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對于一個軟件開發團隊來講,想要開發一個優秀的系統軟件最重要的是軟件需求的獲取,并且需求不能單一地從一群客戶或者銀行操作人員中獲取.應從軟件涉眾中得到軟件需求.
對于銀行儲蓄系統來講涉眾大致分為用戶、銀行系統操作人員和系統維護人員、系統管理人員等.從這些人群中分別獲取對設計系統有用的相關信息.獲取需求只是軟件開發的第一步,下面對需求進行詳細的分析.
1 銀行儲蓄系統內部功能分析.
從上述的涉眾中可以分析得到,對于該軟件的功能應該分為對于用戶、后臺管理人員等功能.與 傳統銀行儲蓄相同,新型銀行儲蓄軟件也有基本的增、刪、改的功能,具體為: 新建賬戶、修改、查詢賬戶、更新賬戶信息等.當然一個完整的儲蓄軟件必須鏈接幾個大型的數據庫.整個軟件分為幾個模塊進行.
1\\) 存儲和讀取賬戶信息: 由于賬戶是銀行客戶,所以用戶個人信息必須非常完善,賬戶個人信息至少應包括姓名、身份證號、密碼、幣種、金額、利率、日期、有效家庭地址、聯系方式等.將所有賬戶信息永久地保存在數據庫或者是庫文件中,形成一個環境,一旦系統開始運行,所有賬戶信息全部加載到內存中,以方便讀取使用.
2\\) 新建賬戶: 通過鍵盤輸入新賬戶所有信息,將身份證號作為主碼,將該賬戶添加到儲存賬戶信息的庫中,利用數據庫自動增加功能 automatic .由于身份證號唯一,所以即使其他信息全部一致也可以避免出現相同的兩個賬戶.
所有的賬戶在軟件中實行的一切操作都必須由前臺銀行服務人員進行賬戶登入,賬號為身份證號也就是主鍵,密碼為客戶在賬戶創建時的密碼.在登入過后即可進行存取款的功能.當然軟件所有的實現都需要銀行工作人員操作.
3\\) 存取款功能: 在登入賬戶過后,即可對賬戶進行修改,按照客戶實際存入的金額和利率對賬戶進行修改,并且自動生成存取日期,以及對剩余金額進行統計.客戶也可修改自己個人信息,賬戶內的一切個人信息都可以根據用戶自己來修改,然后保存入庫.
4\\) 查詢功能: 查詢功能主要是按照賬戶查詢,進入查詢由于不對數據進行更新操作,所以不需要進行登入操作,只需要提供賬戶信息中的主鍵即可對賬戶信息進行查詢,這樣即保護了賬戶的安全,又可以讓用戶簡單了解到自己的賬戶信息.
5\\) 刪除功能: 刪除功能就是對指定的某一個賬戶進行刪除,并且釋放數據庫內存,對長期不使用的賬戶,如\\( 賬戶不使用達到 6 年\\) 進行刪除,減少數據庫內存的使用.
上面所述,為該軟件內部功能即軟件必須實現的技術操作.一個優秀的軟件也應當保證其性能需求.
2 銀行儲蓄系統性能需求.
銀行不斷地與數據打交道,在銀行軟件中首先需要的是數據精確度,可將金額等數據設置為 double 型的雙精度,減少在高數目存儲時出現錯誤.再者,如身份證號等長數據應該采用字符型 char 數據類型,減少數據沖突.
金融這個高效率的行業,充分體現“時間就是金錢”這句話.在大量數據信息更新交換的時候應該減少程序相應的時間,在程序調用前調用后必須保證與數據庫保持同步更新.每個程序模塊在完成所有功能的前提下,擇優選擇時間復雜度小的算法設計,提高程序運行效率.
在盡量滿足上述兩類性能的前提下,空間性能也是值得關注的.龐大的數據和客戶信息占據了很大的內存容量,所以應減少空間復雜度,利用數據結構中鏈表等功能對數據進行線性儲存,減少空間復雜度.時間復雜度和空間復雜度是一個軟件性能好壞的主要體現.
3 軟件應用需求.
軟件的開發最終目的是為了應用于生活,銀行儲蓄就是為了應用于銀行工作.既然需要用于工作就必須將界面人性化,不求絢麗,但至少看起舒服.用 C#、MFC 等都可以用于設計圖形窗口,使應用程序不再是命令化窗口.該產品的接口問題包括軟件接口、硬件接口等.硬件接口的條件也就是門檻低,使一般的電腦都可以運行該軟件.此外,軟件接口,windows 標準化接口,要求與其他軟件完全沒有沖突,符合上述三個環境要求.界面圖形化、軟件接口、硬件接口等一個新型軟件就能在市場上有銷售市場.
4 基于軟件的銀行儲蓄系統的優點.
一個軟件的開發最重要的是對用戶、操作人員大腦和手等器官的解放,基于軟件工程的銀行儲蓄系統操作簡單,聯通各大銀行以及互聯網,用戶在家就能對自己的銀行賬戶進行相應的修改,在任何一家銀行的分行一可以對賬戶進行修改.總體來說簡單、高效、方便就是基于軟件工程的銀行儲蓄系統的優點.
5 結語.
快捷、高效的銀行儲蓄系統對現代化銀行金融業的發展有顯著的推進作用,并且銀行儲蓄計算機系統技術在目前 IT 界是一個成熟的系統.為了使銀行公司適應現代化高場競爭的需求,促進銀行管理信息化,不斷滿足儲戶的要求,爭取銀行更高的利益,銀行儲蓄軟件化是銀行業發展的一個基本趨勢.
參考文獻:
[1] 裘宗燕. 從問題到程序[M]. 北京: 科學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2] 張海藩. 軟件工程導論[M].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3] 周蘇,王文. 軟件工程學教程[M]. 北京: 科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