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校ASP.NET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ASP.NET是微軟公司推出的建立動態WEB應用程序的技術,它為開發人員提供了完整的可視化開發環境,具有使用方便性、靈活性、性能好、安全性高、完整性強以及面向對象等特性,是目前主流的軟件開發技術之一。很多高校在軟件技術等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以ASP.NET 課程作為專業核心課程,學生對該課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著他們在.NET開發方向技術水平。近幾年,部分高校對ASP.NET課程教學有一些改革實踐,但是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1)以教師為中心,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難以實現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能力的培養;(2)教學內容雖然也采用一些項目和案例,但是案例缺乏趣味性,項目缺乏真實性,讓學生覺得課程索然無味,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3)與企業嚴重脫節,讓學生在學習上感覺空洞不實用,且就業后很難與企業實現零距離接軌;(4)考核方式依然是考勤+作業+考試,讓學生感覺考核死板,且難以公平考核學生的技能水平?,F代高校教育管理倡導“以人為本”,而在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卻忽視了“以人為本”即“以學生為本位”的理念,從而導致上述問題沒有得以實際根本解決,筆者從事近10年軟件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工作,承擔多年ASP.NET課程的一線教學工作,日益體會到“以學生為本位”在ASP.NET 課程教學中的重要性,基于此,在教學中筆者將“以學生為本位”理念深入到ASP.NET課程的各個環節,構建“以學生為本位”的立體化的教學體系供高校和培訓機構等同行參考。
2 構建“以學生為本位”的ASP.NET課程教學體系
2.1 研究學生主體
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的現狀研究是課程開展的前提。ASP.NET課程技術性強、難度大,實踐證明讓學生快樂學習、主動學習,才能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教師在教授本課程時,除了保障自身技術能緊跟技術前沿的同時,對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及學習心理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1\\) 學習基礎
ASP.NET課程作為軟件技術類相關專業的核心課程,是一門綜合性的課程,它需要學生掌握如靜態網頁設計與網站建設、C#程序設計、數據庫應用等前導課程知識,而學生對這些課程知識的掌握程度成為他們能否順利學習ASP.NET的重要因素,如果不考慮學生的學習基礎狀況,而直接按ASP.NET 課程教學大綱內容展開教學,會讓基礎薄弱的學生因為基礎差而跟不上教學步伐,久而久之即產生厭學情緒,筆者通過問卷調查對學生進行基礎摸底,然后再針對性地安排教學內容效果頗好。
2\\) 學習興趣
對于ASP.NET這類開發技術類課程,因課程本身難度較大,也比較枯燥,因此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教師授課內容和授課方法安排的重要關注因素,在本課程授課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應該被授課教師重點關注。
3\\) 學習心理
大學生是具個性張揚且擁有獨立思想的社會人,在實施教學活動過程中,理性分析學生心理是課程開展時教師需要做的必修課,在充分尊重學生的基礎上,滿足學生在知識技能上的心理需求,并且采用合理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尤其是在ASP.NET這類技術性強,難度大的課程教學中,按學生的心理期待實施教學,更是事半功倍。打破傳統的ASP.NET課程教學模式,緊扣授課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和學習心理展開ASP.NET課程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的研究。
2.2 教學內容設計
ASP.NET課程在軟件技術專業中的課程定位是學生能深入掌握ASP.NET開發技術,并能按照軟件工程的開發思路,依據軟件企業開發規范開發WEB應用程序,并具備一定的軟件項目經驗。結合筆者所在學校軟件技術專業學生學習基礎,學學習興趣和學習心理,討論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
2.2.1 根據學習基礎現狀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筆者通過對同類院校ASP.NET課程教學授課對象的學習基礎調查發現,絕大部分的學生對本課程所依賴知識如靜態網頁設計與網站建設、C#程序設計和數據庫應用只能達到簡單應用的層次,甚至還有一部分學生基礎比較薄弱,針對這樣的現狀,在安排教學內容時不能一味地根據ASP.NET 原有教學大綱,直接進入ASP.NET內容教授,需增設前導知識深化環節。(1)避免部分學生對前導知識有所欠缺,導致本課程不可學;(2)可以讓學生從心理上認為ASP.NET并不是深不可及的,學習本課程是有豐厚的學習基礎的,充滿了學習的自信心,這一點對課程教學至關重要,如圖1所示。在前導知識深化部分,網頁設計與網站建設模塊可根據企業項目需求的實際情況讓學生從HTML語言、DIV+CSS、JS等方面做深化。C#模塊從C#基礎,面向對象的封裝、繼承、多態,ADO.NET三方面進行深化,數據庫應用深化融合到C#的ADO.NET中。ASP.NET主體內容則分解為ASP.NET基礎通識模塊,ADO.NET模塊,ADO.NET三層架構模塊,項目優化模塊等。
2.2.2 巧妙選取教學案例項目激發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ASP.NET這種技術性課程的動力源泉,筆者倡導教學中通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實現快樂學習,主動學習的目標。這需要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精心選取設計教學項目和案例。項目和案例的選取應充滿趣味性和實用性,下面以部分教學內容案例選取為例展開討論。
2.2.2.1 前導知識深化階段項目案例設計
