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社會以高速發展的經濟和科技為基礎,并且以信息的生產和傳播為主要特征。在現代信息社會背景下,信息的傳輸速度加快,而且信息內容十分繁瑣,在科技不斷進步的同時,也使得傳統的通信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這對于新時期的計算機人才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高校計算教學來說,必須要充分認識信息社會的特征,并且對當前的計算機教學實施必要的改革,才能促進計算機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
1 信息社會的涵義和特征
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促進了信息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當今社會也因信息量的增加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而被稱之為“信息社會”。雖然在目前的信息研究領域中關于“信息社會”尚未有標準的概念界定,但是可以看出,信息社會明顯不同于農業社會、工業社會等社會文明形態,是一種現代化的社會形態,其主要的特征體現在:
1.1 巨大的信息生產量和傳播規模
豐富的信息內容是信息社會最顯著的特征,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產生了大量的信息,同時也促進了信息的快速傳播。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更新,信息產品的種類也逐漸增多,產品逐漸普及,人們可以通過互聯網、手機等工具實現信息傳遞,因此也可以說,每個人都是信息的生產者,同時也都是信息的傳播者,這也使得信息生產量快速增加和傳播規模的迅速擴大。
1.2 以經濟和科技為基礎
信息社會的發展需要以雄厚的經濟基礎和較強的經濟實力,才能為信息技術和設備的廣泛應用提供堅實的基礎,也只有豐富的物質條件才能增加消費者的數量。與此同時,信息社會的快速發展也促進了技術密集和知識密集型產業的快速擴張,這也對信息技術產生了更大的需求,更加刺激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
1.3 信息社會與高校教育相互影響
從某種意義上說,信息社會與高校教育是密切先關,且相互影響的。信息社會對于高等教育的影響重大,同時信息技術的變革也影響高校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變革,同時信息傳遞渠道的更新也使得高等教育面臨更多的挑戰。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作為我國計算機人才的培養和輸送基地,為信息社會的發展提供優秀的智力資源,教育的成果和人才培養的質量也直接影響信息社會的發展進程。
2 信息社會下高校計算機教學面臨的挑戰
2.1 信息社會的發展對高校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了適應信息社會的發展趨勢,高校計算機教育必須要加強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信息素養指的是熱門對于信息的認知程度、創造和利用能力等品質的總稱,信息素養是人文素養中的一個重要部分,然而在信息社會環境下,高校學生素養的培養成為了制約高校計算機教育的瓶頸問題。在目前的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由于缺乏對信息知識和技能的重視,因此很多高校學生對于信息知識的獲取和利用能力都稍顯欠缺,對于復雜的信息知識進行加工和處理的能力較差,也有個別學生對于信息知識的運用取法道德規范的約束,對于負面信息的辨識度不夠,容易受到社會負面因素的影響,種種問題的存在都說明高校計算機教學面臨的考驗。
2.2 高校計算機教學理念存在一定的滯后性
在當前的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由于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對現代教育教學質量的要求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很多高校計算機教學中,都忽略了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認為學生是計算機水平相當的群體,所以在教學模式和方法方面都顯得較為單一,無法做到因材施教。而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飛快,有的高校教師對于信息技術的變化缺乏敏感度,過于注重對學生單方向的知識灌輸,卻沒有及時將新的信息技術和內容融入到教學內容中,也使得計算機教學顯得老化和固化,無法適應信息社會的快速發展。
2.3 教學設備和師資力量欠缺
由于受到辦學條件的影響,高校在計算機學科的建設和發展程度方面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也有很大的差異,大部分高等院校在計算機教學設備和師資力量方面都不夠完善,設備老化、配置不全等問題普遍存在,影響了高校計算機教學的質量。
3 改善高等院校計算機教學的途徑
3.1 樹立以信息素養為導向的計算機教學理念
信息素養可以理解為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和信息源使問題得到有效解答的技術和技能,信息社會下的高校計算機素養教育,不僅要著眼于學生個性的信息智慧開拓,同時也應當加強學生在信息覺悟、信息道德以及信息意識等方面的培養,可以說,高校信息素養具有綜合性和全面性的特點,對大學生開展信息素養的培養,已經成為高校計算機教育適應信息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高校計算機課堂教學是培養大學生信息素養的重要平臺,通過計算機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可以為大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創造更有效的途徑。
3.2 完善高校計算機教學的內容與形式
高校計算機教育的目標在于培養大學生對信息的提取、加工和使用能力,這也是信息社會對高校人才素養的基本要求。
因此,計高校計算機教學要對教學的內容和形式進行優化設計,使其與當前信息社會發展對高校教育的要求相適應。各地區可以根據教學改革的要求,對教學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并且編寫計算機教材,積極探索新的教學內容,需要注意的是,教材的編寫要與當前信息社會發展相適應,尤其注意對不斷變化的信息內容進行融入,才能保證計算機教學內容與時俱進。
3.3 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完善的師資力量是保證高校計算機教學得以不斷提升的基礎,如果師資力量不能得到合理的配置,將會使計算機教學的效果受到極大的影響。因此,高校要注意師資隊伍的建設與完善,并且不斷加大資金投入的力度,進行專項培養,為計算機教師創造更多參與培訓和學習的機會,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信息社會的快速變化對高校計算機教學知識的革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應當充分重視計算機師資力量的培育,建立專門的培育計劃,投入專項培育資金,加速計算機教師隊伍的知識和技能更新,為計算機教學與信息科技的發展保持同步而奠定基礎。
4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針對信息社會環境下高校計算機教學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隨著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的發展也較為迅速,并且對現代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高等教育的層面來說,對于計算機社會帶來的挑戰與沖擊要積極的應對,同時要充分發揮高校計算機教育的重要作用,注重培養富有競爭力的綜合型人才,為社會的發展輸送更多信息化人才,從而促進我國信息社會持續、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