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有企業不斷推行“精益管理”和“標準化體系”工作安排的大背景下,基于內部審計工作實際,結合精益六西格瑪管理思想,對如何提高內部審計工作效率和效果進行了簡要的探索。
一、精益六西格瑪管理思想簡介
精益六西格瑪是精益生產與六西格瑪管理的結合,其本質是消除浪費和降低變異。精益生產是應用價值流的分析方法,分析并且去除一切不增加價值的流程。六西格瑪管理建立在科學的統計理論的基礎上,一般采用項目管理的方式進行定義、測量、分析、改進、控制來實現產品和服務質量的持續改進。
精益六西格瑪是將精益生產與六西格瑪的哲理、方法和工具有機結合起來,吸收兩種管理模式的優點,相互補充,達到更佳的管理效果。將精益六西格瑪管理思想納入審計工作項目,采用其科學、有效的流程,可以獲得以下收益:減小流程的變異、提高過程的能力和穩定性;降低成本、減少浪費;縮短周期、縮短審計準備時間;充分有效利用資源;提高滿意度等。
二、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流程現狀分析
(一)審計項目及流程圖
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施行審計委派制,其建立充分有效地發揮了資源整合的優勢。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依據《內部審計基本準則》、《內部審計具體準則》、《內部審計實務指南》及行業相關規定執行,審計工作內容是根據上級單位下發的審計計劃及審計委員會要求開展實施,以“全面審計、突出重點”為方針,以經濟責任審計為基礎,強化全面審計整改、內部控制審計、預算執行審計,規范物資采購審計,加大專項審計的調研力度,不斷探索新的內部審計領域,推進審計信息化建設,不斷提升內審監督管理水平。
其現有的、普遍適用的審計流程如圖1所示。
(二)現狀分析
通過查看各單位審計工作成果,發現各單位能夠按照審計計劃實施并完成各類審計項目,但是審計質量參差不齊。經過全面、系統、深入地剖析現有審計項目流程,對審計現狀分析如下。
1.審計工作效率不足。并不是每個審計流程下面均制訂具體的時限要求,導致部分審計項目時間跨度較大。
2.內部審計專業勝任能力有待提高。發現煙草行業部分審計人員為非財務、審計相關專業人士,或未通過審計師職業資格等證件,由于工作經驗差別及人員素質差異,導致審計問題發現能力不一,很難保證審計工作質量。
3.審計人員分工沒有詳細規范要求及合理分派。各審計人員職責只是在審計方案中簡單提出或者在審計實施之前,審計組長進行分工。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會發生工作重復、工作脫節或者返工的情況。如審計資料獲取重復、底稿問題重復、審計空白等。
其次,雖然設置了審計員、主審、審計組長等多級復核制度,但是往往現實中,并未充分發揮其作用。
4.雖然部分審計項目已下發審計指南等相關制度,但是由于審計指南細化程度不足及未建立審計工作手冊,導致審計項目執行起來存在差異。雖然審計大致流程一致,但是每個流程下面沒有具體執行標準、規定時限和質量要求等。
例如,未提前對底稿標準進行統一,導致各審計人員出具的審計工作底稿,內容描述不夠清晰、具體,導致出具報告的審計人員進行反復詢問,影響審計工作效率和質量。
三、基于精益六西格瑪管理思想優化內部審計流程
按照精益六西格瑪項目的實施步驟,通過分析審計項目流程,尋找浪費或變異,梳理流程,尋找風險點,提出優化計劃,建立規范運作流程控制,對結果進行經驗總結,并提出新問題。
(一)建立內部審計質量工作制度或審計工作手冊內部審計工作日益受到重視,2014年以來,更是施行一把手負責制,一把手單獨分管審計部門,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
進而對審計工作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倡導優化完善審計項目質量控制措施。
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制定的內部審計實務標準提出,“內部審計部門應采用一種程序監督、評價項目質量的整體效用”?!秲炔繉徲嬀唧w準則第19號內部審計質量控制》
第十二條……依據內部審計準則制定操作規程。第十七條,內部審計機構應將內部自我質量控制政策與程序列入審計工作手冊,并以適當的方式傳達給每一位內部審計人員。
(二)按照六西格瑪管理流程,根據定義、測量、分析、改進、控制五個階段要求,對審計項目工作流程進行梳理
1.定義階段
一是定義需求,尋找浪費或變異,將全體審計人員作為需求分析的主體,進行需求分析。
二是分析組織戰略和組織的資源,通過梳理內部審計相關制度及行業相關制度,尋找差距及問題。
三是確定項目,經過以上分析,確定審計項目關鍵質量特征。
2.測量階段
一是定義流程特性,本次優化只是針對普遍的、大眾的審計項目流程進行優化。
二是測量流程現狀,通過現有流程圖,對有數據、流程進行分析,發現潛在問題點,例如流程冗余或不足,未規定審計完成時限、未進行分工等問題;三是對測量結果分析評價,按照定義階段的關鍵質量特征,通過集體討論等,確定關鍵指標,并以審計工作質量較好的單位以對標指標法進行改進。
3.分析階段
一是分析流程,查找浪費根源或變異源。通過對所有審計人員開展自查,發現審計項目流程問題;二是確定流程及關鍵輸入因素。針對發現的問題,制定具體的項目審計階段、流程、細化流程、控制措施、標準和工具。
4.改進階段
一是提出優化方案;二是制定改進計劃。編制審計工作流程指引。具體包括審計項目流程、控制標準、控制措施和工具指引。通過對指引的多次論證后,向全體審計員征求可行性分析意見,并進行試運行,根據試運行結果進行反饋并完善。
5.控制階段
一是建立運作規范、實施流程控制,將以上流程制定的資料進行落實并推廣使用;二是對實施結果進行驗證;三是對實施結果進行總結,并將指標逐步細化,并充分落實到日常工作考核之中,保證審計工作的效率、效果,并根據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不斷優化完善。
四、總結
將精益管理和六西格瑪管理中先進管理經驗和技術納入審計項目流程優化過程中,為審計項目質量的提高提供了保證。通過項目流程優化,一是不僅提高審計人員工作的積極性,使得審計人員變被動執行為主動思考;二是為審計工作人員提供了工作執行標準及考核依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預警作用;三是使得審計項目流程流暢、便于新入職人員學習;四是通過考核指標的設定,有利于審計人員素質的提升;五是為各審計人員學習交流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
若能將精益六西格瑪管理納入企業文化建設。
通過文化建設,使每一位審計人員形成習慣,自覺地按精益六西格瑪的方式工作。
審計過程將會進一步實現自我控制和強化,并不斷為提高審計工作質量提供保證。
參考文獻:
[1]\\(美\\)吉多,\\(美\\)克萊門斯.成功的項目管理[M].張金成,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
[2]馬林,何禎.六西格瑪管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