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基于大數據的高??冃徲嫾捌浒l展趨勢
摘要:大數據將對高??冃徲嫯a生重要影響,因此,要加快建立高??冃徲嬓畔⑾到y,通過利用外部信息資源和校園網的高校內部信息資源,借助于大數據,可以較快地從多方面對學校各項經濟活動的績效進行審計監督,從而提高審計的針對性、時效性和綜合性。
關鍵詞:績效審計;大數據;高校
一、前言
近幾年來,審計機關在推進績效審計方面取得了較大成效。但是,由于績效審計是一項綜合性強的審計業務,需要建立有完善的審計評價指標體系以及審計信息管理系統,受這些條件的制約,高校內部審計在推進績效審計方面舉步維艱。在高??冃徲嬂碚摰难芯糠矫?,目前也還處于初步的探索階段。張健構建了高??冃徲嫷臉藴鼠w系;[1]陳曉芳等探討了高??冃徲嫷亩x、實質和內容;[2](P28~29)蔣樂仁提出了完善高??冃徲嫷慕ㄗh;[3](P37~38)周慶西探討了高校經濟活動的內部控制;[4]張存彥和周少燕提出了基于三維結構模型的高校內部績效審計指標體系;[5](P28~30)鄭玉潔提出了地方普通高校推行績效審計的策略;[6](P286~288)鄒建生、[7](P143~144)劉駿[8](P34~35)分別就學科建設經費的績效審計的成因和績效審計的內容進行了探討。這些理論研究和實踐成果,標志著中國高??冃徲嬕呀洸饺胄碌恼鞒?,但中國高??冃徲嬋匀惶幵谄鸩诫A段,高校內部審計工作也仍以財務收支審計為主。有關高??冃徲嫷难芯勘容^少,且多數僅涉及高校的資金審計而忽略了對人力資源和資產的有效配置的績效審計,而對大數據技術在審計中的應用研究更是空白。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展,高校校園網公用信息平臺的建立和完善,為高校開展績效審計提供了技術支撐和重要的信息來源。因此,為適應教育經費監管和績效管理的需要,更好地促進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有必要加強大數據在高??冃徲嬛袘玫难芯?,為高校全面開展績效審計提供借鑒和指導作用。
二、高??冃徲嬇c大數據的關系
高??冃徲嫴粌H從量的方面對審計單位進行考量,還要從定性上考量審計單位的績效,同時還要考慮到審計單位數據來源及計算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必須借助一定的工具才能有效地完成審計工作。審計信息系統的出現解決了這一難題。
當前國內雖然研發出不少審計軟件,但其功能大多基于傳統的手工審計流程建立起來的計算機輔助審計。這些審計軟件處理的數據基本上來源于會計系統,均為結構化的數據,而對大量的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的數據則無法處理,也不能共享被審單位的其他數據,比如物資儲備和利用現狀、合同及其執行情況、各種法規條款等。而利用大數據技術,可以將學校的各種管理系統整合到一個平臺上,實現被審單位審計資源的共享,同時利用云計算對龐大審計數據集和半結構化、非結構化文本數據進行處理,分析數據中的非線性關系,使得業務處理響應時效性強,系統業務實現智能化處理。因此,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將對高??冃徲嫯a生重大影響:
一是審計人員從手工審計向審計系統智能化輔助人機聯合審計轉變。高??冃徲嬘捎嬎銠C自動執行各種檢驗、核對、判斷、監督以及對系統各功能實用的權限控制等,基本不用手工對資料進行整理和手工錄入系統,從而節省了時間,降低了審計成本,提高了審計效率。
二是由于績效審計的數據資料不僅包括從財務系統及其他調用的結構化數據如數字和表格,也包括從其他系統調用的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如文本、圖片等數據。這些數據分別是存儲在分布式的各種異構數據庫中,它們的采集、匯總、整合、分析、對比等在當今的主流技術中是無法實現的。大數據技術的運用則使這些問題迎刃而解,使高??冃徲嬆軌蚍奖愕貜谋粚徲媶挝猾@取真實、完整和有效的數據資料,保證了績效審計的質量和審計報告的價值。
三是審計方法不再停留在因素分析法、圖表法、統計分析法等傳統方法上,而是利用審計系統實行聯網審計,實現了現場審計與遠程審計相結合。
四是在審計評價上,可以通過建立起一套比較完整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和采用合適的評價標準,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對所審部門的離散存儲于不同系統中的海量數據間的彼此關系進行深度挖掘,全面考察、分析和評估,以發現其在配置、管理和利用學校資源中出現的經濟、效率和效果問題,從而得出客觀的審計結論。
