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關于跟蹤審計與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整合的研究
摘要:跟蹤審計與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是緊密相關的。傳統審計屬于事后型,而跟蹤審計需要全過程切入項目管理的各個階段,而工程建設項目管理目標的實現也切實需要發揮跟蹤審計的作用,在當前反腐勢頭的高壓之下,更加需要把跟蹤審計貫穿項目管理的各個階段,創新工程建設項目管理的模式,杜絕尋租空間,降低企業建設成本。
關鍵詞:跟蹤審計;工程建設;項目管理。
當前,越來越多的工程建設項目摒棄傳統的事后型審計,采用跟蹤審計對工程項目實施全過程監督管理,從而防止投入資金浪費。對于工程建設項目,尤其由集團公司投資建設的項目,建立跟蹤審計的項目管理新模式,越來越具有現實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跟蹤審計的內容和方法以及大量的文獻,本文著重探討兩者的整合。
1跟蹤審計與項目管理之間的關系分析
項目管理,是指運用各種技能、方法與工具,為滿足或超越項目有關各方對項目的要求與期望所開展的各種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等方面的活動。而跟蹤審計,是指審計機構根據國家及地方的有關法律規定對建設工程項目全過程的的咨詢、鑒證和監督活動。從兩者的關系來看,項目管理的各個階段的工作目標和實施內容都是跟蹤審計的重點關注對象,而跟蹤審計也完全不能脫離項目管理形成“兩張皮”,兩者的互相需要、緊密配合的特性,使得兩者之間的整合顯得更有價值。
2008年以后江蘇省電信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陸續上馬了一些較大規模的基建項目,風險管理部組織開展了項目的全過程跟蹤審計,并以制度規范了建設單位、中介機構、跟蹤審計部門的職責和權限,規范了跟蹤審計流程和要求。為進一步完善內控,強化牽制作用,在得到領導首肯以后,創新了招投標監督權、工程管理權、大宗采購權三權分立的管理辦法,由內審部門履行所有較大項目的招投標監督權,由專業從事貿易采購的器材公司履行大宗物資采購權,由工程建設單位履行具體工程管理權。還挑選專業人員成立了內部招標的專家委員會,對不符合政府公開招標條件的項目,進行嚴格的內部招標。這樣,從工程設計、招標文件的制定、合同審核、付款審批等真正實現了全過程控制,同時,內部審計部門還承擔了“上傳下達”溝通角色,每月召開跟蹤審計例會,通報每月工程進展情況,及時將項目進展過程中重要信息和問題匯報公司領導,及時解決問題,并督促整改。在工程跟蹤審計管理過程中,風險管理部堅持原則,廉潔奉公,尊重專業,既能夠充分聽取多方面意見,協調不同的利益訴求,又能在領導支持下,堅持同質低價的原則,有效降低了工程成本。累計降低工程成本2219萬元。
2跟蹤審計與工程項目管理的組織整合
組織整合主要包括機構和職能的整合,通過招標代理機構,公開招標選擇確定設計、施工、監理等相關單位,同時通過選擇確定跟蹤審計單位,通過簽訂合同的形式明確跟蹤審計的具體要求,并將跟蹤審計作為工程項目管理的有機組成部分,從組織機構上給予保證。同時,依靠審計、造價、管理三個專業有機整合,協助業主對建設工程全過程依法審計、造價控制和提供管理咨詢的管理審計模式(詳見下圖)。目前我公司工程建設采取了這樣的實施方案,審計組在現場辦公,和建設單位以及施工監理企業密切溝通,建立例會制度,提出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各類問題,及時予以糾正。在管理職能上,跟蹤審計打破了建設項目的傳統管理模式,把參與工程建設管理的各利益方的職責通過制度予以明確,從而使各相關方各司其職。在審計的時間把握上,可以在土方、主體等分項工程結束后,及時安排專項初步審計,提高了審計糾偏的工作效率,同時對項目現場進行監督把關,尤其是加強對隱蔽工程的現場督查,使得項目各個環節的質量得以保障。
3跟蹤審計與工程項目管理的流程整合
