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移動互聯網現狀
2010 年 ITU(國際電信聯盟)在其報告中闡述 :“通過智能移動設備上網將迅速增長,未來五年之內,其用戶規??赡軙^從桌面電腦接入互聯網的用戶?!币苿踊ヂ摼W(Mobile Internet)和移動網絡(Mobile Web)是兩個不同的概念。Mobile Web 是 ITU 專業網絡用語,專指基于移動設備瀏覽器的網絡服務,比如利用手機連接到移動網絡或其他無線網絡。MobileWeb 的標準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局限性,比如屏幕小、窗口少、缺乏Javascript 和 Cookie 等。而這些成為此后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動力,智能手機和 iPhone 也得以脫穎而出。
移動互聯網必須具備“小巧輕便”及“通信便捷”兩個特點,這不是簡單的移動通信和互聯網的結合,而是一個全新的互聯網--Web3.0.移動互聯網包含終端、軟件和應用三個層面。終端層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子書等,軟件主要是操作系統、數據庫和安全軟件,應用層包括各類 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互聯網服務提供商)所提供的應用與服務。
工信部公布的 2014 年 7 月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顯示,我國移動互聯網用戶總數達到 8.72 億戶,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 178.8M,如圖 1 所示。2014 年年底,工信部公布的移動電話用戶普及率已經達到達 94.5%,總數達 12.86 億戶,這樣龐大的規模,未來移動互聯網如何發展,甚為關鍵。
2 移動互聯網技術支撐
2.1 三網融合到三屏融合
隨著三網融合的推進和下一代融合信息網絡的形成,網絡所承載的服務增長迅猛,融合網絡對媒體內容處理能力的要求將出現顯著提升,特別是大數據媒體內容和互動業務內容的增長,對網絡和終端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網融合發展的趨勢是無線與有線的融合,是固定與移動的融合,更是多種媒體在多種終端上的融合。
三網融合在終端層面和用戶體驗層面上則表現為電視機、計算機和手機等異構終端的三屏融合,由于“三屏”分別對應著有線電視網、寬帶網和電信網,因此三網融合后,必然帶來終端設備的三屏合一。通過三屏融合,將能夠實現各類終端對融合網絡環境下的通信、媒體內容和數據等多種服務的普遍接入。
三屏融合的關鍵概念如圖 2 所示。
利用融合媒體的云處理支撐體系,將三大網絡和三大屏幕整合在一個平臺上,這個平臺將完成各種媒體對于各種終端的轉碼處理,實現在不同系統下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等多種媒體、多種格式間的相互轉換。各種互動業務的設計,各種媒體提供的內容和服務將統一提供到“媒體內容轉碼平臺”上,以支撐最終的融合體系。
隨著政策和時間的前行,格式間的鴻溝將逐漸縮小,一些不常用的格式將被淘汰,硬件制造商也將逐步整合標準,向著融合標準邁進。
2.2 移動互聯網的速度
移動互聯網的速度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 :一是網絡接入速度,二是終端移動速度。2013 年 12 月 4 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發放 4G 牌照,宣告我國通信行業進入 4G 時代。網絡接入速度超過 3G 標準 10 倍,可以提供 100M 的下載和 20M 的上傳。以這樣的速度可以流暢地承載視頻、電話會議等業務,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提供了技術基礎。
隨著各種即時通信產品的發展,移動互聯網對于上傳速度的要求更為迫切。人們利用及時通信的交流方式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文字,語音和視頻的交流方式越來越多,上傳視頻要求更快的傳輸速率,也對視頻編解碼體系提出更高要求。
2.3 移動互聯網的監管
移動互聯網極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使人們擁有更多的話語權,特別是微信已經成為現今一種時尚的社交方式,在這個平臺上充斥著大量的內容,急需監管。作為互聯網傳播工具,區分和管理不良信息是一個重要環節。監管首先要建立科學的輿情監測體系,實現對微信等輿情的實時掌握。
從源頭上截止不良信息,每個用戶都可以進行舉報,當標記值達到一定量時,要有相應的懲罰機制或司法介入。在移動互聯網發展的未來,應創新監管機制,以點帶面構建對全社會參與的監測體系。
3 移動互聯網發展應用
盡管移動互聯網絡上存在諸多前述的非法信息,但不可否認其傳播方式的確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的人放棄報紙雜志,同時不再關注廣播和電視,甚至對于主流媒體的網站也極少問津,單一進入社交的朋友圈去閱讀轉發來的消息。這是一場正在進行的媒體變革,主流媒體應該有勇氣去適應并影響這次變革。融合媒體是技術與內容互為支撐、相互融合的新媒體,移動互聯網也是基于移動的新互聯網。在移動互聯的平臺上,將會有更多新應用展示出其強大的發展魅力。
3.1 5G 在招手
下 一 代 移 動 通 信 網 絡 聯 盟(NGMN)由國際領先的運營商在 2006年發起成立,其目標是要保證下一代移動網絡基礎設施、服務平臺和終端的功能和性能符合運營商的要求,并最終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和期望。5G 項目將向全球傳達主要運營商的需求,引導未來技術平臺以及相關標準的發展,創造新的商業機會,并滿足未來消費者的需求。
3.2 車聯網的應用
物聯網在移動端的典型應用就是車聯網,利用車聯網“云 + 端”的模式,真正實現未來“人、車、路、數據”的全信息系統。
3.3 智能可穿戴設備應用
Google glass 陸續推出的智能手表、智能眼鏡等可穿戴設備,一方面受到侵犯隱私的質疑,但也在另一方面得到社會的認可。更小的芯片,更低的耗能,更靈敏的傳感器,更貼心的人機交互技術,都將成為智能可穿戴產品發展的趨勢。
3.4 智慧城市和智能家居
2012 年 4 月,中國工程院最新確立的“中國智慧城市”試點城市名單出爐,北京、西安、杭州、武漢、寧波五大城市成功入圍?!爸腔鄢鞘小敝械摹爸恰?可以說是城市的智商,代表城市運行的智能化與自動化 ;“慧”應該說是市民的情商,強調市民的靈性與創造力。智慧城市,由城市信息化發展到智慧化,關鍵是要實現對數字信息的智慧處理,其核心就是引入大數據處理的技術。以此為基礎,移動互聯網將與智慧城市完美結合,在交通、醫療、教育、城市管理等領域發揮更加突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