例如在前導知識深化過程中沒有必要將理論知識再詮釋一遍,可通過幾個簡單有趣的案例或項目,把學生帶進來,然后以自主實踐復習為主。如網頁設計與制作模塊可通過搭建簡單企業網站深化HTML、DIV+CSS和JS等的使用;C#語法基礎模塊通過倒計時、雙色球、計算器等案例切入,而ADO.NET模塊(包括數據庫的基礎應用)可通過制作KTV點歌系統等實用小項目回顧深化,避開枯燥的理論深化,如圖2所示。2.2.2.2ASP.NET主體內容教學階段項目案例設計
充分抓住學生的學習心理需求,真實項目比模擬項目更具吸引力,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ASP.NET主體內容授課階段,以真實項目貫穿教學始終,優先選取教師自行開發的上線產品展開教學,并且讓學生從根本上感覺ASP.NET不是空中樓閣,此外也讓學生從一開始就明白學習ASP.NET課程目標是什么。真實作品的展示比教師用言語說教要直觀、有趣很多,為課程教學打好很好的鋪墊。在主體內容教學階段,學生需要獨立完成一些項目,可從校內軟件開發工作室選取外包項目或單位委托項目,鼓勵學生完成,并擇優應用,讓學生充滿制作項目的積極性和成就感。
在ASP.NET通識模塊教師選取簡單趣味案例,在此不作贅述。在項目實戰階段,結合筆者所在高校(簡稱A高校)對畢業生畢業設計在線選題系統和學生電子檔案系統的實際需求,教師引導并指導學生實施項目制作。整個教學始末貫穿教師自行研發的上線項目——高校在線選課系統。2.3教學策略與教學方法研究
教學策略與教學方法是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著充分尊重學生的原則,從學生學習心理出發,,探索教學策略與教學方法。
2.3.1企業仿真式教學策略
根據調查,ASP.NET授課對象普遍對軟件企業的崗位角色及企業項目開發流程、規范充滿了期待也充滿了好奇,充分抓住學生的這一學習心理,在ASP.NET教學實施過程中采用企業仿真式教學策略,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快樂學習、主動學習;而且實現與企業實現零距離對接目標。
2.3.1.1嚴格遵循軟件工程開發思路
按企業項目要求,嚴格按照軟件工程的開發思路實施項目實戰,在ASP.NET教學階段教師給學生分配的項目皆為實際項目,給學生貫穿需求分析、概要設計、詳細設計、測試、發布部署、投入使用、升級與維護等各個階段提供了保障,讓學生切身體會到每個環節的開發細節。
2.3.1.2嚴格遵守.NET語法規范
語法規范在軟件開發中是不容忽視的,是軟件開發人員規范開發必須遵守的一套規則,在ASP.NET課程項目實施過程中,要求學生嚴格按照.NET中的語法規范,培養學生良好的開發習慣。
2.3.1.3企業崗位角色體驗
在ASP.NET課程項目實施的過程中以團隊為單位,并且按企業項目團隊的模式,從項目經理、架構人員、編碼人員、測試人員、調試人員、維護人員等各個崗位角色輪換,在不同的項目中承接不同的角色,對軟件企業崗位角色有充分的認知,充分體驗的企業崗位角色職能。
2.3.2適時激勵的教學策略
ASP.NET課程以項目實施為載體展開教學,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對于某些學生而言,有很多問題難以解決,往往會產生放棄繼續學習的念頭,了解到學生的這一學習心理,授課教師需要及時給予一些鼓勵,讓學生重拾學習信心。筆者根據多年的摸索,舉辦課程相關的“軟件技術專業優秀畢業生交流活動”,通過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畢業生或已在企業工作的畢業生給在校學生做學習經驗交流,用他們切身的學習和工作體會告訴在校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和企業在技術細節的實際需求,并給予在校生一定的鼓勵。在校生通過與畢業生短期或長期各種形式的交流互動,尤其是在了解到軟件企業在ASP.NET技術方面人才需求時備受鼓舞,轉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發揮出激勵的價值。
2.4自主探索式教學方法設計
通過調查分析,絕大部分學生在學習ASP.NET遇到問題時更樂于從一些網站論壇如CSDN等尋求解決方案,而不是一味地詢問教師,實踐證明,這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法。教師應注意到學生的這一學習心理,提倡自主探索式學習,并且教會學生一些自我解決問題的手段和方法,這樣即使開發技術不斷更新,學生就業后也能很好地自主學習新技術,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網絡全程開放,讓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學會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案的方法,這種教學方法讓學生終身受益,也為學生終身學習打好鋪墊。
2.5實用高效的考核模式研究
公平高效的考核模式是“以學生為本位”的課程體系構建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ASP.NET課程是以培養學生熟練使用ASP.NET技術開發WEB程序,積累項目經驗為課程定位的。傳統的考勤+作業+期末考試的模式難以勝任本課程的客觀考核,尤其是難以對學生的技能水平加以鑒定,實踐證明過程考核效果較好,即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項目自評、項目互評、教師點評的方式客觀真實地反映學生對ASP.NET技術的掌握情況,其中項目自評是讓項目組自己對所完成項目進行評測,項目互評則是不同項目組之間互相評測,而教師點評是教師對每個項目組完成的項目給出評測,過程考核方式不僅公平高效地實現課程考核。更充分地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3 結束語
針對當前高校ASP.NET 課程教學的幾點突出問題,引入“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研究ASP.NET課程授課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學習心理,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選取有趣實用的教學案例項目,采用企業仿真式、適時激勵教學策略,自主探索式教學方法,利用公平高效的過程考核模式,構建“以學生為本位”的立體化的教學體系構建供高校和培訓機構等同行參考。
參考文獻:
[1] 趙建成.體味高校教育中的以人為本[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8\\(21\\):205+207.
[2] 管清華.新形勢下基于以人為本觀念的高校學生管理之我見[J].中國校外教育,2013\\(6\\):42+57.
[3] 田雨.以學生為主體的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3\\(23\\):5317-5318.
[4] 張勇.案例拓展在ASP.NET教學中的應用[J].巢湖學學報,2013,15\\(6\\):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