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截止2014年6月,武漢私家車數量已超百萬,占城市車輛總數的71.78%.但是,我國特大城市包括武漢在內的停車場建設普遍低于發達國家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停車場建設水平。尤其是在我國大學校園內,不同于國外的開放式校園,因校園用地緊張而普遍實行封閉式管理方法,限制機動車的通行數量,致使校園停車問題越來越復雜。因此,校園停車問題逐漸開始成為城市交通問題研究熱點。
1、當前大學校園停車的現狀
1.1 大學校園停車現狀
以華中科技大學為例,我們通過實地取樣調查,了解到校園停車現狀:
(1)停車場利用率低,車輛隨意停放,主要以路側停車為主,影響道路交通;(2)停車設施不完善,缺少停車標志及停車位標線,一定程度上影響校園外觀環境和人文氛圍;(3)停車太過無序隨意,機動車與自行車停放混雜并存在沖突,造成一定的交通混亂,存在較大安全隱患;(4)停車位利用率不均衡,部分停車場經常處于擁擠狀態,而部分停車場則經常處于閑置狀態;(5)校園開學或節假日期間,外來車輛大量涌入校園,人流量大,交通復雜。
1.2 停車難成因
(1)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教育改革與高校擴招,校園與社會聯系與日俱增,外來車輛大量涌入校園,某些車主公德意識與法律觀念淡??;(2)校園內部處于封閉狀態,功能分區明確,而人流與車流干擾明顯,易在交通路口處出現矛盾;(3)校園用地比較集中緊張,停車設施不完善甚至過于簡陋,停車泊位不足,標示過少,不利于機動車停放;(4)校園道路功能單一,停車位使用不規范,利用率低,缺乏有效的組織管理。
2、大學校園停車APP開發與應用的可行性
2.1 研究意義
(1)對社會而言,由于私家車數量的不斷增加,停車場并沒有得到配套的同步發展,致使車輛非法占用人行道現象嚴重,對行人和交通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據國家交通部資料顯示,30%的交通事故是因隨意停車引發的。因此,停車指南系統可以改善隨意停車的現象,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保障交通安全通暢。
(2)對校園而言,有利于改善校園的人文景觀與學習氛圍,管理組織車輛有序停放,校園停車場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有效改善校園交通,提高師生的生活效率;對車主而言,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手機或導航找到目的地附近是否有合適的停車位,為車主解決找停車位時遇到的各種問題,同時也避免了因找停車位而不能專心駕駛可能造成的一系列安全問題,能夠最大限度的方便車主,提高行程效率。
(3)改變大眾化、傳統化的停車模式,讓現代化信息技術融入生活和工作,讓技術驅動生活,改變生活,豐富生活。
2.2 國內外相關技術介紹
(1)無憂停車
51park無憂停車網是由紫光百會科技公司建設和運營的停車導航平臺,為廣大駕車人士服務,尋找目的地附近的理想停車場,目前已經覆蓋北京、廣州、哈爾濱等城市,將有更多的城市會開通運營。
(2)高德停車
"高德停車"是高德公司自主研發的一款移動互聯網手機應用產品。為用戶挑選周邊性價比最優的停車場;精準的停車場信息為人們停車入庫提供便利;停車場大小規模一目了然。目前已在我國的廣州、北京、上海等城市試點運營。
(3)美國的ParkMe為用戶提供有償的車位預約服務;英國以保證中心地區交通為目標合理規劃停車場工程;新加坡建立了Iu1SCP停車庫系統。
(4)廣西南寧紅昌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出的智能停車場管理系統,可自動引導車輛快速進入空車位,方便快捷;上海的"P+R"停車模式促成了地鐵出行與小汽車交通方式的銜接,是緩解中心城區交通壓力,減少道路擁堵時間的有效手段;國內許多城市的大型商圈、寫字樓等城市中心區域也都建立了智能立體停車庫系統。
這些成果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停車壓力,但要解決停車難還需要科學規劃、科學決策、加大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合力調配公共資源,有效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推廣應用,更需要政府、企業、社會民眾協同配合,改變傳統停車模式。
