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論文題目:機器翻譯和計算機輔助翻譯的比較及發展趨勢
摘要:機器翻譯和計算機輔助翻譯極大地提高了翻譯效率, 降低了翻譯成本。從翻譯主體、原理和應用范圍方面進行論述, 比較了機器翻譯和計算機輔助翻譯的異同。對主流的機器翻譯軟件和計算機輔助翻譯軟件進行介紹。分析了機器翻譯和計算機輔助翻譯的瓶頸, 并對未來的發展進行展望。
關鍵詞:機器翻譯; 計算機輔助翻譯; 計算機翻譯的原理; 應用范圍; 主流軟件; MT與CAT的瓶頸;
時代的發展對翻譯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面對全球化帶來的需要翻譯文本的激增, 傳統的人工翻譯模式已經無法滿足需求?;谟嬎銠C技術的迅猛發展, 以計算機為主體的機器翻譯 \\(machine translation, MT\\) 和計算機參與的計算機輔助翻譯 \\(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CAT\\) 使得全自動翻譯和半自動翻譯成為可能。機器翻譯的研究源于計算機的起源,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 已取得很大發展, 可在某些特定領域代替人工翻譯, 但由于其原理和技術上尚未取得決定性突破, 其在廣泛領域尚不能獨立工作。計算機輔助翻譯由機器翻譯發展而來, 在機器翻譯尚不能完全獨立工作的條件下, 可成為翻譯人員的有效選擇。作為翻譯的最終目標, 還是實現全自動高質量的自動翻譯。機器翻譯和計算機輔助翻譯有相通之處, 但在翻譯主體、原理、設計理念、應用范圍、翻譯引擎等方面有不同之處[1]。無論是機器翻譯還是計算機輔助翻譯, 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翻譯效率。
1 翻譯主體
機器翻譯和計算機輔助翻譯的重要區別在于翻譯工作由誰完成。機器翻譯的主體是計算機, 是通過計算機技術實現的全自動翻譯, 可全面替代人工翻譯。而計算機輔助翻譯是以翻譯人員為主體, 計算機起輔助作用, 因此在計算機輔助翻譯中, 應充分發揮譯者的主體性[2]。
2 機器翻譯和計算機輔助翻譯的原理
2.1 機器翻譯的原理[3-4]
機器翻譯的原理大致可以分為基于語法規則、基于統計、基于實例的機器翻譯。
2.1.1 基于語法規則的機器翻譯
傳統的機器翻譯大多基于語法規則, 包括直接法、轉化法、中間語言法。直接法是將原文的詞和句子直接替換為譯文的詞和句子, 必要時對詞序進行調整。直接法是經典的翻譯方式, 即便是在翻譯技術取得長足進步的今天, 依然有其強大的生命力。轉化法的基本構思是在原語和譯語中設定中間表達式, 通過中間表達式實現過渡。中間語言法是利用無歧義的、通用的中間語言實現過渡。
2.1.2 基于統計的機器翻譯
基于統計的翻譯方法把機器翻譯看作噪音信道問題, 一種語言S經過信道變形為另一種語言T, 通過對源語言T的觀察尋找目標語言S, 通過概率法找到可能性最大的S。
2.1.3 基于實例的機器翻譯
該原理基于雙語對照地翻譯實例庫, 同時保存源語言和譯文的實例句子并對齊, 當輸入源語言句子時, 系統進行比較, 找到相似的句子, 模擬該句子的譯文生成譯文。
2.2 計算機輔助翻譯翻譯的原理
計算機輔助翻譯的核心技術是翻譯記憶?;镜脑硎窃诜g的同時, 將譯文保存在后臺建立的翻譯記憶庫中。當翻譯過程中遇到相似的語料時, 系統通過檢索為翻譯人員提供參考譯文, 翻譯人員可選用、編輯或棄用。
目前, 主流的計算機輔助翻譯的核心模塊大多包括翻譯記憶系統、對齊工具、術語管理系統、項目管理系統, 各自發揮功能, 集成完成計算機輔助翻譯。
計算機輔助翻譯由機器翻譯發展而來, 作為計算機輔助翻譯核心的翻譯記憶也可用于基于統計和實例的機器翻譯領域。
3 應用范圍
機器翻譯和計算機輔助翻譯的原理和性能的差異決定了其應用范圍的不同。
如果需翻譯的文本過于龐大, 比如龐大的互聯網網頁, 人工翻譯的速度顯然不能適應要求, 同時若對翻譯內容的精度要求不高, 只要求大致了解內容, 可選用機器翻譯。
機器翻譯可應用于重復性較高的文本或基于專業語料庫的文本, 如產品說明書等。在某些領域, 機器翻譯可以獨立工作, 如天氣預報系統 \\(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和加拿大聯邦政府翻譯局聯合開發的METEO系統\\) [3]。
