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沈陽旅游信息管理系統開發探究
【第一章】旅游信息管理平臺構建緒論
【第二章】國內外旅游信息管理現狀對比
【第三章】系統需求分析與概要設計
【4.1 4.2】數據庫整體設計與系統代碼編制
【4.3 4.4】系統性能與開發工具介紹
【第五章】旅游系統測試及維護
【總結/參考文獻】旅游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研究總結與參考文獻
第 5 章 系統測試及維護
5.1 黑盒測試和白盒測試
軟件設計完畢之后,按規定要進行系統的穩定性和登錄運行測試。測試是系統設計的重要環節之一,通過系統的測試可以讓軟件在交付到用戶之前盡可能的減少錯誤,避免邏輯錯誤和運行錯誤的發生,從而提高軟件的設計質量。軟件測試可以分為黑盒測試和白盒測試兩個方向進行,進行軟件測試后可以降低系統運行后的維護成本,讓我們早期及時的發現錯誤并加以完善,如果不能在早期發現軟件的錯誤,不進行測試的話,那么錯誤會慢慢擴大造成經濟的損失,甚至影響到網站的運行。? ?
目前用什么技術開發的軟件都會有錯誤的存在,我們在前期只能通過系統的分析和盡可能進行窮舉的方法來模擬進行,預先進行軟件管理員的登陸測試等,并且以游客的身份進行常規瀏覽。同時我們也要運用先進穩定的框架和技術來減少錯誤的發生。我們設計過程中的錯誤缺陷需要大量的測試來查找,只有在模擬現實數據來測試軟件,才能提前規避軟件中存在的 BUG,才能進行軟件的更改和更加完善化、系統化,使軟件具有方便快捷的可操作性,這樣才會是風險系數降低,從而提高軟件的質量。
黑盒測試和白盒測試是軟件測試的兩個方面,白盒測試:是通過程序的源代碼進行測試而不使用用戶界面。這種類型的測試需要從代碼句法發現內部代碼在算法,溢出,路徑,條件等等中的缺點或者錯誤,進而加以修正。 黑盒測試:是通過使用整個軟件或某種軟件功能來嚴格地測試, 而并沒有通過檢查程序的源代碼或者很清楚地了解該軟件的源代碼程序具體是怎樣設計的。測試人員通過輸入他們的數據然后看輸出的結果從而了解軟件怎樣工作。在測試時,把程序看作一個不能打開的黑盆子,在完全不考慮程序內部結構和內部特性的情況下,測試者在程序接口進行測試,它只檢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規格說明書的規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適當地接收和正確的輸出。黑盒測試著重測試軟件功能。
黑盒測試并不能取代白盒測試,它是與白盒測試互補的測試方法,它很可能發現白盒測試不易發現的其他類型錯誤。
通過黑盒測試和白盒測試兩類測試方法的對比,我們不難發現,他們具有以下不同點:1、黑盒測試是根據用戶的規格說明,即針對用戶、信息、報表、需求等用戶界面體現他們時間傳輸數據的內部關系。白盒測試是根據程序的內部結構和語句的控制結構、模塊的控制結構和內部數據結構來進行測試。2、黑盒測試是在已知產品所應具有的功能,能確保從用戶的角度出發進行測試,但是它無法錯誤時程序的內部部位,當規格說明有誤,它又不能及時發現問題。黑盒測試能夠通過測試來檢測每個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在測試時,把程序看作一個不能打開的黑盒子。白盒測試也稱結構測試或邏輯驅動測試,是基于軟件的內部結構測試,它是知道產品內部工作過程,檢查內部操作是否符合規定和預先設定的程序,可通過測試來檢測產品內部動作是否按照規格說明書的規定正常進行,按照程序內部的結構測試程序,檢驗程序中的每條通路是否都有能按預定要求正確工作。
5.2 系統的測試
5.2.1 測試的目的
系統測試的目的是發現系統中的錯誤和缺陷,并加以糾正。在實踐中證明,盡管項目的管理者絞盡腦汁使用多鐘方式來確保系統質量,降低 BUG 率。但開發出來的軟件還是會有很多缺陷和錯誤。這些錯誤可能是邏輯錯誤,也可能是低級錯誤。[17]
