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與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應用更加普及,計算機作為一項高端技術已經廣泛的應用于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計算機的核心部分就是它的軟件,計算機之所以能夠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依靠的就是軟件。計算機軟件是用各種電腦語言編寫而成的,凝聚了軟件工作者的智慧和辛勤的勞動,它具有作品性,可執行性,更新速度快,開發過程困難等基本屬性。
自上世紀70年代末期,由美國,歐洲等一些西方國家引起了一連串的計算機軟件開發風潮,開始大力發展計算機產業,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及普及,計算機軟件的種類逐漸增加,計算機軟件涉及面也非常廣泛,其中包含有聊天軟件(QQ、MSN、飛信、阿里旺旺等),辦公軟件(搜狗輸入法、金山WPS、OFFICE、金山詞霸、福昕PDF閱讀器等),音樂軟件(千千靜聽,酷我音樂盒、酷狗音樂、QQ音樂等),視頻軟件(暴風影音、愛奇藝影音、QQ影音、百度播放器、射手影音等),下載軟件(迅雷、QQ旋風、網際快車、電驢等),游戲軟件(植物大戰僵尸、4399游戲盒、紅色警戒、三國殺、連連看等),系統維護軟件(瑞星殺毒、金山衛士、驅動人生、QQ電腦管家、超級兔子等),學習軟件(有道桌面詞典、萬能五筆、Photoshop圖像處理軟件等)。從計算機軟件誕生開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計算機軟件已經成為獨立于計算機硬件一個巨大的產業。
1 計算機軟件技術的發展狀況
自20世紀初,第一臺電子管計算機的問世至今,計算機由最初的只是科學計算逐漸滲透到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并逐漸起到主導作用??梢哉f現今社會,人類生活幾乎離不開計算機的使用,更離不開計算機技術的支持。計算機技術已經滲透到國民經濟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并且計算機早已不僅僅是作為一種計算工具來使用,而是作為人腦智力的擴充和延伸,在數據通信、經濟、管理、工程、醫療以及文化教育等各項事業中都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軟件技術是計算機技術的核心部分,隨著計算機應用的日益增長,軟件產業逐漸發展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加快了我國信息化建設的進程。然而,計算機軟件的發展還是有存在的問題:(1)缺乏高層次人才引領軟件技術的開發,由于缺乏核心技術只能生產市場最低端的產品;(2)國家對于軟件發展不夠重視,以致出現了盜版軟件等現象,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不夠,直接影響到軟件的發展和提升。(3)計算機網絡系統安全性能不夠強大,既有硬件上的不足,又存在軟件上的漏洞。
2 計算機軟件的應用
隨著科學與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應用更加普及,人們在使用計算機的同時對其性能和功能的應用要求也越來越高,眾所周知,計算機與網絡賴以生存的基礎就是軟件,它是計算機系統的核心部件。軟件的種類繁多,對于從事不同工作的人都會找到適用于他的不同的軟件。下面就簡要介紹下計算機軟件在教學,項目工程和移動通信/數據中的應用。
2.1 計算機軟件在教學中的應用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計算機軟件早已經運用于學校教學中。在學校,教師們要想做出一個個優秀的教學課件,就會用到計算機軟件中常用的辦公OFFICE軟件,若有專業需求的老師還會用到專用的計算機軟件,例如工程制圖課程中,老師一般都會用到最基本的CAD制圖軟件,數學課上老師也會用到較常用的MATLAB,Lingo等數學軟件,多媒體音樂軟件也正以日新月異的面貌成功應用到了數字音樂中(電腦音樂是指利用多媒體及與音樂相關的軟件為工具制作并播放出來的音樂)。計算機軟件運用到教學中有很多方面的優勢:(1)增加了信息量,學生們在單位時間里學到的知識是非常有限的,利用軟件多媒體教學就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2)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自己主動的投入到學習當中去,繼而培養了他們的興趣。隨之,教師在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經常變換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們學習,使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計算機軟件在項目工程中的應用
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使計算機的應用更加普遍,軟件技術也有極大的進步,已經廣泛應用到工程領域的各個方面,比如項目工程管理,工程制圖,工程造價等等,都需要用到計算機大量軟件。
(1)計算機在項目工程管理中的應用。
在如今信息化社會,不管是信息量還是信息的傳播方式都是多種多樣的,這樣就導致了項目各方的交流不易,所以對于一個工程的管理成敗來講,信息的交流和傳遞是非常重要的。此時,計算機軟件的應用就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目前工程項目管理軟件按照功能分為兩個檔次,高檔次的如P3等功能強大,但價格較高,低檔次的TimeLine只能提供項目中某一些方面的解決能力。
(2)計算機在工程制圖中的應用。
