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當今時代,隨著我國經濟的穩步前進,大部分企業之間的交易也日益頻繁,金額之大也是若干年前無法比擬的。近幾年的財務舞弊案件,也十有八九都是在關聯方交易上進行的,企業為了達到暗地轉移企業的盈利、減少企業所承擔的稅收等目的,就會刻意的隱瞞或者虛構關聯方交易,這就嚴重的影響了我國正常的經濟市場秩序。與此同時,關聯方交易的形式和手段也越來越多復雜,實施簡單的審計程序是無法達到對審計風險的合理控制程度的。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即是合理控制關聯方交易審計風險,維持正常的經濟秩序,促進經濟良好穩定的發展。
本文首先概述了關聯方交易審計風險的內容、分類和特征,明確審計風險等與審計的重大錯報風險與檢查風險的乘積,由于被審計單位的重大錯報風險是客觀存在的,注冊會計師能做的就是對其水平進行評估,但并不能通過嚴謹的職業水平來達到控制的目的的,注冊會計師唯一能通過自己的職業水平達到控制目的的方式就是盡最大可能降低檢查風險??刂脐P聯方交易審計風險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關聯方交易審計風險分析,先分析一下被審計單位關聯方交易審計的現狀,1評估,按照既定的步驟先對關聯方及其交易進行識別,再對關聯方審計風險的識別,然后綜合前期識別的情況,進行評估;第三,關聯方交易審計風險的控制,從注冊會計師角度來明確如何合理控制關聯方交易的審計風險。結尾通過兩個正反案例進行相互比較分析。分別介紹上海家化關聯方交易審計成功的案例,相對應的,介紹康芝藥業關聯方交審計失敗案例,進而熟練運用關聯方交易審計風險控制流程。
本文主要采用兩種研究方法,即規范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首先,規范研究法。通過查閱和研讀相關的文獻資料來獲取理論知識,從而了解這一論題的研究歷史和現在的狀況,從而首先形成對于研究對象的初步了解;其次,案例分析法,以上海家化關聯方交易審計成功案例和康芝藥業關聯方交易審計失敗案例的兩個對比案例進行深入的剖析,將得出的控制流程運用在案例中,結合案例得出實用性強的控制流程的相關結論,生動形象的描述出理論知識在現實經濟實務中的應用,從而達到關聯方交易審計風險控制的目的。
關鍵詞:關聯方;關聯交易;審計風險;控制
目 錄
摘 要
第 1 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及研究意義
1.1.1 選題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文獻綜述
1.2.1 國外研究現狀
1.2.2 國內研究現狀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內容及框架
1.3.3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1.4 本文的創新之處與不足之處
1.4.1 創新之處
1.4.2 不足之處
第 2 章 關聯方交易審計風險概述及其理論基礎
2.1 關聯方交易審計風險的概述
2.1.1 關聯方交易審計風險定義
2.1.2 關聯方交易審計風險分類
2.1.3 關聯方交易審計風險特征
2.2 關聯方交易審計風險相關理論基礎
2.2.1 交易成本理論
2.2.2 委托代理理論
2.3 本章小結
第 3 章 關聯方交易審計風險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關聯方交易審計現狀
3.2 關聯方交易審計風險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3.2.1 被審計單位故意隱瞞關聯方交易
3.2.2 被審計單位治理結構存在缺陷
3.2.3 相關關聯方交易審計的法律尚待健全
3.2.4 部分會計師事務所對審計風險失去控制
3.2.5 部分注冊會計師審計能力不夠
3.3 本章小結
第 4 章 關聯方交易審計風險控制的對策
4.1 關聯方交易及其審計風險的識別
4.1.1 關聯方及其交易的識別
4.1.2 關聯方審計風險的識別
4.2 關聯方交易審計風險的評估
4.3 關聯方交易審計風險控制的應對
4.3.1 加強對被審計單位監管
4.3.2 被審計單位構建合理的治理結構
4.3.3 制定關聯方及其交易專門化的審計程序
4.3.4 完善關聯方及其交易審計相關質量控制
4.3.5 加強會計師事務所自身的內部管理
4.3.6 提高注冊會計師審計能力
4.4 本章小結
第 5 章 關聯方交易審計風險控制案例分析
5.1 上海家化關聯方交易審計風險控制案例
5.1.1 初期階段嚴格審查被審計單位的內控并制定審計計劃
5.1.2 能夠通過各種途徑識別關聯方及其交易
5.1.3 嚴格遵照審計程序對審計風險進行識別和評估
5.1.4 審計報告階段嚴格執行三級復核
5.1.5 注冊會計師持續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
5.2 康芝藥業關聯方交審計風險失控案例
5.2.1 初期階段尚能按照審計程序進行審計
5.2.2 沒有謹慎的識別出所有的關聯方及其交易
5.2.3 識別審計風險時未保持專業的懷疑精神
5.2.4 審計報告階段未能嚴格執行三級復核
5.2.5 注冊會計師未持續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
5.2.6 被審計單位故意隱瞞關聯方關系
5.3 案例總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