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的急速發展正快速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人們利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在3G、4G 網絡覆蓋下實現移動辦公、移動購物、移動支付。目前,醫院借助移動終端 ( 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 的平臺,以服務民生為出發點和立足點,搭建了一個基于 I O S 和 Android 主流語言開發的覆蓋門診、住院以及健康檔案的全方位健康管理平臺即移動醫院,為廣大市民提供新型的“智慧醫療”服務。隨著醫療信息化的不斷推進,移動醫院以其高度的移動性和靈活性,逐步被全球醫療行業采用,并最終將醫學帶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目前,移動技術在醫院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主要包括九個方面,具體報告如下。
1 電子病歷和無線查房應用
個人電子病歷檔案可以為醫生提供診斷依據,減少了患者往返醫院的次數,減少了無效的等待時間,減輕了醫院就診壓力。
在移動查房時醫生可以通過不同的設備即時打開自己特有的桌面,查看病歷、檢查檢驗報告等,為病人開醫囑寫病歷,應用 “移動醫囑”直接將臨床業務中從查房到擺藥的時間差從 2 ~ 14h 縮短至 3 ~12h,這個變化不僅僅是時間效率上的提高,更具備根據患者病情變化及時調整用藥處置的臨床質量意義[1].
2 移動護理工作站應用
在醫院原有的有線網絡的基礎上,通過部署無線接入點 ( 無線 AP) 設備和具有無線信號接收功能的設備來完成整個病區的無線網絡搭建,實現移動護理信息系統的整體架構,實現了患者信息床邊輸入與查詢確認、醫療管理中的實時審批和藥物條碼化管理,確立了無線護理在醫院醫護中的必要性,提升了護士的工作效率以及護理質量,有效地提高了患者、醫師對護士工作的滿意度[2].
3 移動遠程診療應用
利用高速網絡進行數字、圖像、語音的綜合傳輸,并且實現了實時的語音和高清晰圖像的交流。
醫生突破地理范圍的限制,利用高清攝像頭為患者進行遠程會診,共享患者的病歷和診斷照片。醫生使用帶 PDA 功能的手機,可以通過共享醫學檢驗圖片,實現遠程移動會診。
4 社區健康管理應用
居民用手機預約掛號,健康信息服務,視頻探視 ICU 病房或者新生兒室,遠程監護行動不便的老年人; 通過構建的移動社區健康信息管理平臺跟蹤患者的健康記錄以及根據用戶需求將體檢結果發送到手機或者郵箱。
5 預約掛號應用
通過移動客戶端的預約掛號模塊,可以隨時隨地了解醫生出診、掛號信息,隨時隨地進行掛號;通過自動導診,還可以更加了解身體問題,對身體狀況更清晰,減少浪費無謂時間[3].
6 個人病歷檔案應用
建立統一、易得的醫療檔案,減少在不同醫院的重復化驗、檢查是每個患者的愿望。 “移動醫院”提供各種化驗單的隨時隨地下載,讓患者減少重復檢查,簡化患者治療過程。
7 醫患溝通應用
對于需要長期隨訪的患者,醫患之間的溝通顯得尤為重要?;谄脚_的移動通信,可以讓患者與醫生不受地域和時空的限制,隨時發起溝通與交流。
8 穿戴式移動設備應用
目前,市場上比較流行的可穿戴式設備有: 心臟監護,可穿戴式設備可以幫助患者監測并記錄心電數據; 血壓監測,可以 24h 動態監測用戶的血壓數據,向醫生提供不同時段的血壓數據信息; 血糖監測,可以實施動態監測血糖,更好的掌握血糖的變化,可以幫助患者及時發現問題,并且能降低糖尿病并發癥的風險; 健康管理,通過這些監測到的數據,可以對用戶的體質和健康狀況進行風險評估,并結合數據給出一些睡眠飲食、運動和服藥等個性化的改善建議。
9 移動圖書館應用
移動圖書館是指醫技護人員通過移動終端設備,以移動網絡接入方式接受圖書館提供的服務。
具體包括以下服務:
( 1) 移動通知,用戶可以隨時隨地接收圖書館發來的圖書逾期、預約通知,或者個性化訂制書籍信息;( 2) 移動查詢,用戶可以在戶外通過無線查詢醫院圖書館是否有所需圖書,提高對圖書館的利用效率。與目前的有線互聯網相比,讓用戶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隨意性;( 3) 移動閱讀,讀者可以借助移動通信和移動終端,擺脫地理束縛,做到 “行萬里路而讀萬卷書”[4].
總之,移動醫院使移動醫療做了醫生的助手,幫醫生梳理病人,輔助醫生開展科研; 同時也當了患者的幫手,幫患者尋醫問藥等,是醫院信息化建設應用方向的成功實踐。
[參考文獻]
[1] 徐倩,趙文龍 . 國內外移動醫療現狀用啟示 [J] . 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11 ( 9) : 1295 -1296.
[2]蘇玉成,蔣昆,張亞娜,等 . 醫院移動護理信息系統設計與實現 [J] . 醫療衛生裝備,2014,35 ( 7) : 52- 54,57.
[3] 鄭舟凱,尉建鋒,劉昱,等 . 基于移動終端的 “移動醫院”整體設計與技術實現 [J] . 中國醫院,2014( 11) : 57 -59.
[4]王悅辰 . 我國移動圖書館服務模式與發展對策研究[J] .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4 ( 3) : 32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