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電子商務系統設計與實現問題探究
【第一章】網上商城系統的創建分析緒論
【第二章】WEB服務相關技術研究
【3.1 - 3.3】電子商務系統功能設計與結構設計
【3.4 3.5】電子商務系統與企業ERP系統集成
【4.1】數據流分析與優化
【4.2】數據庫概念設計
【4.3 - 4.5】數據庫邏輯設計與物理設計
【第五章】系統網絡安全
【第六章】企業網上商城案例運用
【參考文獻】電商系統設計與應用研究參考文獻
3 電子商務系統的總體設計
系統總體設計是一個理論結合實際的創作過程,本文基于在 Web 服務技術的支撐下研究電子商務系統,本章節研究實現一個通用的電子商務網上交易平臺,如何利用 Web 服務技術開發一個具備 Internet 特點的企業級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同時如何實現該平臺與企業 ERP 的無縫對接,使其集成為操作更為簡潔高效,功能更為完善智能化的 E-commerce 系統。
3.1 需求調研與分析
展開需求調研工作首先要制定系統調研計劃,確定系統面向的對象與目標,再開展具體針對性的調研工作,整理調研資料,在調研總結和資料的基礎上形成調研報告。
3.1.1 設計的對象與目標
系統設計前需要明確系統面向的對象,同時確立建設該系統的目標是什么。系統面向的用戶范圍,各種角色關心些什么、他們希望獲得什么、偏向于何種操作模式。用戶之間的業務或服務關系,哪些是重要用戶,哪些是一般用戶,業務時間是長是短。不同階段需求的變化情況,何時業務量多何時少,高峰時系統運營標準。
核心的業務流程,明確業務的主群體,是企業還是個人,主要是營銷、宣傳還是共創。同時要考慮到自身建設系統的技術能力、成本投入和回報預期。
3.1.2 需求調研
需求調研計劃的內容:調研的具體目標,調研的對象和調研采用的方法,調研的時間安排、人員分工、預算報表,調研的問題列表,調研注意的具體事項,調研預期達到的成果[34].
調研對象的確立需要綜合考慮三點:
1)調研確定的對象和調研的目標是否具有一致性;2)調研的對象范圍允許是一個具體的單位,同時也允許是某那一個組織或是個體;3)不一樣的調研目標、對象和所采用的調研方法也不盡完全相同。用下圖 3.1直觀描述。
調研工作開始前應該充分做好調研的準備:成立相關的調研小組,明確責任進行分工同時內部學習調研計劃;制作調研相關表格;與調研對象溝通調研計劃。工作完成后執行調研,及時收集整理資料。調研完成后撰寫詳細的需求調研報告。調研報告包括:調研的目標、調研的過程、調研的方法、調研的總結四方面內容。尤為說明的是對競爭及潛在對手的調研和分析不可或缺,調研對手 E-commerce 戰略及具體開展的網上面向的業務,研究他們網站的設計結構與運營情況。
3.1.3 需求分析
方法運用的一些觀點:
1)一切的事物都應該尤其相對應的對象,同時又可以通過對象的某種特殊組合構成。
2)對象一般包含其屬性和運用方法兩個層面的內容。
3)事物的對象之間的關聯重要的是嫁接于消息傳送來完成的。
4)對象通??梢园匆勒障鄳膶傩詠磉M行分類。類與類之間一般有繼承、派生等一系列關系。
在熟練掌握運用工具的條件下,進行需求分析實踐。主要有七方面的工作:繪制系統關聯圖;建立用戶界面模型;分析需求可行性;確定需求的優先級;為需求建立模型;創建數據字典;發現用戶最為關注的需求。
最后形成需求最后的表達方式即“需求分析說明書”,具體內容如表 3.1.
