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審計質量是內部審計工作的生命線,21世紀關于內部審計質量的研究進入高峰期,但是直至2012年中國內部審計協會才將內部審計質量定義為內部審計工作及其結果的優劣程度。如何保障甚至提高內部審計質量成為各組織關注的對象,尤其政府部門,其工作環境較為復雜,且隨著近年來中紀委不斷發力,掀起反腐高潮,政府高官以及“內部審計先進單位”的國企紛紛被查出嚴重經濟問題,社會公眾對內部審計質量提出質疑,保障政府部門內部審計質量,不僅可以幫助政府部門提高運營、決斷能力,也能夠更好的服務于人民,為社會經濟繁榮、國家長治久安做出巨大貢獻。
一、文獻綜述
內部審計的產生是由于所有者缺乏對管理者的信任并且對外部審計期望無法得到滿足,因此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之間存在密不可分的關系。早在2004年,Gramling,Maletta,Schneider和Church研究發現內部審計質量越高,外部審計師越信任內部審計的工作。外部審計既然信任內部審計的工作,必然可以利用內部審計工作成果,減少不必要的審計程序。緊接著Prawitt(2008)以及Felix(2001)都發現了高質量的內部審計會降低支付外部審計的費用。如何保障內部審計質量也早有研究,Messier和Schneider(1988)研究認為,專業勝任能力對內部審計質量有重大影響,其次才是客觀性以及工作結果質量。自然,內部審計質量得到保障能夠為組織帶來利益。蔡春等(2009)從獨立性、規模、設立動機和制度規范四個角度采用賦值加權重的方法評價了內部審計質量,證實了內部審計質量與盈余管理顯著負相關。至于如何提高內部審計質量,趙保卿(2001)從組織機制、監督機制以及業務過程等方面研究了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內容,并認為內部審計質量的提高依賴于內部審計質量控制。
縱觀以上國內外研究,內部審計質量的影響因素,優質的內部審計對組織的影響,內部審計質量的評價均有涉及,但是結合我國政府部門特殊性質研究內部審計質量的卻較少。
二、政府部門內部審計質量存在的問題
我國政府部門內部審計自21世紀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在此之前的內部審計長期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以國外SOX法案頒布為開端,掀起了對內部審計研究的高潮以及響起了要求內部審計充分發揮職能的呼聲,國內則借助“審計風暴”,逐漸重視以及重用內部審計。但是由于我國政府部門的特殊性,內部審計質量難以得到保障,無法充分發揮政府部門職能。
(一)內部審計與“一把手”的關系
國家審計署2003年頒布的《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中規定:“內部審計機構在本單位主要負責人或者權利機構的領導下開展工作?!蔽覈块T“一把手”領導通常是由上級人事任命所確定的,政府部門所用的資金則是國家撥給的,一般研究認為,內部審計必須服務于“一把手”,才能夠保障內部審計質量。事實上存在讓人容易忽視的問題。
政府“一把手”領導往往是從普通公務員經過不懈努力上位的,其對政府部門的運作相當了解,如果想繼續得到更高的地位,按照中國的政府政策,需要努力做出更多政績能夠表現、突出自己的才能,如某次重大活動中組織良好,重大問題解決得當等。內部審計所能做到的則是,對組織運營進行檢查、評價,通過種種技術手段查出違紀違規行為,通過報告呈交給“一把手”的均是查出違規金額多少,違規事件多少,或者工程項目中應核減金額等等。而這些并不作為政績考核的內容,因此內部審計的工作成果與之利益并不完全相符,內部審計地位得不到保障,受到重視的程度可想而知,其質量也必然得不到保障。
(二)內部審計人員配置缺乏
政府部門內部審計與民營企業不同,民營企業只要有需要可以隨時招收人手,而政府部門中,由于編制有限,通常政府部門內部審計人數也較少,其中還存在政府審計機關向各政府部門劃撥編制名額以幫助各政府部門內部審計發展,據《中國政府及非盈利組織內部審計發展研究報告》中數據顯示,江蘇省政府部門內部審計機構專職人員僅200多人,有限的人力必然無法滿足龐大的內部審計需求,為了完成繁重的內部審計工作,其質量必然得不到保障。
