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關于基層審計機關做好政策跟蹤審計的思考
摘要:政策是實現國家良好治理的關鍵因素。實施政策跟蹤審計是國家審計本質的必然選擇和應有之義,是國家審計在推進“四個全面”進程中發揮獨特作用的重要體現和必然要求。為貫徹好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國務院要求,2014年8月份起,審計署組織全國審計機關,對相關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貫徹落實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進行審計,本文結合關于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政策措施落實審計情況淺談基層審計機關如何進一步做好政策跟蹤審計工作。
關鍵詞:基層;跟蹤審計;政策
一、進行政策跟蹤審計存在的主要問題
對于“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跟蹤審計,重點關注了重大建設項目推進,財政存量資金盤活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精準扶貧、養老服務業等民生政策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的落實情況,以及重大建設項目推進、財政存量資金盤活等情況,審計結果發現地方審計機關審計效率不高,在大項目跟蹤過程中未能體現審計事中監督作用;地方政府和項目主管部門存在貫徹落實中央政策措施不到位、部分配套制不完善;個別項目單位存在資金沉淀和土地閑置、重點項目建設推進緩慢等問題。
二、產生問題的原因
(一)思想認識上存在誤區。根據國務院要求,審計機關在這次穩增長跟蹤審計中,要著力推動財政資金的統籌使用,緊緊圍繞“整合專項、盤活存量、優化支出、提高效益”的目標開展工作。但是被審計對象認為“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系列政策措施文件有22項之多,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真正落實貫徹起來。項目使用單位領導普遍存在通過整合資金辦法來解決基層工作經費緊張的現象,他們認為專項資金雖然沒有??顚S?,但是是給單位集體使用,并未核銷個人費用,就不犯法?;鶎訉徲嫏C關在進行政策跟蹤審計時主觀態度不積極,一是基層審計部門人員少,而政策性跟蹤審計往往審計期間較長,時間緊、任務重、投入的人力精力較多,政策跟蹤審計風險大于審計成效;二是顧忌地方人民政府對審計機關的態度??h級審計機關隸屬于地方人民政府領導,本次審計內容標針對的本縣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關于政策貫徹落實情況和項目實施開展情況,地方人民政府領導不夠重視審計誤解審計內容,會對地方審計機關產生看法。
(二)政策法律規范不到位。政策措施落實跟蹤審計是一項挑戰性、創造性很強的工作,以前關于政策落實情況的檢查是歸地方政府或鄉鎮黨委政府負責、縣級財政部門主要負責跟蹤監管資金使用工作、紀委負責違紀違法問題的處理,而基層審計機關都是事后對財政資金使用方面的監督檢查予以處理處罰,現在跟蹤審計作為一種新型的審計方式,由事后審計轉向事前跟蹤審計,基層審計機關沒有一個規范標準、制定、政策來指導,審計機關跟蹤介入的時機、跟蹤組織方式、程序、內容和重點等仍然處于探索階段,如何開展跟蹤審計,怎樣跟蹤,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規范。
(三)審計人力資源不到位。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與常規審計有很大區別,在目標要求、任務重點、審計內容、組織方式、技術方法、審計成果都與常規審計有很大區別,政策跟蹤審計涉及的項目多、內容廣,對審計人員要求也高, 審計人員既要懂得專業的財務知識,還要具備掌握管理、法律、綜合分析知識等方面的能力,而基層審計一線人員少,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就縣級審計局的人力資源情況而言,機關在職人員有34人;在職干部職工中,剔除領導、二線人員、工勤人員、辦公室人員等,真正在一線的審計人員也僅有15人,上級審計機關也會臨時抽調1-2名審計人員參加省市組織的異地審計項目,在完成跟蹤審計項目的同時還要完成財政預算執行審計、鄉鎮財政決算審計、工程竣工決算審計、財政專項資金審計等本年計劃內項目。因此每個縣審計局每年承擔的審計項目任務都十分繁重,政策跟蹤審計對基層審計機關是一大挑戰。
三、做好政策跟蹤審計建議
(一)要深化思想認識,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審計機關首先要高度重視,全力以赴做好政策跟蹤審計工作。審計人員要轉變觀念,充分認識開展跟蹤審計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工作部署和國務院《關于加強審計工作意見》,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的必然之舉,只有及時跟進,全過程跟蹤審計,才能做到依法依規與客觀求實相統一、隨時發現揭露和查處政策措施落實是否到位、財政存量資金盤活情況等違法違規行為;才能審查項目工程進展情況以及各類投資和經濟運行中帶有苗頭性和傾向性的問題,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從而促進中央和地方各項政策落到實處,不斷增強審計監督的時效性和威懾力。其次,要深化被審計單位的認識。通過宣傳教育,提高被審計單位對穩增長跟蹤審計工作的認識,認真接受配合好審計工作,充分利用審計機會進一步加大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力度,促進全縣經濟平穩運行、健康發展和轉型升級,對審計發現的問題認真抓好落實,及時整改。
(二)盡快制定政策跟蹤審計辦法?;鶎訉徲嫏C關要認真學習研究上級審計機關關于政策跟蹤審計的方式方法和審計結果公開信息,總結各地跟蹤審計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緊密聯系審計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研究制定適合本地區的跟蹤審計管理辦法和相關制度,在辦法中明確跟蹤審計的操作規程,詳細說明審計計劃、立項、實施、報告、歸檔等各個階段的規范化操作和審計機關跟蹤介入的時機、跟蹤組織方式、程序、內容和重點等內容。政策跟蹤審計管理辦法和制度的建立,可以規范跟蹤審計行為,切實增強跟蹤審計的針對性、時效性和建設性,保護好財政資金使用安全,真正使跟蹤審計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
(三)強化審計隊伍。政策跟蹤審計對審計人員的能力、體力、耐力和韌勁都是考驗,因此審計機關一要強化學習,加強對現有審計人員的培訓,全面提高審計人員的法律意識和依法跟蹤審計能力。二要積極創新審計技術,推廣計算機跟蹤審計方法,大力推行現場審計實施系統的應用,提高AO、OA審計運用的層次和水平,提高審計工作效率。三是積極利用社會資源。針對政策跟蹤審計涉及面廣,基層一線審計人員水平有限情況,基層審計機關邀請行業專家講課培訓,提高審計人員的知識,對一些專業性較強的項目可以通過聘請專家參與審計,實行資源共享。
(四)硬化審計質量。一要科學合理制定年初審計計劃?;鶎訉徲嫏C關在年初定計劃時結合處理好年度工作與跟蹤審計項目的關系,體現科學性。通過上年度政策跟蹤審計項目的內容、規模,將年度計劃與長期計劃緊密結合,將本級計劃與上級計劃及時銜接,采取單項審計、復合審計、滾動安排等多種方式,逐步實現跟蹤審計全覆蓋。二要整合人力資源,提高審計能力。針對基層審計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人力有限的情況,把政策措施跟蹤審計列入上審下審計項目,在審計系統內部整合人力,上下聯動、協同作戰,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程度。三要注重整改工作。在跟蹤審計成果方面,要增加跟蹤審計提交的意見建議采納情況說明,促使被審計單位建立制度、提高績效、完善管理等方面工作,促進跟蹤審計工作更好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