3.2 系統功能設計
3.2.1 系統功能設計定位
系統功能設計的定位不同取決于該系統是 B2B、B2C 還是 C2C 模式,這里重點研究企業級的 B2C 模式。使網上交易平臺實現如下功能。
1)實現一個功能齊全及內容豐富的業務首頁;2)實現一個開放的基于 Web 技術的信息展示廣告發布平臺;3)實現一個全功能成員管理系統功能;4)實現一個功能比較全面的,較為人性化的購物車功能;5)實現一個功能較為完備的內部管理信息系統;6)平臺具有比較好的可擴展性、可管理性,也可以方便管理系統信息和會員信息的管理平臺等,同時必要降低平臺的維護成本;7)平臺具有比較好的網絡安全防護能力,能有效規避系統安全隱患及黑客蓄意攻擊系統等行為;8)平臺擁有良好的性能,它可以提供高吞吐量,低響應時間。最終成為一個重要的商業平臺,對于大多數消費者提供安全且可靠的消費服務。
下圖 3.2 是對系統 B2C 平臺進行完整的功能設計。
3.2.2 系統模塊的組成
通過對系統平臺的分解,把總的平臺功能分解為各個子系統。系統平臺組成模塊如圖 3.3 所示。
3.2.3 系統平臺模塊說明
1)整個平臺系統分為前臺銷售系統和后臺銷售系統,前臺主要面向客戶,后臺主要面向商品及客戶信息。
2)前臺銷售系統包括了客戶信息管理、商品信息管理、購物車管理和訂單信息管理四個子系統。主要實現客戶訂購商品的行為。
3)后臺銷售系統包括了客戶管理、商品管理和訂單統計管理。用來實現對客戶、商品和訂單的統一管理。
4)客戶信息管理:客戶可以通過注冊來獲得個人權限,得到系統給予的一個注冊號,客戶可以對個人相關信息進行查詢與修改,同時系統在客戶購買商品消費時可獲得相應積分。商品信息管理:客戶可以進行瀏覽、查詢、購買等活動。訂單信息管理:對客戶購買、付款和退貨活動進行管理??蛻艄芾恚航⒖蛻粜畔⒈?,方便查詢或修改個人信息。商品管理:對商品信息實時進行更新、添加、刪除與分類等。訂單統計管理:分類統計各商品銷售數量及總額。
3.3 系統結構設計
電子商務系統結構包括基礎設施平臺、軟件開發平臺、商業服務平臺和商務應用四個平臺[37],他們之間的層次和關系圖如圖 3.4.
網絡平臺有國際互聯網、企業內部網和企業外部網。防火墻設置在網與網之間起到安全防護的作用。硬件平臺服務器集群用來整合功能提高性能,存儲設備用來存儲各種信息。
操作系統指的是網絡操作系統,可使計算機網絡上的方便和有效的網絡資源的共享,軟件的各種各樣的網絡用戶提供所需的服務和相關程序。Web 服務器軟件系統提供技術支撐。中間件它通常包含應用程序邏輯和負責接收客戶端應用程序請求,請求響應請求到后端服務器處理,并負責服務器的處理結果返回給客戶端。數據庫系統是 SQL 數據庫,為數據存儲和調用提供方便服務。
支付網關(Payment Gateway)在電子商務活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支持業務單位和通過互聯網在線交易業務的安全,另一方面,通過安全通道,以確保和維護安全的金融網絡,是商業和金融網絡的通信和交易之間的橋梁。如圖 3.5所示。
CA 認證中心保證三方交易安全。
應用程序層采用 B / W / S 結構,其主要特點是“瘦客戶端”,即客戶端只有小部分的負擔處理功能,主要負責與用戶的交互,信息系統的處理函數的中間層(即 web層)。除了在客戶端層和 Web 服務層、應用服務層和數據庫層之間插入一個中間件(middle ware)層,來優化整個系統的性能,提高系統的并發處理能力。E-commerce 應用平臺的多層體系結構如圖 3.6 所示。
客戶機終端作為一個 Web 瀏覽器,它設置客戶機應用程序。Web 服務層與靜態和動態兩種形式或原始 HTML 頁面或 XML 頁面。應用服務層提供系統級服務、并發控制、事務管理、分布式對象的支持。(圖表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