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前我國企業全面風險管理審計存在的問題
1.決策和高管層風險意識淡薄
現在許多上司公司和大型國有控股企業都是過去計劃形勢下國有企業的前身,如今體團里的高管們都還殘留著計劃形式下管理企業的意識形態,對當今市場經濟下體制下風險意識形態淡薄,沒有真正地認識到風險管理的可控性與重要性,從而給企業帶來了無法挽回的災難.如大型煤炭上市公司因缺乏風險分析與風險防范而盲目地在內蒙大量投資煤炭行業,結果使內蒙的煤炭開采成了"在建工程",總集團也因此是負債累累,由世界500強成了貸款累累,舉步艱難的虧損巨頭企業.這種事后總結出來的血的教訓是缺乏風險意識的最重要表現.
2.企業的風險管控流于形式
在上邊的領導帶領下,各種風險管理機構都是形同虛設,各種風險管理制度都是形同虛設,"一人談"、"一支筆"、"隨聲附和"、"走走過場"在現實生活中普遍存在.人們都說"當務者迷,旁觀者清",那么清者誰提出了質疑?那么當務者如果按風險管理制度辦事就不會有了今天的某些企業由于當時缺乏建立風險,如今已被證實,企業不但仍然"掩耳盜鈴"繼續投資,繼續高唱原來的調子前進.后果是某些人的業績有了,企業的資金斷裂了,國家的經濟建設受損了.
3.企業缺少風險的考核制度與獎懲辦法
我們都知道,對于企業的規章制度貴在落實,那么企業的全面風險管理也如此.企業內部出現了風險,不去管控,不去追究責任而是客觀找原因,使領導無過錯,使責任模糊.結果就是執行者看領導的臉色去辦事,領導在考慮當事人的感受,最后責任落實不到個人,職工沒有責任感與事業心,風險管理標準與制度也就成了擺設,長此以往企業內部風險無人管理,外部風險無人檢測,那么企業的持續良性循環將成為口號4.審計部門缺乏風險管理方面人才.
風險管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現代化企業管理的需要而產生的新生事物,現在一般企業這方面的人員大部分都是過去財務人員轉崗而形成的,他們對風險管理工作的概念、業務性質、專業水平、文化程度都無法與當今風險管理專業人員相比較,更無法與國際內審師的要求相接軌,這是擺在企業面前的事實,也是企業在當前風險管理方面急需解決的問題,企業如不加強這方面人才的培養與知識的更新,那么將不利于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的開展與管理.
二、當前我國企業全面風險管理審計存在的問題應采取的措施
1.建立健全風險評枯體系,提高管理層的風險意識
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就應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所以就應建立一套完整的風險評估體系,對企業內部、外部的風險進行科學合理的預測、識別、分析、應對等風險評估活動,將風險控制在可控的合理范圍之內,這一切工作都應該是在管理層有個敏捷的思維頭腦,良好的風險意識思維形態下產生的.這樣順理成章地進入風險管控的前期的調研、預測,再加上正確的分析與應對,也就減少了企業無止境地盲目地投資,使企業由強變弱、由弱變衰,最終破產的結局.
2.建立獨立的風險管控機構,明確審計機構的獨立性與權威性
針對主要領導的"一支筆",其他人員的"隨聲附和",關鍵問題在于企業缺乏建立一支具有獨立性、權威性、協調性的審計機構.企業的內控規范明確指出企業應該建立內控制度,凡是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這些都是講的企業應該具有權威性的獨立部門,一切依據客觀規律辦事,在風險面前,應該冷靜地去合理分析應對,而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這樣才能合理地保證企業安全地生產,穩定地發展,社會也能和諧、平穩地進步.
3.加強風險考核力度,將責任落實到人
領導重視了,獨立的審計部門也成立了,那么進行嚴格的考核應該是企湘風險管理的關鍵所在,因為良好的制度貴在執行,所以審計機構應該嚴格執行考核制度,該獎的獎,該罰的罰,并將責任落實到上到管理層,下到責任人,絕不手軟,必要時應追究其法律責任,并且做好風險管理的信息傳遞工作,對那些提供防腐倡廉信息人員給予保密獎勵工作,讓全員都積極主動地加入這個隊伍中來.
4.加強風險管控人才的建設與開放
社會的一切活動都由人去完成,所以我們應該充分發揚人的能動性,風險管控活動也應該如此,企業應該加強管控人才的培養與教育,特別是對那些過去轉崗的風險管控人員應該定期地對他們進行業務進修培訓,并將其培訓結果與其工資、獎金掛鉤,促進他們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去適應現代化企業風險管控工作的需要.同時也面向社會,大力招聘風險管理人才,這樣既為企業增添了活力,又為有志之士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臺.
三、結語
總之,諸多因素不能確定的企業內部與變幻莫測的市場外部導致企業風險無處不有,那么風險管理審計的重要性也日趨明顯,它為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林朝穎.風險管理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11,\\(5\\):63-65.
[2]孔紅.淺析我國風險管理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外資,2012,\\(1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