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歷史悠久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我國在古代就已將木結構廣泛應用于園林建筑之中。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現代建筑設計理念的不斷發展,木結構建筑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并受到廣泛的關注。
1 園林建筑常見木結構類型
當前,常見于園林建筑中的木結構主要分為兩類,即輕型木結構和重型木結構。其中,輕型木結構是指采用橫截面積比較小的板材,并按照一定的間距平行排列而成的一種框架結構;其施工要求即根據框架的受力要求,在框架外面包上面板,由此形成了建筑物的墻體、樓蓋和屋蓋等構件,其強度主要由結構框架以及墻體、屋蓋、樓蓋等共同決定[1].在實際運用中,輕型木結構多適用于3層及以下的建筑物。此外,適用于輕型木結構的板材一般有規格材、膠合木、結構復合木材、工字木擱柵以及木基結構板材等,但需要注意的是,裝配輕型木結構的連接件。在選擇時,必須優選具備較強耐腐性的材料,如不銹鋼連接件。而重型木結構則是指采用橫截面積比較大且堅固耐用的實木、密度板或膠合木等組成的結構體系,此類木結構體系的特點是跨度大、絕緣、防火、環保、耐腐、抗震、建設周期短以及大多暴露在外面?;谏鲜鎏卣?,所以這類木結構常適用于大型建筑之中,如體育館、影劇院以及園林建筑等,其不僅可以滿足建筑設計在環境、施工技術以及美學方面的要,還可以體現生態、環保、節能的現代建筑理念,使建筑物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不僅能為廣大人民群眾帶來全新的視覺享受;同時兼創出了個性、時尚、具有濃厚藝術氣息的環境[2].
2 園林建筑中木結構的特點
木結構建筑所用材質具有較強可塑性,能夠將木結構設計改造成各類形式多樣的景觀,不僅使園林景觀的種類豐富,還提高了園林建筑的整體觀賞價值[3-5].木結構材質相較于其他建筑材料,具有不可替代性。其中,最大特點即是帶有濃重的自然氣息,使園林建筑能夠給人一種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體驗,既提高了園林景觀建筑的觀賞性和層次感,也更好地烘托出了園林建筑的主題。此外,木結構材質來源于大自然,是一種綠色可再生資源。隨著時間的推移,木質結構建筑與園林中的其他建筑景觀將會不斷地進行融合,使園林整體建筑景觀變得更為和諧和統一。所以,在園林建筑景觀的施工過程中,可以嘗試性選擇木質植物支架,或將園內其他材料都更換成木質材料,并設計成木樁型或者仿植物類型,使園林建筑景觀群更為統一、協調。
3 園林建筑木結構應采取的防護措施
3.1 設計合理,實現功能與結構相結合
木結構取材于大自然,可以抵御大自然給人類帶來的危害,體現出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一方面,為了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保持生態環境平衡,降低污染程度以及節約社會資源;另一方面,為了使園林建筑盡可能地貼近大自然,設計師應將木結構的抗腐蝕性、實用性與景觀設計、審美等方面的要求高度結合,在合理地利用資源的前提下對園林建筑進行功能最大化的設計,建造一個和諧、美觀、具有藝術氣息的現代園林生態景觀。
3.2 慎重選材,采取高規格的加工措施
木結構在園林建筑中的應用數量日趨增多,但面對木結構自身材質所限,當其使用時間達到一定的時限,其結構的性能就會明顯降低,故此對木結構的選材、加工的要求十分高且嚴。需要注意的是,針對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園林建筑所選擇的木結構也各不相同。目前,木結構在選材種類上主要分為兩種:軟材和硬材,兩種材料的特性大不相同。而我國園林建筑中選用的木結構大多為硬材,因其材質堅硬、牢固、耐腐蝕且易加工。而延長此類木結構使用壽命的加工措施主要有兩點:一是通過熏蒸降低所使用木結構的含水量;二是將木結構自然風干。
3.3 定期滅蟲,在與地接觸面播撒毒土
木結構如果含水量缺失就會產生開裂現象,南方地區比較濕潤,氣干材的含水率在20%左右;而北方天氣比較干燥,氣干材的含水率在15%左右,為了避免木材出現開裂現象,需要購置已放置3 a左右,且表面含水率不超過25%左右的木材?;谏鲜鲆阎?,通過熏蒸的方式可以有效去除木材質的水分含量,同時,這類方法還有助于殺害木材中一定比例的害蟲,防止木材質腐化。
此外,通過將地面與木結構建筑接觸的地面,播撒毒土,同樣能夠有效阻擋地下害蟲的侵蝕,保護木結構的完整性。
3.4 防腐防火,積極采取人工預防措施
一般來說,延長木結構在園林建筑景觀中的使用壽命,首要重視的就是對木結構的防腐、防火。具體地說,可采取如下措施,首先,通過添加防腐劑的方式對木結構進行防腐處理,但要注意選擇使用對人體和環境不存在危害性的,且對木材自身沒有損害或破壞性的防腐材料;其次,通過熏蒸殺蟲來避免木結構的腐敗,利用外力來破壞木結構中原有的濕度、溫度、空氣以及養料以達到防腐目的;再有,園林建筑中的木結構建筑一般是臨水而建,雖然這一地理位置有效降低了火災發生的概率,但也要避免將木結構建在暴曬、高熱的環境中,對此,可采取利用藥劑將易燃的木結構建筑轉變為難燃體,完善早期預防,遏制火災發生的風險。
4 結語
雖然木結構建筑逐漸被大量的鋼筋混凝土建筑所代替,但在當前人文社會環境的熏陶下,人們越來越重視生態環境的建設。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發展的主旋律,木結構建筑也重新受到人們的熱捧。只有充分認識木結構建筑的優點并加以合理利用,并解決木結構建筑的弊端,才能使其充分發揮出應有的價值和功能作用。
參考文獻:
[1]吳興意。我國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筑[J].建筑工人,2005(7)。
[2]張偉。北京故宮的建筑倫理思想研究[D].株洲:湖南工業大學,2010.
[3]黃武軍。大跨度空間重型木結構關鍵施工技術的研究[J].建筑施工,2011(9)。
[4]周永輝?,F代木構建筑形式的建構解析[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1.
[5]周海賓,費本華,任海青。中國木結構建筑的發展歷程[J].山西建筑,2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