法律文本術語多且敏感性高, 措辭不準容易引發糾紛, 一般情況下建議采用計算機輔助翻譯。
文學作品翻譯不宜采用機器翻譯, 多用計算機輔助翻譯。
4 主流軟件
機器翻譯軟件已有Google翻譯、百度翻譯、有道翻譯等諸多軟件, 其使用方便、功能強大、效率高, 在機器翻譯適用領域使用效果良好。如Google翻譯是在線網頁翻譯服務, 支持多語種之間的相互轉換??梢苑g句子和整個網頁, 使用簡單、方便、快捷。
計算機輔助翻譯軟件也有諸多商業化品種, 如SDL Trados、DéjàVu X、Wordfast和雅信CAT等, 各自有其優缺點及適用領域。SDL Trados功能強大, 適用于大型項目和大型機構;DéjàVu X術語庫和記憶庫可移植性強, 適用于團隊協作翻譯;Wordfast兼容性強, 適合單個譯員;雅信CAT操作簡單, 適用于初學者和自由翻譯人員[5]。
5 發展趨勢
機器翻譯的原理和技術上尚未取得決定新突破, 高質量全自動的翻譯尚未實現。從原理上看, 傳統的機器翻譯是基于語法規則的翻譯方法, 由于分析技術的制約, 大多采用直接法和轉化法。直接法和轉化法是經典的翻譯方法, 雖然翻譯理論和技術在不斷取得進步, 但其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中間語言法如果取得突破, 將對機器翻譯產生積極的影響?;诮y計和基于實例的翻譯方法為機器翻譯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基于實例的翻譯仍有一些問題值得注意, 如正確的自動對齊及其精度、檢索的相似度準則、譯文生成的質量。
計算機輔助翻譯的核心技術是翻譯記憶技術。雖然計算機輔助翻譯取得了相當發展, 但目前翻譯記憶技術尚未取得決定性突破。計算機翻譯技術面臨三大矛盾:因語言的重復而有效和語言的無限生成的矛盾;數據庫模型的部分互補但不完全兼容矛盾;記憶庫的僵硬和自然語言靈活多變的矛盾。有學者提出解決以上矛盾的思路在于語料資源的中央化趨勢和分布式記憶庫和語料庫的采用。相信人工智能的突飛猛進將為解決計算機輔助翻譯的瓶頸問題提供堅實的基礎。
在計算機翻譯領域, 語義分析、語篇分析、語境分析, 至今為止都難以圓滿的解決。中文的翻譯方面, 由于中文切分的復雜性, 尚難以有效解決。主流商業軟件也有使用容易度、格式兼容性等問題[6]。
此外, 應加強基礎研究, 如建立大規模知識庫;加強語料庫的研究, 采用人工智能領域的新成果, 強調計算機的學習和訓練。同時, 開發出性價比高的商業化軟件, 并覆蓋小語種和口頭翻譯。
6 結語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 雖然還面臨某些不足, 但機器翻譯和計算機輔助翻譯取得了長足進步, 大大提高了翻譯效率, 降低了翻譯成本。并開發出了諸多的商業化產品, 極大地減輕了翻譯人員的工作量。隨著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 相信全自動翻譯這一目標終將實現。
參考文獻
[1]陳永智.機器翻譯和計算機輔助翻譯的對比分析[J].現代交際, 2016 \\(440\\) :154-155.
[2]張宇浩, 彭慶華.淺析計算機輔助翻譯中的譯者主體性[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 \\(高教研究版\\) , 2014, 35 \\(1\\) :142-144.
[3]錢多秀.計算機輔助翻譯[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1.
[4]馮志偉.機器翻譯—從實驗室走向市場[J].語言文字應用, 1997 \\(23\\) :73-78.
[5]朱玉彬, 陳曉倩.國內外四種常見計算機輔助翻譯軟件比較研究[J].外語電化教育, 2013 \\(149\\) :69-75.
[6]文軍, 錢多秀, 孫三軍.翻譯實用手冊[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0.
點擊查看更多:機器翻譯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