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書法藝術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
1.書法墨色字體設計。
書法藝術形式是經過藝術化處理后的文字書寫的“設計”.“墨分五彩”即“渴、潤、濃、淡、白”這一書法理論在字體設計中被廣泛應用,書法藝術與字體設計異曲同工、同宗同源,書法作品體現的是超越時空的氣韻所產生的意境與格調,而字體設計“廣納群賢”匯聚各種書法藝術通過技術手段提高文化內涵與藝術層次美感。
標志設計中的字體設計廣泛融合了書法元素,如2008年北京申奧標志就是書法元素在標志設計中的成功范例,利用書法中的飛白與剛勁有力的筆觸展現奧運精神,氣勢恢宏、氣韻生動;書法運用抽象性概括來傳情達意的手法與體現文化屬性商業氣息的字體設計是不同形式的統一體,如2008年奧運會會徽采用書法中的印章篆刻手法將奧運精神與中國傳統文化內涵有機結合起來。這種運用書法墨色進行的字體設計既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完美詮釋,也是對書法水墨自身韻味、文化內涵的傳承。
2.書法變換包裝設計。
商品經濟時代高速發展的今天,包裝設計越來越受人重視,琳瑯滿目的產品包裝成為了文化品位的象征,設計越來越趨于本土特色。在設計中“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極具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酒文化,其中著名的設計師許燎源先生設計的“舍得”酒包裝設計,運用傳統練習書法的田字格形式,追根溯源發掘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酒文化精神,把這種精神與企業文化、經營理念、產品特性緊密的結合起來,樹立企業品牌形象;另外一個具有悠久中國傳統的茶文化在包裝中更是大量運用書法表現形式滲透作品的方方面面,越來越多的產品包裝開始吸收中國傳統文化。
在國際化的大環境下,我國雖然受到多國文化的“入侵”,但是在世界的舞臺上運用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術完美結合,在經營商品價值的同時完成中國文化的傳承才能實現中國特色、實現文化傳承。
3.書法融入招貼設計。
書法作為漢字的載體延續至今,在招貼設計中有表象和具象兩種表現形式,表象即起裝飾作用的書法設計,豐富形式美感的同時表情達意,起畫龍點睛的作用的同時亦可作為主體出現博人眼球;具象即說明性功能的設計,闡釋文字說明的同時結合招貼整體風格特點,濃淡相宜,書法章法中“橫斜疏密、各有攸當”“虛實相生、疏密結合”正是招貼設計中版面設計的審美性和功能性的統一。
電影《墨攻》的招貼海報設計正是采用了書法藝術的優秀案例,氣勢恢宏的筆墨形變、剛勁有力的線條描繪,節奏感強、主題鮮明、簡單粗放極具視覺沖擊力,達到了實用和審美的統一。
4.書法應用平面媒體。
平面媒體近年來占據了媒體的大半江山,電視媒體作為大眾傳播平臺在設計與制作的過程中廣泛的運用了書法表現形式,如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的形象包裝,運用傳統書法與電腦技術的后期合成技術,成功的實現了傳統藝術與先進技術的結合,引起了國內外一致好評書法藝術在電影及其附屬設計中也逐漸成為主流趨勢,多見于宣傳海報招貼設計。
二、書法藝術在平面設計中的意義。
1.提升審美內涵。
中國傳統書法自有一整套完美的書寫技法、風格與審美休系,書法美學意識承載了中華千年文化,是提煉與升華的精華;是中國文化精神的解讀,民族的文化脈絡,他的審美依附于當時的社會精神文化內涵這種審美形式表現在:其一書法作品的裝裱形式,它是受眾最直觀的外在欣賞形式,裝裱的審美與作品之間貴在和諧統一、相得益彰;其二書法欣賞的核心內容即書法本身形式,點畫、結構、章法?;蜩F畫銀鉤;或美女簪花;或鸞翔鳳翥;抑或劍拔弩張筆走龍蛇,千姿百態、各領風騷。
當然書法藝術的審美情趣隨著主客觀條件的變化,觀者的廣度、深度的不同感知大不相同,所以書法藝術的審美需要高度的審美內涵支撐作品賞析的深度,對審美者審美內涵的提升大有裨益。
2.豐富字體造型。
書法藝術在傳情達意的同時實現了字體純粹的造型藝術境界,不同的書法風格各異,變化萬千,被賦予了個人情感色彩,隸書強弱虛實、肥瘦方圓、張弛有度;草書縱任奔逸、體勢放縱、灑脫奔放;楷書結構方正、堅實有力、莊重沉穩,不同的書法字體蘊含了不同的審美意識,但是卻有著共同的文化思想,這些書法藝術不同的形式表現對字體設計有很大的指引作用,豐富字體造型,提高設計審美享受。
字體設計廣泛吸收書法美學提供的藝術資源與創作素材來豐富字體造型,在設計吸收的過程中找到適合字體設計的具體形式,增強平面設計作品的藝術性和審美性。
3.傳承傳統文化。
中國文字歷經數次革命,卻并未受到西方設計思潮的影響,依然蘊含著飽滿的中國韻味,信息技術的今天,鉛字印刷、照相排版字體設計隨著時代的變化趨向于幾何化、簡潔化、符號化,但是在變化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提倡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滲透,在接近國際化的基礎上仍需要保留中國傳統的本土文化風格。
書法美學的滲透不僅僅提升了字體形式美感、注重傳統美學思想的傳承,也提高了字體設計的審美意識,文化韻味,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書法美學的思想和字體設計蘊含著民族傳統文化精神,這是一個民族化訴求的基礎。
三、總結。
書法藝術堪稱中國的“第四宗教”,是中國傳統文化積累沉淀的民族符號,體現了民族文化精神,具有高度的審美性、傳播性與傳承性,在平面設計趨于國際化的浪潮中更應該滲透書法藝術,在提升作品質量、文化品味的同時,實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延續,挖掘中國本土特色,運用到設計作品中,讓中國傳統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參考文獻:
[1]金學智。中國書法美學[M].江蘇文藝出版社,2003.
[2]曹方?,F代漢字藝術設計[M].江蘇美術出版社,2000.
[3]陳敬良。淺談字體設計的運用[J].設計新苑,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