與此同時,政府部門對內部審計的認識較多的停留在傳統審計,大多數內部審計機構均由財務人員組成,雖然財務人員比較熟悉政府部門經濟情況,但是大多數甚至全部由財務人員組成的內部審計缺少必要的審計思維與職業勝任能力,并且隨著社會的發展,計算機、工程造價等等技術的需求越來越大,內部審計缺少相應的人才,內部審計僅僅能夠從傳統賬目入手,相關的內部審計項目質量難以保障。
(三)激勵機制缺乏
政府部門資金來源于人民,因此其使用受到嚴格限制,對政府部門各公職人員的工資、績效均有嚴格規定,不論完成什么樣的工作、多少工作量幾乎不存在經濟上的激勵。有效的激勵可以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有助于工作完成的進度以及質量。事實上大多數企業均會設置相應的激勵機制以鼓勵員工努力完成工作,為組織實現價值而奮斗。雖然內部審計現在定位于服務組織,幫助被審計人員解決工作難題,不再充當“白色恐怖”以及“警察”的角色,事實上對于有違規動機的人來說,內部審計嚴格按照要求實施,必然與之為難。面對這種兩難的抉擇,政府部門內部審計人員很可能做出降低內部審計質量的選擇,因為嚴格執行質量要求必然得罪人,而對內部審計人員自身幾乎沒有直接的好處。激勵機制的缺乏使得保障內部審計質量甚至提高內部審計質量缺少動力。
三、保障政府部門內部審計質量的對策
(一)提高內部審計重視程度
通過內部審計機構設置、報告關系等可以反映內部審計受“一把手”重視的程度。將內部審計機構隸屬于“一把手”領導,可以有效提高內部審計的地位,傳遞給政府部門其他人內部審計受到重視的信息,有助于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內部審計建議的貫徹、落實。內部審計負責人可以直接向“一把手”領導匯報工作情況,不僅僅方便信息的傳遞也有利于信息的真實性。
雖然現階段將內部審計工作情況作為“一把手”領導業績考核的內容之一難以實現,但是內部審計可以通過客觀的評價,檢查出違紀違規問題,減少“一把手”領導受到這些違紀違規問題的影響,幫助“一把手”領導實現更多政績并降低受牽連風險,使“一把手”領導與內部審計利益相一致,提高其對內部審計重視程度。
(二)優化人員配置
政府部門編制限制問題難以通過增加內部審計編制來實現內部審計人員配置優化,因此需要充分優化人員配置。首先需要由精通內部審計業務、熟悉政府部門運作情況、有相關資歷人員主持主要的內部審計工作,其次可以借用其他部門的人員,既能解決內部審計人員數量不夠的問題,也可以解決缺少相關專業人員的問題,還能夠讓政府各部門熟悉內部審計,由親身工作體會減少違紀違規。
在政府部門財力配置充足的情況下,還可以聘請事務所協助具體的審計工作開展,事務所不僅僅熟悉審計業務,還配備工程、計算機等相關專業人員,可以充分保證內部審計質量,當然事務所的選擇,需要考慮其是否具有政府部門審計的經驗。
內部審計機構自身也需要不斷學習,根據實際情況每年度參加相關專業培訓班,或者安排人員學習計算機、工程等專業知識,提高對內部審計的認識,吸收部分高學歷、專業性的人員,充分發揮內部審計職能,為組織實現其目標作出更大貢獻。
(三)合理激勵
雖然政府部門難以從經濟上給予內部審計人員激勵,但是可以從內部審計工作、生活上給予關心以及激勵。優化內部審計辦公環境與辦公設備,舒適的辦公環境以及優秀的辦公設備可以增加內部審計人員工作的積極性,減少工作壓力?!耙话咽帧鳖I導度關心內部審計人員工作與生活,關心內部審計人員的工作情況可以給內部審計人員信心,得到領導的關注與信任是對其工作的認可,關心內部審計人員的生活情況,可以使內部審計人員感覺受到重視,適當幫助內部審計人員解決生活困難,可以增進其與“一把手”領導的關系,有效激勵內部審計人員努力工作。在升職、評優的機會上,適當給內部審計人員提供便利,可以讓內部審計人員感受到努力工作的直接成果,對工作更具責任感。合理激勵可以充分調動內部審計人員的積極性,增加其責任感,為政府部門運營情況提供客觀的評價,為政府部門實現職能提供有效的幫助。
參考文獻:
[1]蔡春,蔡利,陳幸。內部審計質量與盈余管理-來自中國A股制造業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N].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2009(6)
[2]趙保卿。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控制探討[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