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開始進入了一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新的歷史時期。在這一新舊體制轉換時期,會計行業作為市場經濟活動中的一個重要領域,其職業道德水平不僅決定著行業的生命力,而且也影響到市場經濟的運行基礎,影響到和諧社會的構建。近年來,隨著安然事件的爆發,美國會計陷入了"信用沼澤",中國的會計業也面臨著"誠信危機"朱銘基總理對所有會計人員提出的"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要求,更是進一步引起了國人對會計造假問題的極大關注,堅持準則,不做假賬"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有效遏制會計造假行為,己成為社會各界對會計工作的一項迫切要求。
2.分析與結論。
2.1法律分析:總會計師不是一種專業技術職務,也不是會計機構的負責人或會計主管人員,而是一種行政職務。
(1)總會計師對違反國家財經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制度和有可能在經濟上造成損失、浪費的行為,有權制止或者糾正。制止或者糾正無效時,提請單位主要行政領導人處理。
單位主要行政領導人不同意總會計師對前款行為的處理意見的,總會計師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十九條的規定執行。(第三章第十條)(2)總會計師在工作中有違反相關制度、隱瞞或由于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等瀆職行為致使國家利益受損失行為、所列行為,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四章第十八條)(3)單位主要行政領導人阻礙總會計師行使職權的,以及對其打擊報復或者變相打擊報復的,上級主管單位應當根據情節給予行政處分。
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四章第十九條)2.2職業道德分析。
2.2.1決策原則。
(1)由功利論:周有信的行為應該使整體結果更好→為了不使公司股價將會隨著公司業績報告的披露而應聲下跌,并喪失未來在資本市場上籌集資金以保持經營實力的機會→若我為周有信,則會從其他途徑著實為公司的業績的提高做貢獻。
(2)由道義論:周有信的行為應該遵守法律規則和道德原則,即使這些規則沒有帶來更好地結果→公司股價將會隨著公司業績報告的披露而應聲下跌,并喪失未來在資本市場上籌集資金以保持經營實力的機會?!粑覟橹苡行?,則應該遵守《總會計師條例》第四章第十八條,遵守法律規則,以及"會計職業道德八項內容"中的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廉潔自律、客觀公正、堅持準則、提高技能、參與管理、強化服務。
(3)由德性論:周有信的行為應該由自身品質來影響→我們為他人幸福去做事的程度屈居于一系列因素,取決于我們是什么類型的人。
對于具有關懷心、同情心、慈悲心的人來說,自私和利己主義的挑戰在決策中并不是主要的因素→若我為周有信,則我會放棄自私和利己主義在決策中的主導地位,更多的想到虛假的公司業績報告對他人造成的損失,更多為他人的幸福著想,從而不會進行財務報告造假。
2.2.2決策步驟。
(1)認定事實:
What:總會計師周有信(化名)的公司今年的經營狀況不太好,沒有給股東交上一份好的答卷;Who:總會計師周有信;公司老總;Where:無;When:無;How:公司老總要求總會計師周有信通過將一筆本應作為當期費用的支出重新做賬為"資本性支出"來提高公司的凈利潤。
(2)準確識別道德問題:
此"兩難情境"中,周有信的決策雖然具有經濟背景,但是并不意味著它不包括倫理問題。周有信應該對其中的倫理問題保持有敏感性,并且還要明確自己的決策會對相關人員有什么影響。在企業的商業背景下,周有信可能容易忽略財務決策問題中的倫理性,僅僅把這"兩難情境"歸結為一項簡單的財務決策,很可能誤入歧途。因此,周有信應該意識到此項決策中道德倫理的重要作用,從道德倫理角度去考慮是否接受公司老總的要求。要考慮到此項決策對公司,對員工,對廣大持股者,對會計事務所,以及相關監管部門有什么負面影響,站在道德的角度,考慮到要顧及他人利益更大化。
(3)識別利益相關者。
從個體的角度分析:毋庸置疑,該公司的總會計師和老總是直接的利益相關者。其次,該公司里的所有職員的薪水福利也是依靠公司的利潤為基礎,更不用說有些公司的職工直接參與分紅。此外,所有通過該總會計師呈現的財務報告做出決策或者影響決策的人,都是利益相關者,他們中的很大程度是公司的股東。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只能通過公司提供的年報獲取信息,否則很難獲得確切的消息。