對于一個整體的項目工程,計算機軟件運用到工程制圖中大大降低了工程師的勞動力,相應也加快了工程開發的進度。隨著計算機軟件技術的迅猛發展,制圖軟件技術也不斷提升。其發展主要有三個階段:光柵掃描顯示器的初步使用,PC機的廣泛使用,工程制圖軟件的飛速發展。目前計算機工程制圖軟件非常多,比較常用的是AutoCAD,Solidedge,前者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二維繪圖軟件工具,后者具有強大的三維構建及修改功能。
(3)計算機在工程造價方面的應用。
隨著IT技術應用范圍的擴大及信息技術的完善,計算機逐漸運用到了工程造價的編制工作中,從手工錄入計算到借助預算軟件及網絡平臺來完成工程造價管理工作只需要幾個小時。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有關于工程造價的相應軟件將會越來越多,操作也會越來越簡單,計算也會越來越精確。
綜上所述,計算機軟件在工程領域中的發展給許多行業都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并且有應用更加廣泛的趨勢,因此,我們要加強對計算機軟件技術的學習,將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去,提高軟件行業的競爭力,利用計算機軟件完成工程項目,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
2.3 計算機軟件在移動計算機通信中的應用
隨著人們對通信需求的不斷增加,全國信息通信技術的應用與網絡應用發展的覆蓋程度逐漸加深。Internet和移動通信是目前IT技術中的兩大熱點技術,移動計算機通訊網絡正是在這兩大熱點技術結合下應運而生的。移動計算機通信網絡是指主機可以在網內隨意移動的計算機通信網絡,這對于計算機用戶來說是方便攜帶的,如HandbookPC(筆記本電腦),PDA(個人數字助理)等,而且配有無線通信設備,用戶可以在室內室外任何無線網絡可以覆蓋到的地方,甚至不同的國家之間隨意發送或接收各種各樣不同的數據信息。計算機通信的主要功能包括數據通信功能,資源共享功能,分布處理功能及信息通信與網絡技術的應用功能,正慢慢成為一個較為活躍的領域。
移動計算機通信網絡技術有著廣泛的應用,其中包括橫向應用(廣泛應用于電子郵件和移動多媒體應用等),縱向應用(主要應用于服務業和無線電子商務行業)和移動Internet的應用(常用于移動E-mail,鐵路航空訂票額結算等領域),它是實現個人通信的重要途徑,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將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2.4 計算機軟件在移動數據中的應用
隨著移動通訊數據業務的發展,多媒體應用處理器應運而生,相對于第一代模擬制式手機(只能進行單一的語音通話)和第二代如GSM移動通訊(能解決簡單文本通訊),第二點五代(2.5G)是移動數據時代的起始點(能進行數據的下載并且能對相應數據進行處理,支持音樂,照相機等多媒體功能,上網瀏覽網頁及收發電子郵件等等),繼而移動開發商開始對第三代3G通信技術深入研究,3G移動通信技術顯得越來越重要,3G網絡將為移動業務發展提供更有效的支撐,不僅提高了通信質量,也實現了視頻通話。3G時代將是全方位的移動數據服務時代,隨著3G網絡的開通,無線網絡的速率問題將得到根本改觀。
移動數據服務時代隨著3G業務的開通離我們越來越近,3G在中國的市場潛力巨大,發展前景美好,但其發展歷程不會平坦,3G移動通信技術雖然在發達國家已經十分流行,但在我國才處于起步階段,3G技術的成熟程度也是消費者比較擔心的問題之一。
綜上,3G移動通信技術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優勢,但隨著中國現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有關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研究也逐步開展了。4G移動通信網絡比3G移動通信網絡有較大的優勢,4G可以在不同接入技術之間進行全球性的互通和漫游,能夠支持多媒體互動業務,相互交錯的功能性更強,4G移動通信技術將逐漸滿足未來市場上年輕一帶的多樣化需求。
3 網絡系統安全的學習
自從計算機網絡誕生以來,計算機和互聯網給我們生活和工作帶來幫助,另一方面,網絡安全開始受到人們普遍的關注,隨著網絡信息安全問題的日益突出,這些安全問題也時刻在考驗著計算機系統網絡管理員,我們同樣有必要制定計算機通信網絡安全防護策略,保證計算機通信網絡的安全。計算機系統安全問題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綜合問題,其存儲的安全關系到國家政治,經濟和國防軍事等一系列的部門,因此掌握計算機系統安全是非常重要的。計算機系統網絡安全主要面臨的威脅有病毒威脅,計算機硬件故障,用戶自身安全意識不強,黑客等。我們在使用計算機時務必加強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建設和管理,建立網絡防火墻,利用防病毒軟件技術以及采取設置網絡用戶的權限等加密措施及備份措施。
計算機系統安全是一項動態工程,計算機系統管理人員要隨著技術的發展不斷學習最新最先進的技術以調整自身安全策略。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不是簡單的個人問題,它需要整個社會的共同參與,因此,我們要主動普及計算機網絡安全知識,增強網絡安全防范,盡量使用安全的工具進行系統的維護,這是我們每個公民的責任。
總之,計算機軟件技術作為一項高端技術已廣泛應用到整個國民經濟及人們日常生活中。它帶給人類的便利是多方面的,不同種類的軟件能夠滿足不同人的需求。計算機信息系統也逐漸高度集成化和智能化,向新型發展方向靠近,并在實際中逐步加以實現。
參考文獻:
[1]邵國紅。探析計算機軟件工程項目管理[J].硅谷,2011(2)。
[2]黎碧霞。淺談3G移動通信網絡安全技術[J].沿海企業與科技,2010(5)。
[3]姜杰。淺談3G移動通信系統的網路安全對策[J].道路交通與安全,2010(2)。
[4]李福壽。第三代移動通信(3G)技術探討[J].價值工程,2012(2)。
[5]謝新梅,黃俊欽,宋榮方。4G無線通信系統及其關鍵技術分析[J].現代通信,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