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目前卷煙市場管理監管受制于煙草、工商、公安等“分段監管”體制, 管理資源普遍分割, 部門間雖有協作機制保障, 但數據交互的方式仍以手工方式進行,給各方市場管理信息互通、業務協同推進帶來不便。
各監管部門在監測和日常監管中積累的海量管理數據,數據不能共享, 成為一個個“信息孤島”, 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
利用卷煙執法協作各部門市場監管大數據, 采用信息共享的技術方法, 通過建立共享標準, 協作平臺、數據挖掘形成數據共享、信息協作平臺, 為卷煙協作部門間建立信息交換、數據整合形成權威的、內容豐富的信息資源共享體系, 以此為基礎展開各類信息比對、挖掘、輔助決策分析、信息共享、業務協同、監管流程優化提供解決方案, 實現卷煙市場監管協作“上水平, 創一流”.
2 系統的設計目標與需求
2.1 系統設計原則
煙草市場管理協作平臺的建設遵循以下原則:
① 系統以 Web Service、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s, 面向服務的架構)架構為主要技術手段,實現市場監管部門間信息互通, 體現“跨部門、松耦合、開放式”的信息交換共享體系。
② 業務功能實現不嵌入各方現有系統, 不影響現有或其它相關業務數據、信息系統使用, 不影響協作部門業務處理流程與技術體系結構, 不對各方業務系統產生影響。
③ 系統建設充分考慮煙草市場監管各方的信息組織方式、技術架構和系統運行模式, 明確數據接入標準, 形成交換映射體系, 為今后多方擴展預留空間。
2.2 系統設計目標
通過煙草市場管理協作軟件平臺的建設, 主要實現以下目標:
① 搭建卷煙監管信息協作共享交換中心, 實現煙草、工商、公安等監管協作部門業務信息系統之間的數據交換, 為卷煙市場監管協作部門提供數據共享資源。
② 形成卷煙市場監管數據交換標準和規范。 為以后多方協作(如高速、運管等)相關部門數據的接入提供規范標準, 推進大政府、多部門間業務協同。
③ 通過數據交換實現政務、監管數據共享, 為網上煙草證照辦理前、后置環節提供審批數據, 提高決策的前瞻性[1], 提升行政管理和服務的質量與水平。
④ 實現行政審批電子監察數據的在線和實時采集, 并通過綜合對各方數據分析和反饋, 實現更為準確的市場管理效果評估結果, 降低卷煙市場監管成本,增強執法糾錯能力。
2.3 系統設計需求
SOA 的是目前常用的基于 WEB 服務的核心架構,具有低耦合, 高復用的特性。 利用它可以解決分布式系統結構下服務需求者與提供者間的松散耦合關系。
SOA 架構基于服務請求、服務提供和服務注冊中心三者交互來實現[1]. 利用 XML 的標準化消息傳遞機制,實現網絡訪問接口, 基本機制如下: 通過 WS-DL(WebService Definition Language)定義服務提供者的服務內容[2]
并在注冊中心發布, 服務請求者使用 AJAX 技術通 過 UDDI(Universal Description Discovery andIntergration)協議從服務中心查詢匹配服務, 應用 Web服務或者利用 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消息進行交互并按需綁定。
基于 SOA 的煙草市場管理協作平臺,通過企業服務總線將不同的監管信息單元交互銜接, 充分運用SOA 松散耦合性的優良開放性, 實現各監管協作部門間異構數據的集成。 設計需求如下:
① 流程整合。 通過 SOA 架構, 運用統一描述、分布注冊及動態綁定機制, 實現業務協作、信息預警、案件處理、誠信登記環節的流程整合。
② 數據共享。 通過異構數據庫的集成, 健全數據標準, 實現數據信息的標準化, 方便元數據的傳遞、互享非結構化的分析信息。 通過標準化基礎數據庫的建設, 實現協作基礎數據的公共交換和共享等。
③ 業務協同。 開展協作部門多方之間建立信息溝通的渠道, 網上信息傳遞、業務銜接、市場管理、案件交流提供磋商環境, 在此基礎上, 逐步達成業務協作的默契與配合。
④ 分析預警。 應用信息銜接, 在數據交換的基礎上, 挖掘數據價值,分析預警, 服務市場監管。
3 系統架構與實現方法
煙草市場管理協作平臺以協作部門現有業務應用數據資源為基礎, 在打通網絡的情況下, 如圖 1 所示,利用動態的業務數據交換、網絡共享實現協作部門信息同步, 主要通過流程管理系統(BMPS)[2]基于 以及Web 、 XML 服 務 的 消 息 交 換 系 統 ( MessagingSystems ), 來制定動態的協作監管信息交換業務, 并以此為標準, 形成統一的數據資源共享中心, 理順協作部門間交叉業務的流程, 形成信息化條件下跨部門的卷煙執法協作新機制。
3.1 系統結構圖
根據系統設計目標和原則, 構建了系統結構示意圖, 主要有業務接入層、數據交換層、應用層三層結構構成。
3.1.1 業務接入層
業務接入層主要實現在不破壞原協作部門信息系統結構的情況下, 通過配置方式抽取異構數據庫內數據, 實現管理協作平臺和業務數據庫系統的連接, 實現各協作部門應用系統及異構數據庫系統之間的連接。
接入層具體實現上分為中心服務系統、前置機系統兩部分。 前置系統通過系統軟件、內嵌式數據庫, 減少協作部門原業務系統壓力, 發揮中間共享庫的紐帶作用,并提供原有業務數據的信息連接、數據采集、格式轉換傳輸等功能[3]. 中心服務系統提供交互數據的業務分配、路由轉換和信息存儲等功能。
3.1.2 數據交換層
數據交換層是管理協作平臺實現的核心, 針對大容量、實時的數據傳輸要求, 采用可靠多播方式和業務服務總線 ( ESB) 來實現消息的訂閱、發布、對列等功能。 主要實現實時業務的交換, 通過基于 Web服務的傳輸、轉換和格式化的數據移動為目標, 進行信息共享交換。 具體實現中數據交換層中負責數據傳導, 一方面發送模塊從原業務系統接口接收信息、通過格式化功能將信息轉換成中間件的標準格式、并轉發給中間件[4]; 中間件再發送至接收模塊, 接收模再把信息的格式成接收系統格式并轉發給各部門業務系統。
3.1.3 應用層
應用層主要實現管理協作平臺的應用管理功能。負責管理和協調整個協作體系的數據業務流的分析與應用, 包括協作監管基礎數據管理系統、數據分析系統、流程管控系統三個子模塊。
應用層通過交換平臺數據接入點實現業務系統的接入。 監管基礎數據管理系統負責基礎數據的源管理、流程管控系統標準化協作部門間交叉業務的流程操作, 數據分析系統應用挖掘實現深度應用, 實現數據共享, 信息協作、數據比對、定期預警等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