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互聯網時代企業內部審計轉型發展的思考
摘要:互聯網和信息技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將經濟社會和各行各業帶入信息化浪潮中。內部審計依托于經濟社會改革發展并與之同步發展。本文在分析企業互聯網化轉型對內部審計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以及互聯網對內部審計資源和技術帶來影響的基礎上,就內部審計如何適應這種要求和影響以及未來內部審計如何轉型發展進行了思考與展望。
關鍵字:互聯網;內部審計;轉型發展
當前,互聯網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全方位地引發經濟社會各行業生產關系、生產方式、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與構建,并推動著企業在組織架構、客戶關系、盈利模式、管理流程等方面的重大變革?;ヂ摼W技術的發展也消除了內部審計與被審計單位之間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距離,降低了內部審計獲取各類數據信息的成本,突破了審計人員手工分析處理海量數據的能力上限,以前束縛內部審計的資源、技術、人力障礙已經被互聯網技術彌補了??v觀現代審計100多年來的發展歷史,其基本脈絡就是在資源、技術不斷發展的前提下達到更好地揭示風險的目的。沿著這條脈絡,可以從企業互聯網化轉型對內部審計的影響以及互聯網對內部審計資源、技術的改變這兩個維度觀察互聯網時代企業內部審計轉型的方向和未來。
一、企業互聯網轉型對內部審計的
新要求互聯網對經濟社會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從廣度上,互聯網自信息通信業開始已經全面應用到第三產業,并正在向第一和第二產業快速滲透,推動傳統企業進行互聯網化轉型。從深度上,互聯網正在從信息傳輸向銷售、設計、運營、生產、服務等全產業鏈延伸,推動企業建立新型的組織方式和商業模式。從內部審計的視角來看,企業互聯網化轉型對內部審計提出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體制機制改革與責權利重新分配如何實現規范有序
互聯網去中心化、扁平化、自組織的特性,要求企業的組織方式和組織形態與其相適應。未來,平臺型企業將得到快速發展。華為公司提出“班長的戰爭”、海爾公司推行“人人都是 CEO”以及“倒三角管理”,都是向平臺型企業轉型的嘗試。傳統企業互聯網化轉型關鍵是做好體制機制改革以及責權利的重新分配。如何在改革過程中做好頂層設計,如何實現“集”、“放”有序,如何在激發基層單元活力的同時又能有效防控潛在的重大風險?需要內部審計站在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的高度以獨立客觀的視角提出意見。
(二)消費者主權時代如何配置資源實現價值最大化
互聯網打破了企業與用戶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消費者比較各種產品信息的渠道多、速度快、成本低,企業生產成本更加透明和顯性化。在消費者主權時代,如何站在消費者角度配置企業資源,最大限度地壓縮和避免不必要的流程環節,采取更加高效的方法手段為消費者創造更大的價值,是每一個企業必須要面對和解決好的重要問題。這也是內部審計深度參與企業經營管理,通過審計推動流程優化、管理提升、價值增值的一個重要領域。
(三)商業模式發生顛覆性變革時如何評價經營業績
互聯網時代“免費”成為主流。企業通過免費吸引用戶,迅速擴大用戶基礎,之后再圍繞產品形成豐富的生態圈并尋找新的盈利點?;谶@種商業模式,企業前期大量的資源投入以及快速迭代開發而形成的沉沒成本并不能立即帶來相應的現金流入和盈利空間。這時,如何從審計角度對一家互聯網企業的價值進行合理判斷,如何評價管理層的經營業績,如何評判公司的盈利水平,都是未來內部審計面對的重要挑戰。
(四)管理流程實現全數字化后如何動態實時監控風險
互聯網時代,企業產品設計、開發、采購、生產、銷售、服務等全流程實現了IT化和數字化。國外一些企業已經實現了對整個生產流程進行IT實時自動監控。內部審計如何進一步從事后向事中事前轉變,通過在關鍵流程設置預警裝置實現對整個生產過程的在線監控,更加迅速地防范和揭示風險。此外,如何在網絡環境下做好企業信息安全防護以及資金安全保護,也是企業互聯網化轉型對內部審計提出的新要求。
二、互聯網對審計資源和技術的影響
(一)互聯網消除了內部審計與被審計單位之間的距離
彼得·德魯克指出,“互聯網的最大影響在于消除了距離”.一方面,審計人員通過互聯網可以實時獲取并查看被審計單位的數據信息,對于建立了 SSC(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企業還可以調取有關影像資料等非結構化數據信息,消除了內部審計與被審計單位時間上的距離;另一方面,審計人員通過互聯網可以遠程對被審計單位的信息進行分析核查,對于存在疑點的事項可以交給被審計單位所在地的審計人員協助進行現場核查并反饋核查結果,消除了內部審計與被審計單位空間上的距離。
