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專業是操作性較強的專業,高職院校為了讓學生離校后獲得實際的工作技能,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強調實際操作。利用多媒體的方式開展網絡教學的課程,采用網絡教學模式開展計算機教學,不僅能實現教學方式的進步,也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但實際在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模式上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除了要大力在高職院校推廣網絡教學模式,也要把握教學的質量,達到真正教育的目的。
1 計算機專業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生產力水平不斷提升,教學模式一改以往的傳統模式,采用多媒體的形式傳授知識。多媒體的優勢在于可以將乏味枯燥的知識以直白、有效和生動的形式傳達給學生。由于專業的特殊性,計算機專業較早開展網絡教學模式,在實際課程進行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各種事前準備,制作課件將知識演示給學生,但實際達到的教學效果十分有限。這里的問題不是在于教學工具,而是老師的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即使教學模式實現創新,但是老師的教學方式還是停留在單向教學,缺乏與學生的互動,更不用說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也不利于學生個性化發展。另外,學生長期對著計算機屏幕,容易產生視覺疲勞,難以集中注意力,雖然計算機屏幕能傳來生動的畫面和有趣的聲音,但缺乏注意力,學生難以掌握關鍵的學習要點,課堂的效率大大下降。
2 網絡教學模式的特色和應用優勢
網絡教學模式主要利用計算機技術與現代通信設施使教學的信息處理和傳播構成一個全方位、多信道、互動式的系統。在網絡教學模式中,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網絡教學模式下,學生從知識被動接受者轉化為信息加工的主體,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變為輔導者的角色。在網絡教學過程中,學生在一種閉環結構中實現個性化學習,讓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同時提供更多的教學資源;授課方式不再是以教為主,將“想學”變為學習的動力,教學結構發生了改變;課堂的主節奏從教師變為學生,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網絡模式下的教學要求教師提高教學的主觀能動性,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致。對于高職院校而言,著重培養計算機專業應用型人才。因此學校在教學安排上大多注重實際操作的培養,同時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以計算機應用技術為基本點,結合相應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解決實際的計算機能力,注重對知識的拓展,高職院校要及時更新計算機最新的應用狀況,了解當前的發展水平,靈活地運用在日常教學中。對于高職院校而言,教學方式需要進行相應的改善,注重對學生大腦的啟發,采用案例或項目教學,對教師進行適當的鼓勵等多形式的教學方式,逐漸引導學生成為教學過程的主體,當學生意識自身在課堂的重要性,就會主動發現問題和探索研究問題,在潛移默化中,學生拓展了思維能力、提高動手能力和培養發現問題的習慣。
計算機專業在發展過程中得到計算機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支持,因此高職院校在網絡模式下開展計算機教學有一定的優勢。通過服務器或者云客戶端,對教學資料、輔助資料等學習內容進行上傳,讓學生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瀏覽和獲取資料,同時也便于學生及時了解最新的課程情況。網絡教學可以全程對學生操作學習過程進行跟蹤、隨時記錄。學生可以通過對自身的水平,適當地對進度進行調整,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從中發揮輔導者的作用,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給予學生適當的指導,利用網絡的平臺分享交流學習心得,讓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的心理狀態和學習水平。利用在線學習進行小組合作或實踐。以軟件工程學習為例,學生之間可以通過合作交流,形成軟件開發團隊進行模擬實習。
高職院校在計算機教學中實行網絡教學模式,實現了知識傳播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在多媒體技術的充分支持下,學生在網絡教學中充分發揮了主觀能動性,進一步促進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計算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將單向性的課堂變為互動性的課堂,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和課堂的有效性。
3 網絡教學在計算機教學中具體的課程模式
3.1 互助式
互助式的課堂教學主要體現在學習小組合作方面。在組內,每名成員都有發言的權利,共同提出自身的問題和意見,通過合作的方式解決問題?;ブ降恼n程模式需要成員之間團結互助、自主學習交流。充分利用小組成員之間的資源,優化資源配置,通過互助式的學習,降低了自身網絡學習的孤獨感,學習環境的轉變帶動積極性的提高。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起到輔導和監督作用?;ブ降恼n程模式主要涵蓋了系統環境、團隊環境、資料環境、空間環境四個內容,對合作學習起到指導作用。
3.2 探索式
探索式課程模式主要針對學生的自主探索研究作為主要的學習過程。探索的內容來自實際操作,老師找到問題,為學生確定一個探究題目。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起到指導作用,適當地進行提示。通過探究式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動手思考和自主探究能力,探索式課程模式是主動式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
3.3 討論式
討論式課程模式主要從兩種方式開展:一種是由學生自身提出疑問,通過自身所在的小組進行討論學習的過程;另一種是教師提出疑問并建立討論組,學生按照個人意愿參與討論的過程,教師根據學生討論內容進一步發掘新的問題,再進行討論。這兩種方式都離不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導的模式,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同樣起著監督和跟進的作用。
3.4 單獨輔導式
單獨輔導式的課程模式主要是由于學生的發展水平不同,因人而異制定不同的學習計劃。學生要主動與教師進行交流,通過與教師的交流提出自身想要的幫助,教師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心態,更好地制定適合學生的課程。通過單獨輔導式的課程模式,教師對學生的情況有進一步的了解,教師更好地對學生進行監督管理,保證學生學習任務的完成。
4 結語
社會不斷朝向信息化發展,網絡覆蓋力強。只有跟上社會步伐,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才具備實際性,網絡教學模式改變傳統的計算機單向教學模式,利用網絡的便利資源實現課程教學,學生在網絡教學中加強課堂主體地位,教學效果逐漸顯著。因此,計算機教學中的網絡教學模式也要在開展過程中不斷突出自身優勢,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
參考文獻
[1] 張益嘉,林鴻飛,王健。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的研究與探索[J].實驗室科學,2014,(3)。
[2] 蔣帥,馮學曉,毛建景。計算機網絡實驗課程教學改革的新思路[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17)。
[3] 嚴爭。高職計算機網絡課程實驗教學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