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內部審計是依法對被審計單位的生產經營進行監督的行為,根據我國的相關規定,內部審計應該突出監督和評價兩大職能,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內部審計的服務職能逐漸體現,國際上強調內部審計的職能分為保證、咨詢和評價。
對于電力企業來說,根據電力企業的特點,要更好地發揮“現代化、服務型、經營型、一體化”的方針,就要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監督和服務職能,正確認識和處理二者的關系,為電力企業提供更加有針對性的建議。
二、有效發揮審計的監督職能
(一)進一步強化審計監督職能
隨著經濟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我國的審計事業在經濟領域存在的弊端開始有所顯現,特別是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亟待加強審計監督,審計的產生、建立與發展是在一定經濟環境下,并且是以經濟監督為目的。
我國法律規定,縣級以上的各級人民政府都要在國家主要負責人的直接領導下,設立審計機關,并且不受任何其他行政機關團體的干涉,按照法律行使監督權。因此,審計機關的基本職責就是對經濟活動實施審計監督,這也是法律賦予審計機關的權利。
在企業管理中內部審計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例如,幾年前美國世界通訊公司在財務報表中造假,內部審計人員舞弊,引起了軒然大波。所以,內部審計對電力企業的重要程度可見一斑,是其獨立檢查會計賬目、財務收支的真實合法性以及監督財政的行為,能夠保障電力企業各項生產經營活動、決策和監督過程。
因此,為了加強和改進電力企業的審計監督職能,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審計監督是一個獨立的經濟監督活動,與管理部門沒有直接聯系。主要是因為內部審計部門不直接管理企業資產,所以地位超脫,能夠對沒有直接利害關系的管理和決策部門執行公證的檢測和監督問題。
第二,審計監督其他部門的工作,尤其是由內部管理部門兼任的監督,例如,財務管理、工程管理、物資管理、安全管理等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其有自身利益的瓜葛。
第三,審計監督不僅能夠監督企業的經濟活動,也能夠評估企業生產經濟資源的利用和開發以及管理方面的工作效率,即評審企業內部的各專業監督部門的內部控制活動。
(二)堅持為企業發展服務的宗旨,實施審計監督
電力企業和國有控股企業都要進行領導人員任期的經濟責任制審計工作,審計監督的目的就是服務于企業的生產經營,使之更加長遠地發展,對領導人的審計能夠客觀公正地對領導的經濟行為和相關責任進行監督,既可以促使領導人認真履行自己的責任,做好本職工作,也能夠避免選拔任用干部的失察和失誤,針對管理中的薄弱環節,提出相關的建議,促進企業的風氣好轉及工作效率的提高,提升企業效益。
(三)審計監督可以促進企業深化改革
審計監督的目的是服務,黨的十六屆三種全會提出了建立健全的現代產權制度,要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內部審計工作就是相應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號召,要自覺圍繞黨和政府的經濟工作中心。
對于電力企業的審計而言,要促進企業深化改革,繼續摸清家底、監督企業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促進企業依法經營,對電力企業的審計監督,還可以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的建立,督促企業實現國有資本保值增值,建立經營業績考核體系,防治國有資產流失。
三、逐步強化審計的服務職能
國家規定內部審計是在本單位主要負責人的領導下,對企業財政、經濟活動、財務收支的真實合法性進行檢測監督,促進企業管理效率的提升及實現企業價值。按照電力企業的特點,其內部審計開展的目的是提高經濟效益及加強經濟管理,也就是說,其內部審計的服務對象是內向的,最終是對內服務于企業的管理者的。
第一,為了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要及時進行審計檢測,有助于管理層做出有利于企業發展的決策,同時也要及時揭示企業經營活動中出現的弊端,找出根源、及時采取措施。
第二,為了避免浪費,要減少企業不必要的經濟損失,保障資產的安全。
第三,在業務活動中,要保證企業的財務流程遵守國家的相關法紀,且不要脫離本企業既定的政策和目標。
第四,根據審查結果分析出改進意見,使企業改進經營管理,甚至進一步挖掘出內在潛力。
(一)服務職能體現于電力企業各管理層次
