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政治參與問題一直是政治學研究的重要問題。一個國家要想實現現代化必須在政治參與和政治秩序之間尋求恰當的平衡。由于城市化是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所以城市規劃和管理過程中的政治參與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有重要意義。
一直以來人們普遍認為新加坡政府權力高度集中,對社會實行強控制,公民缺乏有效的參與。因而新加坡被認為是威權主義國家。那么,在實際政府政策制定過程中,公民參與的水平是高還是低?
新加坡的城市建設歷來為人所稱贊,尤其是其城市規劃的"頂層設計"、整體規劃。事實上我們發現公民參與同樣也是新加坡城市規劃成功的關鍵因素。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文試圖回答以下問題:新加坡城市規劃中公民參與的水平如何?這種公民參與水平的效果如何?影響公民參與水平的因素有哪些?
本文分四個部分。導論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的緣起,梳理了與本論文研究相關的國內外研究成果,界定了"城市規劃、公民參與和城市規劃中公民參與"三個主要概念。本文主要的理論支撐是市民參與梯子理論和政治系統理論。第一章分析了新加坡城市規劃的現狀。本文認為新加坡自十九世紀以來至今公民參與城市規劃經歷了萌芽、成長和成熟三個階段;在現階段其屬于"合作式參與",即有限參與、主動參與、事前參與和實質參與;這種參與水平很好的平衡了決策科學性與民主性,平衡了公共利益與私人利益。第二章探討了"合作式參與"的影響因素。本文認為實體子系統、制度子系統和觀念子系統是主要影響因素。其主要包括高經濟發展水平、完備的法律法規及以共同體主義為核心的政治文化。在結論部分,本文論述了公民參與的重要性,并對下一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設想。
關鍵詞:城市規劃,公民參與,合作式參與,新加坡
目 錄
導 論
(一)問題的提出
(二)研究現狀
1、城市規劃中公民參與研究
2、新加坡城市規劃中公民參與研究
(三)主要概念
1、城市規劃
2、公民參與
3、城市規劃中公民參與
(四)研究方法
一、 新加坡公民參與城市規劃的歷史與現狀
(一) 公民參與城市規劃的發展歷程
1、1819 年到 1965 年:萌芽階段
2、1965 年到 1991 年:成長階段
3、1991 年至今:成熟階段
(二) 公民參與城市規劃的現狀:合作式參與
1、有限參與
2、事前參與
3、主動參與
4、實質參與
(三) 公民參與城市規劃的有效性分析
1、實現了公共利益與私人利益的平衡
2、保證了決策的科學性與民主性
二、 合作式參與的影響因素分析
(一) 實體子系統:
1、經濟發展水平高
2、發達的信息通訊:新媒體
(二) 制度子系統
1、完備的法律保障
2、組織保障
(三) 觀念子系統
1、共同體主義與"合作式參與"價值取向的契合
2、較高的國民素質
(四) 系統諸因素的互動
三、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