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高職高專類院校所推行的計算機等級考試是從各院校的實際出發,主要面向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全國高校聯考,目的在于考查學生對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并為社會提供一個公正、客觀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考核標準,其現已成為畢業生求職就業的重要考試憑證。
一、計算機等級考試對計算機基礎教學產生的影響
(一)負面影響
計算機等級考試作為全國性的權威考試,它的普及推動了各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發展,但我們在肯定它的同時,也不難發現它的作用已被社會過度夸大。
1.形成了應試教育
高職高專類院校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文化意識,掌握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技術和方法以及運用計算機及現代網絡工具解決專業問題及日常事務問題的能力。如果僅把計算機等級考試的通過率作為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判標準,那么會在教學過程中只重視等級考試的內容,而輕視計算機基礎知識中的那部分不考的內容,以考代教,致使學生不能全面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形成應試教育,不能完全達到學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
2.考試內容的滯后性對教學的影響
考試與教學的關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但在二者的關系中,盡管大家都承認教學是第一性的,考試是為教學服務的,但不可否認,考試對教學有很強的“反駁作用”,成為教學和學習的“指揮棒”。
在計算機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計算機等級考試更新內容遠遠跟不上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速度,計算機等級考試每一次的改革更新都需要一定時間的考察與實施,試題庫更新緩慢,覆蓋知識面不全面,造成學生只需在考試前用歷年考試真題突擊學習,就能過關的現狀。
(二)積極作用
1.規范了計算機基礎教學體系
隨著計算機等級考試的發展,各高職高專類院校對計算機等級考試的重視程度也逐年提高,如今計算機等級考試的通過率已成為各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程度的體現。以我院為例,我院學生的計算機課程的成績就是以等級考試的成績占總成績的70%和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30%來計算這門課的總成績,等級考試的權重明顯增大,學生的通過率也在逐年提高,從2008年的72.35%到現在的93.86%。具體數據見圖一:
2008-2013屆畢業生取得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B)證書情況統計表
為了提高計算機等級考試的通過率,各高校紛紛將計算機基礎教學納入公共基礎必修課,并采用計算機等級考試大綱作為各自學校的課程教學大綱的標準之一,形成了以計算機等級考試為主要參考依據的計算機基礎教學體系[1]。如此,便由計算機等級考試的規范統一了各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評價標準,更統一了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大綱。
2.提高了教師對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的積極性
計算機等級考試的通過率不僅是整個學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體現之一,更是任課教師教學能力和水平的反映,計算機等級考試的成績直接反映出了任課教師自身的教學技能[2]。為了提高學生計算機等級考試的通過率,計算機基礎課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根據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特點積極的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對計算機基礎教學進行改革創新。
3.提高了學生對計算機基礎課程的重視程度
近年,各高職類院校均以計算機等級考試證書作為學生畢業的條件之一,用人單位也以計算機等級考試證書作為擇優招聘人才的基礎條件之一,這就更加促使學生積極學習計算機基礎課程,提高自身的計算機基礎能力。通過分析計算機等級考試對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積極影響,我們認為,要想讓等級考試和基礎教學協調發展,讓學生全面的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有必要對計算機基礎教學進行全面改革,使它更好地適應學生和社會的發展需要。
二、提高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質量方法分析
(一)對計算機基礎課程進行教學形式改革,實行分層教學
在各高職高專類院校中,新生來自于不同地區,計算機應用水平更是參差不齊,一些來自城市的學生已掌握較全面的計算機基礎知識,而一些來自貧困山區的學生,在進入大學前甚至沒有接觸過計算機,因為這些學生的起點不同,所以在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方面不能統一進行教授,這樣會造成一部分學生重復學習而沒有了學習興趣,另一部分學生根本聽不懂,跟不上進度。
因此對于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采取分層次教學,即在新生入校時第一堂進行基本的考核,掌握學生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的熟練程度,以此將學生分成A,B組。在之后的每堂課統一完成每一章節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學習內容后,增加一些拓展提高練習,計算機基礎知識較差的A組學生應熟練掌握本章節的基礎練習題,并在課堂上耐心對這些學生進行輔導,確保他們順利通過計算機等級考試。計算機基礎知識較好的B組學生需練習一些拓展提高題,增強計算機方面更深層次的知識,除了能通過計算機等級考試,還要為他們學習今后的專業課程夯實基礎。
(二)對計算機基礎課程進行教學方法改革,提高能力培養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各種軟件不斷更新,我們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內容遠遠跟不上科學技術的發展,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指導思想去引導學生,不能僅局限于計算機等級考試的內容,為了等級考試的通過率而去學習,要不斷融入社會,了解新的計算機技術發展信息,學習掌握新的計算機技術內容。高職類院校提倡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那么我們教師就需要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增加新的教學內容,不拘泥于課本或考試內容,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生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和動手操作的能力[3]。這樣,能夠教會學生在學習一種計算機技能的同時,舉一反三,利用自己掌握的方法快速的學習其他計算機技能。
(三)對計算機基礎課程考核方式進行改革,實行多重考核
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考試模式不能僅把計算機等級考試成績作為計算機基礎教學考試成績,這樣會造成嚴重的應試教育,老師學生只重視等級考試內容,忽視等級考試中不考的其他內容,掌握知識不全面,不能提高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學生學習也沒有動力。因此建議改革考核方式,實行多重考核,增加期末考試成績和平時成績比例,即期末考試成績為:計算機等級考試成績*40%+期末考試成績*30%+平時成績*30%。其中期末考試繼續采用上機考試模式,上機考試更能適應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也更能體現學生實際應用能力,能夠比較全面地反映出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水平;平時成績為平時上課考勤成績+上課時教師布置的上機練習作業成績,這樣能夠更全面、更真實地反映學生對計算機基礎知識掌握的情況。對計算機基礎課程進行考核方式改革,實行多重考核,不但要求教師和學生重視計算機等級考試,同時也提高了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更全面更深入地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為后續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4]。
目前,高職類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主要是以培養學生計算機基本操作能力為目標,而計算機等級考試對于計算機基礎教學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計算機等級考試只能做為教學評價體系中的一部分,不能僅以等級考試的通過率為目標,我們要認清計算機等級考試給教學帶來的正負影響,針對各學校的實際情況摸索出符合自己的計算機基礎教育發展的新方向,提高教學水平,以適應時代發展為需要,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 文 獻】
[1]石義杰,彭儉.計算機等級考試與計算機基礎教學變革[J].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12\\).
[2]周昌輝,鄧維.等級考試對高職高專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影響和對策分析[J].科技信息,2009,\\(07\\).
[3]姜漓.計算機等級考試對計算機基礎教學影響的探討[J].福建電腦,2009,\\(02\\).
[4]黃小英.高職院校計算機等級考試對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影響與改革[J].教育與職業,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