目前,我國電力企業已經建立了基本的現代企業制度,能夠隨著體制改革逐步深化,并且適應市場經濟的規律,內部審計機構的形式也開始多樣化,但其實質都是通過審計監督發現問題所在,尤其是基層的生產經營方面的問題,最終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
因此,決策層、管理執行層、管理水平、基層生產經營、經濟效益都是審計的服務職能。
(二)深入宣傳企業內部審計的服務職能
我國一直以來對內部審計的職能規定為:以本企業和下屬單位為審計地點,以財務收支和經濟效益為審計對象,行使獨立的內部監督權。
所以,大多數管理者和員工的思想意識中都認為內部審計就是差錯糾弊,這是錯誤的觀念,要想改變這種觀念,就要大力宣傳內部審計的服務職能,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要意識到內部審計是企業的一面鏡子,能夠為企業創造價值,通過宣傳教育,使管理者和員工充分了解和認可內部審計的增值服務職能,內部審計能夠隨企業實際狀況的變化而變化,內部審計人員要充分發揮服務職能。
第二,要使領導者和員工認識到內部審計的最終目的是幫助企業更好的發展,是為企業服務的。
(三)充分發揮企業內部審計的服務職能
1.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參謀助手作用對于審計中發現的問題,要有針對性的進行處理,個別問題個別對待,共性問題就要從總體制度上找原因,對于典型性問題就要在一定范圍內給予警示和通報,及時反映給企業領導,要善于分析和總結,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
在進行審計報告的編寫時,要提供有價值的信息,盡量使用正面性質的措辭,不能單純的披露問題,要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更不能帶有個人情緒和偏好,要公正公平,但是也要時刻謹記服務不等于遷就,要按照規矩做事,否則審計的監督和服務職能就失去意義。
2.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無論任何行業,其主要的工作人員都要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內部審計人員也不例外,要具有較高的業務知識和技能,在工作中充分發揮分析判斷和邏輯思維能力,揭示問題的本質,提出科學合理的建議,解決實際問題,才能真正的為企業服務,提高內部審計的服務質量。
四、適時調整監督與服務的關系,為電力企業提供增值服務現階段,內部審計已經經歷了由“監督主導型”到“服務主導型”的定位蛻變,內部審計師企業內部非常關鍵性的組成部分,按照目前的職能和機制定位,內部審計能夠幫助領導駕馭全局性的工作,它不僅僅是一個經濟顧問和執法者,也是管理體系中不能或缺的監督形式,努力實現從監督為主向兼顧分析評價為主,體現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程管理監督。
因此,要做到以下幾各方面。
1.為企業加強內部管理提供增值服務
為了使內部審計的發展更加順應社會經濟的發展,就要主動加強管理,以服務為目的,在嚴格內部經濟監督的前提下,通過監督的方式,利益國家法律制度的條件,展開法制服務活動。
在工作中,要深入調查企業的各個方面,與被審計單位一起發現并分析、解決問題,同時把可能出現的問題扼殺在搖籃中。
2.以服務的心態加強工作協調
服務職能作為內部審計的主要職能之一,能夠發揮作用的充分條件就是工作人員要樹立現代審計理念,加強自身綜合素質的建設,采取參與性的審計策略。因此,工作人員要與被審計單位各部門充分交流溝通,共同研究和探討,充分合作,一起分析改進的必要性,才能找到真正對企業有幫助的可行措施。
3.樹立正確觀念,把內部審計當作企業管理的一部分
內部審計不僅是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對被審計單位生產經營狀況的一次“健康體檢”。內部審計部門在行使監督權力時,雖然要按照國家法律依法辦事,但是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企業的利益而服務,是以保護被審計單位為出發點的。
因此,在工作中,內部審計的工作人員要盡可能的提出最有價值的信息和建議,真正做到幫助被審計單位。
參考文獻:
[1]中國內部審計學會.中國內部審計準則匯編[M].北京:中國內部審計學會,2009.
[2]中國內部審計學會.內部審計實務準則[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11.
[3]詹姆斯·羅瑟.最佳實務———四個革新審計部門的增值方法[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10.
[4]羅道宏.電力企業審計監督與服務職能的關系及未來發展趨勢[J].貴州水利發電,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