2.3 校園停車的市場需求
檢驗APP的最有效的方式是市場需求與實踐,在確定適用范圍后,我們以武漢商學院師生為對象,通過發放1000份調查問卷,并作統計與分析,了解到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具有一定的市場前景。
此次調查針對的主要目標群體占據很大的市場比例,根據調查顯示,無論是有車族還是無車族,對校園交通路況大致持不滿意的態度,多數人存在停車困擾。不少人對停車場的位置并不是很熟悉,這樣就會造成停車場利用不均衡。停車軟件的開發,可以很好的引導人們找到合適的停車場,并且能夠短時間內解決停車的困擾。
對于軟件所能夠帶來的優惠,人們更傾向于省時間和提供最優停車方案,以及省油費,手機客戶端跟導航的形式更讓人們所青睞。因此,在APP的開發上,往車載導航里導入停車軟件系統,以最少的時間提供最優的停車路線;注重手機客戶端的開發,方便青年人的使用,同時也要顧及一些其他用戶的使用,更全面的針對各種年齡層次用戶,給用戶們帶來優質的服務。人們對停車的需求表明一款實用的停車軟件享有很大潛在市場。
3、"停這兒"大學校園停車APP的開發與創新
3.1 技術基礎
(1)智能停車場管理系統中車位引導、反向尋車、快速出入、停車誘導等系統已被市場開發出來,為項目研究提供了技術基礎;
(2)現已發展成熟的導航系統,如:谷歌地圖,百度地圖等也將作為研究的基礎系統,擴展軟件的服務范圍。
(3)與該軟件相類似的應用軟件逐漸問世,如:快的打車和嘀嘀打車,為停車軟件的開發和應用提供經驗。
3.2 功能與構建
"停這兒"大學校園停車APP是定位于手機客戶端和汽車導航的生活應用軟件。通過移動互聯網,用戶經過各項功能指令,獲取當前的位置,查詢附近3-5公里的停車場信息,系統根據指令會自動為用戶智能選擇時間最快、收費最低、路況最好、距離最近的最佳停車解決方案,并且提供路線導航等增值服務的多功能應用軟件。
軟件設置"注冊"、"最優方案"、"動態搜索"、"靜態搜索"、"返程尋車服務"、"特色服務"、"附近搜索"等功能,用戶通過手機客戶端或汽車導航實時查詢本地停車場、停車位是否繁忙,和車友交流或搜索自己感興趣的地方。
3.3 應用過程及增值服務
(1)軟件應用過程(見圖2)。
(2)主要功能界面。
(3)增值服務。
用戶通過各項功能指令自動獲取當前的位置,查詢附近3-5公里的停車場信息,系統將會自動為用戶智能選擇最佳的停車解決方案。也可以設置路名查詢、站點查詢、地標性建筑查詢等。
軟件融入用戶實時位置周邊的購物、美食、娛樂、教育、酒店、加油站、體育館等信息,服務大眾生活,便捷信息查詢,提高生活質量與工作效率。后期提供的增值特色服務有"車友定位""附近"等功能,使用戶能享受更為全面的服務,為車主們停車后找到好友節省時間,同時還可以尋找到志同道合的車友,更是為出行提供更好的全套服務。
隨著軟件的推廣和應用,后期會對軟件的功能進行升級和完善,將停車功能進一步升級優化,融入更多的功能和增值服務。
3.4 創新特色
(1)地域:"停這兒"是針對武漢各大學校園的,不同于針對北京、上海等經濟較發達地區的停車軟件。校企合作,填補行業市場空白,有效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服務社會。
(2)功能:"停這兒"軟件功能完備、技術先進,各方參與的角色動態聯系,協作共贏。促進傳統停車模式向現代化、信息化、創新型模式轉變,使停車智能化,有效解決停車難問題。
(3)服務:"停這兒"軟件能根據"價格""距離""路況"等三個不同標準為車主推薦停車最優方案,充分利用公共資源,節約工作和生活時間,改善工作和生活質量以及效率。
(4)一卡通:"停這兒"推行的"停車卡"是真正的一卡通服務,不僅提供停車場繳費,汽車保養等一系列的繳費,還能享受會員9.5折優惠,并且支持月度、年度的充值服務。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科技也逐漸融入生活,在互聯網的推動下,科技力量更為強大,這是"互聯網+"的趨勢所在,"停這兒"大學校園停車APP的開發與應用,可有效解決校園停車問題,推動校園文化創新,促進社會和諧進步。
參考文獻:
[1]蒲向軍,陳劍。高校校園動態交通和靜態交通規劃研究--以華中師范大學校園交通規劃為例[J].華中建筑,2007,(10):71-72.
[2]馬亮,馬健霄,顏桃為。高校校園停車規劃與管理研究[J].現代交通技術,2011,(1):76-78,82.
[3]鄒慶,大學校園道路交通組織與規劃研究[D],江蘇大學,2007.04[4]林臻,機動化背景下我國大學校園交通的優化策略研究[D],同濟大學,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