傳統審計是事后查錯、防范舞弊的。跟蹤審計圍繞項目整個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進行跟蹤、咨詢和控制,并參與項目管理的全過程,并且直接參加到工程項目管理的整個流程:決策階段-設計階段-招投標階段-施工階段-竣工結算階段-竣工決算階段-交付使用階段,工作目標是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建設任務并按照預算控制工程造價。實踐表明,跟蹤審計除了降低企業建設成本之外,還能有效地規避企業面臨的工程風險。具體而言,實行跟蹤審計監督,審計人員從投資決策開始就參與到工程項目中,通過全過程的監管,能夠有效避免和防止工程建設過程中的舞弊、違紀、違規行為。
4跟蹤審計對項目管理的創新與思考
4.1建立健全政策執行跟蹤審計的制度規范
跟蹤審計是建設項目審計模式的重要創新,為了確保跟蹤審計能夠持續健康運行,我們應該建立完善的制度體系,包括審計指南、審計準則以及審計規范,結合審計實踐,不斷探索,逐步建立明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執行跟蹤審計規范、審計制度和相應的審計質量控制體系。要根據審計內容的發展變化,針對不同的內容制定相應的績效考核指標和實施標準,使評價指標體系更加具有針對性和操作性。需要強調的是,指標設置要把握好相關性、準確性、客觀性、謹慎性的原則,科學合理地選擇多門類評價指標,采取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辦法,為政策執行情況提供綜合衡量尺度。
4.2著力提升審計工作質量
跟蹤審計不是從事建設管理、施工、監理方面的具體工作,而是履行對上述工作的監督職能,實現促進這些工作規范、有效運行的目標。需要不是直接參與管理,但是一定要把質量作為跟蹤審計工作的生命線,加強全過程管控和審理,探索審前承諾、審改分離、審后檢查工作機制,實行審計權力和審計責任清單制度,強化對審計整改落實的督查督辦,實行審計質量終身負責制,引導激勵審計干部堅持原則、敢于碰硬、查深查透。注重發揮跟蹤審計的促進作用,對于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及時以書面形式進行反映,督促整改,切實扮演好監督者這一角色,努力提升審計價值。
4.3重點把握跟蹤審計的關鍵環節
跟蹤審計要參與全過程,必須有效地把握審計的“關鍵點”.所謂的關鍵點就是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具體而言,在設計階段,注意加強設計招投標文件、圖紙、設計概預算審核;在招投標階段,重點把握招標文件、工程量清單、投標報價、施工合同的審核;在施工階段,注意隱蔽工程記錄、工程變更、工程洽商、主要材料、設備定價、工程索賠、進度款支付的審核;在竣工階段,注意加強工程結算資料、工程結算書的審核。抓住各個階段的關鍵環節,就能對癥下藥,將全過程的整個面上的跟蹤審計工作轉化成若干個關鍵點的把控,從而有效保證了跟蹤審計的效率和質量。
4.4強化跟蹤審計隊伍建設
在跟蹤審計過程中,公司往往因為自身的審計力量有限,而跟蹤審計又具有任務重、工作量比較大的特性,所以必須不斷加強審計隊伍建設。首先,加強自我學習著力提升審計人員綜合素質。通過主動收集新政策并加以學習研究,不斷增強審計人員對新政策新規定的獲取與理解能力,提高審計人員的職業洞察力與敏銳性。其次,往往會借助社會中介來進行協審,探索向社會購買審計服務。第三,加強培訓工作。以案例教學、現場教學為主,利用視頻會議系統開展普及性培訓,舉辦精品班和大講堂,不斷提高審計隊伍的實戰能力,更好地做好審計工作。
參考文獻:
[1]韓同銀,劉慶凡。建設項目施工組織與管理[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0.
[2]曹所江。論跟蹤審計與高校建設項目管理的整合[M].高等農業教育,2007(12):41-43.
[3]黃有亮。風險管理與項目管理的整合方法[J].建筑技術,2006(4):282-284.
[4]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規范[M].GB/T50326-2006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