五是大數據技術應用給績效審計工作帶來了風險。大數據環境下高校的績效審計以計算機為基礎。計算機硬件的損壞、程序的錯誤運行、外部的惡意攻擊、內部的蓄意破壞,都會造成系統運行的失誤,導致審計結論出錯。因此,在建立審計信息系統時要注意通過立法立規以及技術控制來保障系統的安全。
三、大數據在高??冃徲嬛械膽?/strong>
1.建立績效審計信息系統的管理體系
績效審計需要調用許多部門的數據,對于被審計單位而言,他們為了自身的利益,有時會隱瞞一些情況,不會很樂意審計部門完全掌握他們的信息,可能還會阻止審計部門調用相關數據。因此,需要強有力的高??冃徲嬓畔⑾到y的管理制度來保障績效審計工作的開展。
一是建立全校性的信息資源管理平臺。從制度上,規定各部門支持審計部門依法履行職責,績效審計所需的數據必須提供;規范各部門在統一的平臺上建立相應的數據庫;規范各子系統各模塊的操作權限;規定審計人員可對審計中的有關事項向有關部門(人員)進行調查并索取證明材料。
二是建立審計部門應特別遵循的規章制度。規范信息系統審計的基本操作以保護審計部門或相關部門的秘密;規范績效審計調用任意數據的權限,規范數據的共享方式;規定審計部門可以隨時查詢和調用各部門的相關數據;以對各部門進行事前、事中及事后的績效審計;規定審計人員的工作規則;規范審計的內容包括財務審計、內部控制審計、合同審計、專項審計、離任審計、責任審計等。建立這一系列的規范的管理體系,不僅可確??冃徲嫷挠行ч_展,也能保障各部門乃至學校信息管理平臺的安全。
2.建立基于大數據的高??冃徲嬓畔⑾到y
高校許多業務部門的信息關聯度相當高,但往往各自為政,產生的數據形成一座座“信息孤島”而難以被其他部門所共享,難以進行數據的積淀和匯集,不易從中挖掘到需要的信息,只有利用大數據技術在統一的數據平臺上建立起數據共享中心,并且統一各子系統的數據標準和信息編碼,以便各子系統數據庫數據能整合到統一的數據共享平臺上,從而方便審計部門調用這些數據,為績效審計提供基礎數據。因此,需要在學校統一信息平臺上建立審計信息系統,這個系統的功能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是數據管理模塊:包括從學校各部門數據庫調用數據的直接導入、更新和刪除功能,同時也具備綜合查詢功能。操作的數據對象為各部門所建立的數據倉庫,包括結構化、非結構化和半結構化的數據和數據庫。要使系統的這三種信息能通暢流轉,就必須利用非結構化操作標記語言對數據進行標引,將非結構化、半結構化信息轉換成可以互操作的信息,使各類信息資源得到有效的管理、全面的共享和快捷的搜索。
二是審計分析模塊:包括財務報表分析、專家分析、數據挖掘和數據透視等功能。報表分析可進行單年和歷年分析等,通過對被審計單位、年份和報表類型的選擇,會出現對查詢所需項目的提示,如報表的結構分析和歷年趨勢分析,并以可視化形式展示。專家分析主要是將一些審計方法、審計案例、審計對象輸入庫系統里,通過檢索所需審計的信息,借助計算機人工智能得出一系列的審計方法,通過這些方法的提示,能給審計人員提供審計的思路。數據透視就是用數據透視表和透視圖來展示綜合查詢結果和報表分析結果。數據挖掘則利用聚類、關聯等方法,對海量的審計數據進行深層次的分析,尋找海量數據間的內在聯系,揭示其本質特征,從而發現問題的蛛絲馬跡,并提供給審計人員,推動審計逐漸向事前預防、事中控制為主轉變。
三是審計工作底稿模塊,包括外觀、數據來源和計算公式、取數公式等。審計工作底稿沒有人工錄入的數據,它是由審計軟件預先埋入的取數公式和計算公式,在工作時先自動從結構化、非結構化和半結構化的數據庫中提取所需的數據(會計或者文檔、圖片等)并將數據自動導入工作底稿,然后進行公式計算或非結構化分析,最終形成結構化或者非結構化的工作底稿。審計小組成員均有自己搜索、創建、修改底稿的工作權限,所提取的數據與創建好的工作底稿均存于系統的服務器端,方便審計小組的協同工作。根據工作底稿自動生成審計報告;根據工作底稿與審計報告事項的對應關系自動生成底稿匯總表。審計完成后自動歸檔并進入項目檔案,項目檔案具有只讀性,不能再修改。
四是法規及其他文庫模塊,包括數據內容(各種法律法規、評價標準文件及資料等)、檢索方法(審計法規和文件資料的條目、發文單位或資料來源、發文時間及法規、文件和資料內容等等)。要求能夠在對評價數據進行審計分析時,能進行自動快速檢索(及時檢索出有關文件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