邏輯錯誤隱藏在程序業務流程中,最不容易被發現。這種問題對于規模大,業務復雜的軟件系統更是如此。[16]
所以嚴格有計劃的測試是保證項目質量的關鍵,對于項目質量起到重要最用。
測試最終目的是為了減少系統的隱患,發現缺陷。[17]
我指的缺陷是泛稱,缺陷可以是功能的 BUG,也可以是運行效率的低下,用戶體驗差等等。所以,測試是一種把軟件“拆開的行為”.測試就是為了找問題、找毛病。不需要證明軟件的對的,只需要證明它是有錯誤的。測試前要準備詳細的測試用例,反復驗證每一條測試用例的結果。這些測試用例,既有常用數據,也要考慮邊緣化的數據,非常極端的數據。軟件測試需要想辦法使系統出現故障,使系統錯誤暴露出來。人無完人,況且多人共同開發出來的項目一定會有錯誤。找到錯誤才是有效的測試,找不到錯誤就是測試失敗。
系統測試的目的決定如何組織測試。要把測試的重點放在系統最復雜的位置,這樣才能找到更多的問題,反復測,多人重復驗證。才能保證測試的結果。
5.2.2 測試的基本原則
在制造測試用例時(test case),需要包含合理的入力條件(正常)和不合理的入力條件(偏激)。經過大量實踐證明,使用者在操作軟件時,經常因為不懂、不熟悉、不經心,而輸入了錯誤的或不合理的信息。所以,必要測試這些不合理或者非法的數據對系統造成的影響,是否會給軟件帶來災難。
嚴格按照測試計劃執行,避免隨意性的測試。不按計劃的進行測試,斷然不能保證測試充分性,也就不能保證系統的穩定。
應該做到每一個測試結果全面檢查。不嚴格就會造成遺漏,遺漏就會造成測試工作失敗。為了補救前期的工作,后續會投入更高的成本,付出更多的代價。[18]
妥善留存測試計劃、測試用例、出錯統計、最終分析報告,可以為軟件回歸測試和維護提供便利。因為系統上線運行后,如果發現某些功能存在問題,就必須對軟件進行修改。修改后要進行回歸測試(regression testing),回歸測試就是要重復使用原有的測試用例,用來保證原來軟件的其他功能不受影響。
需要校驗程序完成了應該做的事僅是測試工作的一半,還有一般工作是檢查程序作了哪些不該干的事。
在測試前,不要認為程序中沒有缺陷。這樣會誤導自己,導致測試時就不會認真的尋找缺陷。從而導致測試不到位、不充分。
5.2.3 測試計劃
登陸(管理員):輸入賬戶名和對應的密碼,如果賬戶名和對應口令正確,則正常進入管理登陸的主界面,否則提示賬戶不存在和密碼錯誤。
對功能模塊中所要求輸入的數據,如果輸入格式不正確,則能給出相應的提示,重新輸入可對新添加的數據進行保存,如添加新信息點保存后可進行正常保存;對將要刪除的數據給出“確定要刪除?”的提示信息,然后可選“確定”或“取消”.
5.2.4 測試結果
經過對系統進行打開網頁、游客瀏覽頁面測試、管理員登陸測試等一系列的運營,在正常的情況下,網站都可以實現所有功能模塊的數據關聯和傳輸,并能夠保證各級子項目的通過,系統所設計的功能基本實現。當然在所設計的軟件當中,系統功能應該同當前的實際需求緊密連接在一起并不斷地加以完善,在今后的軟件測試當中發現其他未知的問題并加以改進,為人們的出行創造更大的方便,是本旅游信息系統建立和實現的目標之一。
5.3 系統的維護
系統維護工作主要分為四類:糾錯類維護、完善類維護、適應類維護、預防類維護。
糾錯類維護:因為所有的錯誤系統測試可能不存在暴露在該系統中,當系統運行一段時間后會隱藏暴露系統誤差范圍內,這個時候要及時糾正。
適應類維護:是為了讓系統適應支撐環境而實行的維護工作。另一方面,由于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系統不能適應新的軟件和硬件的原因,另一方面,應用對象也在不斷的變化,將導致系統無法適應新的應用環境,所以,這是必要的調整系統,以確保系統始終能夠滿足客戶的要求。
完善類維護:隨著客戶需求不斷變化,需要不斷調整系統功能,來滿足客戶的需求。
預防類維護:從被動到主動維護,延長系統的使用壽命。
據統計,完善類維護占據全部維護工作的一半??梢娋S護工作,主要是對系統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