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結論與展望
審計報告自 1721 年產生開始,歷經近 300 年的發展,已從最開始非標準不規范審計報告逐漸演化成近現代的標準審計報告,審計報告格式不斷簡單,審計報告用語、布局和內容不斷規范化??v觀審計報告發展史,其發展無一不是因為使用者需求的推動,可以說能否在時代審計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滿足使用者需求是檢驗審計報告優劣的唯一標準。
時代在變,經濟在發展,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也更加多樣,因此,審計報告不會停下變革的腳步。此次國際審計與鑒證準則理事會推動的國際審計報告改革所倡導的定制式長式審計報告可以更好的完成注冊會計師與審計報告使用者的溝通職能,為審計報告使用者決策提供更多有用信息。對于 IAASB 的改革,我國應該積極關注,及時做好新審計準則學習工作,為我國民間審計報告準則變革做好充分準備。
本文立足于 IAASB 最新的改革研究成果,所涉及到的對改革內容學習和領悟全部是建立在原始英文資料的基礎上,保證了對國外審計思想研究的原汁原味。此外,本文還立足于我國審計環境,不僅嘗試著為國內民間審計報告改進獻計獻策,還進一步思考如何保障民間審計報告改進成果持續發揮作用,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本文不足之處在于本文的大部分觀點和結論是建立在對國內外文獻的查閱和提煉上,實證研究不夠充分。并且,筆者相關審計理論知識和會計理論知識缺乏一定的深度,一方面沒法很好的做到學科之間的橫向聯系,另一方面也單一問題上的研究深度也有很大的欠缺。
隨著國際新審計報告準則適用日的日益臨近,我國必將盡快推動國內的審計報告準則的趨同工作,在不遠的將來中注協必將組織一系列審計報告改進的研討活動,我國新審計報告準則的出臺也將提上日程。若本文中提出的一些改進試想能夠和我國最終民間審計報告改進方案有一絲的契合,這將會是對本篇論文最大的肯定。
參考文獻
[1] 喻軍。新時期新要求新自我_提高審計人員綜合素質之淺見[J].審計與理財,2012,12:35-36.
[2] 人民銀行南京分行課題組。加強和改進人民銀行內部審計的思考--基于對境外審計報告的研究和分析[J].審計研究,2014(2):108-112.
[3] 馮均科。審計契約制度的研究--基于審計委托人與審計人的一種分析。[J]審計研究,2004(1):30-35.
[4] 張革。IAASB 審計報告改革及影響展望[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4,07:97-100.
[5] 沈穎玲。定制長式審計報告:IAASB 審計報告改革新動向[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3,06:83-87.
[6] 張津生。淺談短式審計報告-關于社會審計的審計報告國際接軌問題[J].審計理論與實踐,1996,02:38.
[7] 張瓊。IAASB 審計報告改革的背景、內容及啟示[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2(12):77-81.
[8] 張繼勛,韓冬梅。標準審計報告改進與投資者感知的相關性、有用性及投資決策[J].審計研究,2014(3):51-59.
[9] 謝榮。民間審計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作用[J].審計研究,1993,03:,20-29.
[10] 魏朱寶,聶曼曼。審計報告的不同解讀[J].會計研究,2005(3):59-60.
[11] 徐榮華。論 CPA 審計報告的改進[J].財務與會計導刊,2004(4):102-104.
[12] 蘇冬蔚,林大龐。股權激勵、盈余管理與公司治理[J].經濟研究,2010(11):88-100.
[13] 裴旺,王布衣。國際審計報告的最新變化及啟示[J].經濟研究,2010(11):73-87.
[14] 胡鈺佳。民間審計報告的改進建議[J].審計月刊,2006(2):40-41.
[15] 戚振東,吳清華。政府績效審計:國際演進及啟示[J].會計研究,2008(2):76-85.
[16] 丁月卉。從我國審計報告準則變遷看國際審計趨同[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8(7):89-90.
[17] 闞京華。解析我國獨立審計報告準則的變遷[J].中國注冊會計師,2007(3):75-78.
[18] 顏軍,孫益文。注冊會計師審計責任研究[J].審計研究,2004(6)68-70.
[19] 楊書懷。不合理審計期望差彌合:基于審計報告的有效溝通[J].財經論叢,2010(2):85-90.
[20] 趙麗芳。審計期望差距、差距彌合與治理基礎審計--審計責任的歷史還原或重塑[J].審計研究,2007(2):69-74.
[21] 中注協召開 IAASB 審計報告改革方案研討會[J].財務與會計,2012(11):46-46.
[22] 朱錦余。國際審計報告準則的變遷及其對我國的影響[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06,22(3):135-139.
[23] 葉忠明。對重塑審計關系的思考[J].審計研究,2004(3):48-53.
[24] 莫茨,夏拉夫。審計理論結構[M].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89,32-51.
[25] Firth, M.A. Qualified Audit Reports: Their Impact on Investment Decisions [J]. AccountingReview, 1978,5,3.
[26] Bailey,M.D. Effects of audit report wording changes on the perceived message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83,10,55.
[27] Micheal Chatfield. A History of Accounting Thought [J]. Robert E. Kreeger Publishing Company, 1977,129.
[28] D.R.Carmichael,Alan.J.Winter.The Evolution of A udit Reporting[J].AICPA,1982,3,16-19.
[29] Bartov, E., P.Mohanram. Private information, Earnings Manipulations, and Executive S tockOption Exercises[J].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4, 79(4): 889-920.
[30] Epsre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ditor's report structure and public comprehension [J].Research on Accounting, 1977,10,19
[31] Marshall A Geiger. Setting the Standard for the New Auditor's Report: An Analysis of Attempts toInfluence theAuditing Standards [J].Accounting Review, 1993, 6, 47-48.
[32] ISA 700.The Independent Auditor's Report on General Purpose Financial Statements[S].International Auditing and Assurance Standards Board, 2007,7,12-35
致 謝
回想起論文的整個寫作過程,有過許多困難與挫折,也得到了許多收獲和幫助,讓我研究生的最后一段時光過得真實而充實。雖然,在論文寫作期間也感到過困惑和迷茫,但是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最終堅持下來了。光陰似箭,研究生生活即將結束,在論文完成之際,回首在安徽財經大學的學習生活,心中充滿了感激之情。
首先,要感謝的就是我的研究生的導師,倪國愛老師。在我的論文寫作過程中,倪老師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仍然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從論文的選題、結構的確定、構思到撰寫成文,甚至于論文中每個細節,倪老師都會認真地給予指導。倪老師廣博深厚的知識、嚴謹勤奮的工作態度、卓越的學術造詣以及崇高的人格魅力使我受益匪淺。不論是做學問、做事還是做人,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成為我人生道路上的榜樣和楷模。
其次,感謝安徽財經大學給了我在這里深造學習的機會。在這里我得以感受到濃郁的學術氛圍,感受到學術上最前端的爭鳴。在這里我得以將知識運用于實踐,在實踐中理解知識,運用知識,感謝安財的老師們,是你們為我打開了學術的大門,讓我領略到知識的魅力。感謝安財的同學們,感謝一路以來你們的陪伴和鼓勵,為我的學習生活增添了無數的歡樂。
最后,感謝我的父母,你們的愛是我堅持不懈的動力,是我最堅強的后盾。感謝我的朋友們,還有所有愛我的,幫助我的人,是你們的默默支持,才能讓我順利完成研究生的學習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