從總體的角度分析:首先,公司的營運盈利狀況直接影響到是否可以上市,或者是否應該退市。倘若出現虧損,那在上交所和深交所的網站上,公司名稱就會加上"ST",以示警惕。從而影響到證券市場應有的秩序。
(4)考慮可能的選擇。
一是答應老總的要求,將一筆本應作為當期費用的支出重新做賬為"資本性支出"來提高公司的凈利潤。公司老總告訴周有信,如果不這樣做,公司可能就無法度過這一關。二是拒絕老總的要求,堅持原則和準則。
(5)比較和衡量每一種選擇。
法律影響:倘若總會計師將期間費用改為資本性支出,那么他就違反了《會計法》第五條也明確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跨級賬簿和其他會計資料,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對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本法規定行為的會計人員實行打擊報復。"的規定。那么,如被查出,該公司的老總和總會計師將受到法律制裁,并且會影響到他們的仕途。同時,證監會也會對公司采取相對應的制裁手段。倘若不進行賬目的粉飾,那么老總,總會計師均未違法相關法律法規。公司也沒有觸犯法律。
經濟影響:作為總會計師,從私而論,他需要在現行的經濟會計法律法規的規定下,通過適當的盈余管理,在不影響相關決策者(通常是指股東)的決策時,盡量使得公司的財務經濟狀況平穩增長或平穩運行。畢竟,雖然公司的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可能會有周期性或者必然的跌漲變化,但是不平穩的變化總會引起不必要的動蕩或者恐慌。企業是處于整個全球化的經濟環境當中,企業的變化有可能像蝴蝶效應一樣,影響到整個經濟環境,就好比90年代的亞洲經濟危機,由新加坡某證券公司的交易員引發,卻不可收拾,最終危害到整個歐美市場?;貧w到這個案例中,該企業今年出現了問題,有一部分是自身發展的原因,也有可能是該公司所處的行業發生了問題。倘若發生問題的公司都粉飾賬目,那么該行業就很難在問題剛出現時就制止,很可能是越做越錯,最后導致虧損無法彌補?;蛘?,也有可能是整個經濟環境出現了問題,經濟不景氣使得公司盈利不佳。
總之,如果粉飾賬目,公司明年可以獲得資金,總會計師也繼續有高薪,但同時,也很有可能在今后被揭發的時候,漏洞已不是靠粉飾就可以彌補的了。如果不粉飾賬目,那么,短期該公司可能會籌集不到資金,營運盈利能力受近一步影響。但也有可能,因此公司全體人員意識到了問題所在,找出問題,解決問題,從此公司恢復到正常的營運軌道上,更好更快的發展。
道德責任:作為總會計師,他也有自己的私德和社會的公德需要維護。首先,他需要在不觸犯法律法規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盈余管理,使得公司財務狀況盡量穩定。這是他的職業要求他做到的"道".然而同時,他也面對著如果不做,很有可能沒有工作,支撐不了家人的生活的狀況。家庭的責任又是屬于他的"德".
就算他這次粉飾賬目后,事情沒有敗露??墒怯行睦韺W研究表明,一旦越過了原有的道德底線,你只會一直越過道德底線,直到沒有道德底線為止。除了總會計師,公司也有自己的社會公德與私德。公司一方面需要保持平穩增加的營運盈利能力來支撐所有的利益相關者,更應該遵守整個行業乃至經濟環境中的秩序。
3.情境反思。
3.1會計職業道德缺失背后成因。
(1)內部層面:領導重視不夠,內部制度失控;地位上從屬單位領導,獨立性較弱;利益驅動,會計人員缺乏自律。
(2)社會層面:法制不健全,缺乏強制性,違犯會計職業道德的處罰蒼白無力;會計規范體系不完備,缺乏操作性;會計人才標準失范,社會腐敗現象蔓延;現代企業制度兩權分離,導致信息不對稱;社會公眾對會計報表重視不夠,外部壓力缺乏;相關部門與企業內在利益存在關聯,社會監督乏力;會計中介機構缺乏獨立性,易產生短期行為;(3)學校層面:學校道德教育與社會實際生活脫節;重專業技能培養,輕職業道德教育;學校德育過于政治化。
3.2解決方案。
(1)優化會計主體外部行為環境體系,減少外部行為環境對會計職業道德的影響。
(2)優化會計主體內部行為環境體系,減少內部行為環境對會計職業道德的影響
(3)建立以人為本的學校德育體系,強化學生職業道德觀念
(4)建立健全職業道德自律機制,實現會計行業集體的自律
(5)建立會計職業道德評價體系,形成會計職業道德他律機制.
參考文獻:
[1]《企業倫理學(中國版)》,哈特曼等著,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
[2]總會計師制度的建立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影響[期刊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