法中五十五條涉及的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和污染環境案件歸納為公益訴訟案件。 這兩種案件并不能涵蓋所有的公益案案件,其規定范圍過于狹小,因為早在 2012 年江偉教授主持的民事訴訟法修改建議稿就提出把公益訴訟作為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還進一步細化在特別程序中引入公益訴訟制度[1](P64)由此可見我國目前民事訴訟法五十五條規定的案件范圍是遠遠小于公益訴訟本應有之范圍的,這也為建立未成年人保護的公益訴訟奠定了立法上的可行性前提。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顯示我國未成年人(0-18歲)人數已達 299668269 人。[2]

其數量屬于世界首位,這對我國未成年人保護事業提出更高要求。 保護未成年人的利益,不僅僅是要保護其刑事司法中利益,更重要是要保護其更為廣泛的民事利益,因此建立專門的未成年人保護公益訴訟是十分必要的,其必要性體現在:第一是未成年人身心特點,難以適用普通民事訴訟程序。 我們現有的民事訴訟程序是根據成年主體設計的,是建立在成年行為人參與程序中具有的行為認知能力和行為控制能力,和程序的后果的判斷力。 而未成年人控制、預知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建立未成年保護公益訴訟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是監護人對未成年人保護的不足,法律規定由監護人保護未成年人的權益,但在現實生活中由于疾病和經濟等其他原因,導致監護人無法行使自己的監護權,由此造成這些未成年人的權益受到侵犯。 第三是商業行為中侵犯不特定群體的案件,其案件復雜,證據收集困難,僅靠公民個人的力量無法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因此筆者認為應當建立未成年人保護公益訴訟更加保護未成年人利益。

二、未成年人保護公益訴訟案件范圍

(一)商業行為中侵犯不特定未成年人權益的案件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 大量的商業活動把目標轉移到未成年人群體,由于我國商業活動沒有建立未成年人隔離措施,導致侵害未成年人利益也層出不窮。 筆者總結出以下幾種危害未成年利益行為。 一是電子和紙質出版物以及影視劇中的暴力色情內容。 由于我國未建立嚴格的商業電影分級和過濾制度, 導致在紙質媒體或影視作品中充斥著大量暴力色情場景。 而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自覺或不自覺的接受這些糟粕的洗禮, 導致一部分未成年人過于早熟或行為暴戾、 性格孤僻。二是網絡游戲等電子娛樂產品對未成年人的毒害。隨著網絡的發展,我國快速進入了全民網絡的時代。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 (CNNIC) 第 33 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調查顯示,2013 年中 國 6.18 億網 民中 ,25 周歲以下的青少年網民規模為 2.56 億,占網民總體的 41.5%. 從年齡分布分析,青少年網民主要集中在 12-24 歲,所占比例為 88.4%.[3]

大量未成年人沉迷于網絡游戲,導致網絡成癮。網絡成癮不僅造成未成年人逃學意志減退、淡漠人生、逃避現實等不良心理反應,而且造成在現實生活中模仿游戲場景造成惡劣的刑事犯罪。 三是向未成年人兜售煙酒。 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七條明文規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 經營者應當在顯著位置設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的標志; 對難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應當要求其出示身份證件。 ”但現實生活中依然有商家向未成年人兜售煙酒, 為此靠傳統行政處罰措施不能有效的遏制這種行為。 綜上可見這些危害未成年人的行為,往往存在侵害群體廣泛性、不特定性,危害結果非立即顯現性,如果依靠公民個人提起民事訴訟,往往立案困難,舉證困難,敗訴風險很大。因此建立未成年人保護公益訴訟是非常重要的。

(二)特殊群體未成年人利益保護的案件

特殊群體未成年人主要是指殘疾未成年人和其他因疾病原因遭受到歧視的群體。 這些群體首先從自身年齡和心智上處于不成熟階段容易受到外界傷害和歧視, 這就要求我們法律對這些群體采取特別保護原則。 長期以來我們往往忽視對未成年人中患有殘疾、病患特殊群體的保護。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及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我國殘疾人占全國總人口的比例和各類殘疾人占殘疾人總人數的比例,推算 2010年末我國殘疾人總人數 8502 萬人。 這其中未成年人約占13%.

面對如此龐大的未成年人殘疾人群體,社會缺乏相應的關愛,社會上經常出現歧視未成年殘疾人、以及侵犯殘疾未成年受教育權等現象。 面對這些殘疾未成年人我們一方面呼吁人們保護其合法權益, 另一方面我們要采取切實制度保護未成年殘疾人利益。

同時由于艾滋病、肺結核等疾病,目前人類無法醫治或無法完全醫治, 導致一些未成年人在同患病的父母生活中被感染,還有一些兒童雖然沒有被傳染這些疾病,但在其他人眼中這些群體視同“瘟神”,對他們避而遠之。 近些年來因艾滋病、肺結核被歧視未成年人的報道經常見于報端, 更讓人擔心的是一些教育、醫療機構也談“艾”色變,常常將其拒絕門外。 這些特殊群體未成年人的教育權和醫療保障權無法得到有效保障。 目前我國在對患有傳染疾病的未成年人保護還缺乏有效措施,筆者認為單單依靠行政命令的方式往往是亡羊補牢,當務之急是建立公益訴訟制度對侵犯未成年人權益的行為提起公益訴訟。

(三)對未成年人實施暴力、虐待、遺棄的監護權剝奪

我國作為一個深受儒家文化影響國家,“棍棒底下出孝子”這種糟粕的觀點一直被人們奉為治家格言, 體罰教育成了很多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根據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調研數據發現 697 例案件中 84.79%的案件是父母施暴,其中親生父母施暴占 74.75%, 繼父母或養父母施暴的占 10.04%;所有案件中父母單方施暴的案件更為常見,占 76.47%.

