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X縣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狀況探究
【第一章】新農村社區建設困境分析引言
【第二章】相關概念及我國農村社區發展歷程
【第三章】X縣新型農村社區發展現狀
【第四章】X縣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存在的問題
【第五章】解決欠發達地區新農村社區建設問題的策略
【結論/參考文獻】建設新型農村社區的優化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結 論
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不僅要求農村在經濟發展方面的發展,更在于要求農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的不斷提高,因此,建設新型農村社區不但要選擇合適的建設模式,而且更需要了解農民群眾最迫切的要求。農民的住宅樓、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社會保障等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是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重要內容,旨在改善農村居民生活環境,提高農民群眾生產和生活水平,提升農民的社會保障待遇,促進就地轉移就業,增加他們的收入,使農民群眾自愿"上樓".同時,推動農業產業化,大力發展工業、旅游業、服務業等非農產業項目,使其成為加快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全面實現城鎮化的重要支撐。建立多元投入機制,加大社區服務人才培育,加強新型農村社區服務體系建設,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動城鄉一體化進程。
由于現有資料的有限,對于 X 縣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問題的研究主要來源于調查問卷的數據統計分析,對 X 縣社區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解決對策進行了思考并加以提煉,缺乏對其他地區的數據統計考察分析和具體的成功做法的分析,同時因本文具有地區性和經濟特性,所得出的結論可能只適合同樣的欠發達地區借鑒使用,不足以反映各地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共性,因而帶有一定的局限性。
參考文獻:
[1]曲頌。農村社區管理模式的分析與評價[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12.
[2]徐云池。農村社區組織行為研究[J].中國統計,1999(7):13-15.
[3]諸葛鵬,岳書銘。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中政府角色轉換探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0,21(9):30-32.
[4]張穎舉。中部地區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必要性、可行性一以河南省為例[J].貴州農業科學,2011,39(2):200-204.
[5]楊濟遙。關于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調查與思考[J].當代經濟,2012(7):26-27.
[6]尹永星。社會主義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研究[D].湖南:湖南工業大學,2013.
[7]甘露。三峽庫區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2.
[8]劉君。農村社區建設問題研究[D].四川:四川大學,2007.
[9][12]任曉莉 .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中出現的問題與對策探討 [J].中州學刊,2013(4):51-54.
[10] 李娜。河南省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過程中的土地權益問題研究[D].河南:河南大學,2013.
[11][14] 汪 麗 君 . 淺 議 新 農 村 背 景 下 的 農 村 社 區 建 設 [J]. 今 日 南國,2009(1):15-16.
[13] 郭鵬群。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現狀、問題與對策-以豫北安陽調查為例[C].哈爾濱:中國社會學年會-城鄉統籌背景下中國農村社會問題研究論壇論文集,2010.
[15]Ferdinand Tnnies.Community and Society[D].New York:Courier DoverPublications,2002.
[16] Agrawal, Gibson. Enchantment and Disenchantment: The Role of Communityin Nature Resource Conservation[J]. World Development. 1999(4)。
[17]谷中原,吳曉林。農村社區建設與管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18] R.E.Park & E.W.Burgess &R.D.Mckenzie.TheCity[D].Chicago:The Universityof Chicago Press,1968.
[19]婁成武,孫萍。社區管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0]Robert Redfield.The little community[D].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1989.
[21] United Nations.Social Progress Through Community development[D].UnitedNations Bureau of Social Affairs Press, 1955.
[22]Musgrave,Richard. The Theory of Public Finance[M]. NewYork:McGraw-Hill,1959.p46.
[23]劉昌壽,沈清基。"新城市主義"的思想內涵及其啟示[J].現代城市研究,2002(1):55-58.
[24] Javier Monclus, Manuel Guardia, eds. Culture, Urbanism and Planning[J].Burlington: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2006.
[25]ADB.2006.September.A Review of CDD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DB.
[26]0'Sullivan A, Sheffrin S M, Perez S.Microeconomics.Principles,ap-plications, and Tools[M].6th Ed.Upper Saddle River,N J: PrenticeHall,2009.
[27]Kapfer M.Oekonomische auswirkung ausgewaehlter verfahren der flurneuordnung [D].Muenchen: TUM,2005.
[28]Park Chung Hee Saemaul.Korea's New Community[D].Seoul: Movement Korea Textbook Co press,1979.
[29]蔡碩聰。建設新型農村社區若干問題的思考[J].中國農業信息,2014(2):57-58.
[30][31]李博。我國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問題研究[D].河南:河南大學,2013.
[32] 程誠。信陽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研究[D].河南:信陽師范學院,2013.
[33]聶長明。新鄉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研究[D].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2.
[34]張少峰。新鄉縣城鄉一體化進程中的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