(二)互聯網降低了內部審計獲取各類數據信息的成本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的發展,經濟社會各行各業的數據信息得到了爆發式的增長。在保證數據安全及用戶隱私的前提下,各類數據信息開放共享將成為必然。通過互聯網,內部審計可以輕松獲取與被審計事項相關的數據信息,包括政府部門公開的政務數據、企業按照法律要求公開的經營數據、同行業其他企業的歷史參照數據、各類生產要素的價格信息等,為審計人員從不同層次和角度對被審計單位做出更加準確、客觀的評價提供了強大支撐。
(三)互聯網突破了審計人員手工處理數據的能力上限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內部審計的相當一部分工作,甚至一部分職業判斷都可以交給互聯網來完成,從而突破了審計人員手工處理數據的能力上限。通過互聯網技術,審計人員在IT軟件平臺的幫助下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把被審計單位的整體數據梳理甄別一遍。因此,審計覆蓋面將越來越大,對審計結論的支撐將更為充分。
三、企業內部審計未來的演進與展望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業互聯網化轉型對內部審計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務,而互聯網技術也彌補了以前束縛內部審計的人力和技術障礙。未來內部審計的舞臺空間將更為廣闊,前瞻性和及時性將更加突出,價值創造作用將更加重要。
(一) 內部審計對數據信息處理能力將大大提升
未來內部審計自身的信息化建設和數據信息處理能力將快速提高。越來越多的優秀審計人員將來自“企業財務或審計專業中 IT 最好的人”以及“IT專業中財務或審計最好的人”.通過IT系統平臺集中調配資源、聯動開展審計項目、共享審計經驗方法,內部審計整體的工作效率效果將得到大幅提升。而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的普及應用,基于企業生產經營實時數據同步基礎上構建起來的“審計數據集市”將在大型企業集團出現,審計大數據分析平臺將在各類審計項目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二) 遠程審計乃至全流程監控將逐漸成為主流
互聯網消除了內部審計與被審計單位之間的距離,而遠程審計的經濟性、及時性又遠遠超過現場審計。因此,遠程審計、風險預警將發展成為內部審計一項重要的工作任務和關鍵審核流程,遠程審計與現場審計相結合的審計模式也將成為主流方式。未來,內部審計通過在企業的IT系統平臺固化和完善審計模型,對生產經營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的異常變化進行實時監控,快速查找并化解風險,將成為內部審計履職的一項重要內容。
(三) 內部審計將走向前臺更多地發揮評價咨詢職能
如前所述,在互聯網與經濟社會迅速融合的過程中,企業的商業模式、組織架構、客戶關系、業務流程、資源配置都在發生著巨大的改變。在這個變革的過程中,需要內部審計與其他風險管理部門、財務部門、業務部門聯手,運用互聯網思維對企業的公司治理、內部控制、經營政策、資源配置、新產品研發等方面進行審視,提供更多前瞻性意見和建議,以獨立、客觀的視角發揮評價咨詢作用。
(四) 建立寬容的內部審計文化及新的審計評判標
準互聯網是開放、包容的,是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在企業互聯網化轉型時,內部審計需要建立起寬容的審計文化,在企業內部營造鼓勵創新、允許試錯的寬松環境。此外,由于企業商業模式、運營方式、建設標準、盈利模式等發生了重大變化,沿用傳統審計評判標準會造成對互聯網企業運營狀況、盈利水平的錯判。因此,建立起適應企業互聯網化轉型的新的審計評判標準,也是隨著內部審計發展而需要重點討論的問題。
(五) 防范網絡、資金、信息安全將成為新的重點
互聯網時代企業所有經營活動均在網絡環境下進行。就資金支付來說,目前相當數量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已經離不開如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方式。這些互聯網支付方式在賬戶開立、資金劃轉、內部控制審批、電子充值、資金對賬等方面與傳統銀行賬戶支付之間存在很大差異,也是企業風險控制的關鍵環節。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如何提升企業 I T 系統防范網絡攻擊能力、規范第三方支付手段、加強對企業核心數據安全保護等領域,如何在企業互聯網化轉型的同時實現持續發展,需要內部審計予以持續關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