家庭暴力的行為不僅使得對未成年人造成陰影, 也對社會公共秩序造成的威脅。 我國為防止家庭暴力,在國家層面上發布《反家庭暴力法(草案)》并向社會征求意見,同時地方已有浙江省出臺《浙江省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條例》、陜西省出臺了《實施<未成年人保護法>辦法》。 但這些法律或地方性法規存在著操作層面上的缺陷,很多法律、法規都規定對未成年家庭暴力行為采取救助措施,但缺乏相應的可操作措施。筆者認為西方國家在禁止家庭暴力措施值得我們學習,美國很多州都規定監護人實施暴力、虐待、遺棄的強制起訴制度,即當執法人員發現或有足夠理由相信監護人對監護人實施暴力、虐待、遺棄等行為,執法人員必須逮捕其監護人,并在隨后提出監護權剝奪的訴訟。 同時挪威更建立了無條件司法起訴制度賦予公訴機關不需經過受虐待未成年同意,即可向其父母提起訴訟。筆者認為我國應當盡快將家庭暴力、 遺棄未成年人案件納入公益訴訟制度,由國家代為起訴父母,從而達到對未成年人保護。

三、未成年人保護公益訴訟原告資格

(一)未成年保護行政組織及社會團體

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條規定“保護未成年人是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責任”. 但從具體工作層面來看,主要是以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綜治委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領導小組。

其中更多的是由設在各地共青團下面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和各地婦女聯合會下設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來行使的。 因此筆者認為應當由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和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代為提起公益訴訟。 讓其代為提起公益訴訟的優勢在于:第一是未成年人工作的專業性,由于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和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長期致力于兒童權益保護工作, 這為保護未成年人權益建立了充分的專業基礎。第二是擁有良好的組織協調性,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和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作為協調性的機構, 其工作職責就在于協調各部門開展未成年人保護工作, 由于未成年人保護公益訴訟案件牽涉到教育、衛生、工商、公安等眾多部門,協調好這些部門對收集證據, 進行訴訟至關重要。 第三是法律的專業性。近些年來隨著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的日益增多,各地的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和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紛紛加強對違法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打擊力度, 有些地區還成立相關法律維權辦公室并對其工作人員進行法律培訓, 在此期間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和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法律業務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因此筆者認為讓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和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代為行使未成年人公益訴訟職能是十分可行的。

(二)檢察機關

長期以來檢察機關在刑事訴訟過程中保護未成年人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保護未成年人在刑事訴訟中合法權益,有些地區檢察機關還建立起未成年人刑事檢察科。 筆者認為讓檢察機關參與未成年人保護公益訴訟也是有十分有利:首先,檢察院根據憲法規定是法律監督機關, 所以有義務也有權力監督保障《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實施,賦予檢察機關對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提起訴訟, 可以有效地保證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使。 其次檢察機關有豐富的訴訟資源和司法經驗,能夠保證全面收集到有關的證據,從而可以保證案件的勝訴率。再次檢察機關在刑事司法中有專門的未成年人公訴程序對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點熟悉, 為民事公益訴訟積累了相當了訴訟經驗。 由此可見賦予檢察機關在未成年人保護公益訴訟也是非常合適的。

四、未成年人保護公益訴訟中的心理干預機制

心理健康是保護未成年人的重要內容。 大多數未成年人案件中,未成年人在遭受到侵害后,心理就受到嚴重創傷,而在訴訟過程中為了避免對未成年人的二次傷害, 建立未成年人保護公益訴訟中的心理干預機制是十分必要的。 在大多數案件尤其涉及性侵害、家庭暴力案件,起訴前通過對未成年人心理評估機制是維護未成年人心理安全的首要措施。 在公益訴訟起訴前, 必須由心理評估人員對受到傷害的未成年人進行心理評估,通過評估的結果,我們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狀況做出合理的判斷。這對我們進一步做出是否需要起訴,是否支持未成年人出庭作證, 以及是否公開未成年人案件的信息做出相應的判斷。 只有在訴訟前對未成年人心理做了充分的評估,才能在之后的訴訟過程中對其心理達到很好的保護。同時未成年人保護公益訴訟過程的漫長性、復雜性,在訴訟之中對未成年人心理進行積極輔導是非常重要的。 但最后未成年心理恢復是一個漫長的時間,對未成年的公益保護不能僅僅體現在訴前和訴中, 還要在訴訟后加強對未成年人康復心理治愈。

參考文獻:

[1] 江偉,主持人。李浩,姜啟波 ,廖永安 ,肖建國 ,邵明 ,孫邦清 ,成員?!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修改建議稿 (第三稿 )及立法理由[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

[2] 中 國 國家統計局 ,2010 年全國人口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 [EB/OL].2011 -04-03.

[3]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2013 年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為調查報告[EB / OL].2014-06-05.

[4] 青少年維權網,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案件調查與研究報告[EB /OL].

[5] 楊曉慧,基于“全人”社會化需求視角探究未成年人保護體系的建構[D].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學位論文),2012.

[6] 鄧思清,公益訴訟制度的程序構想[J].當代法學,2008,(2):88-93.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