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的提出
教師專業具有雙專業性質,即學科專業性和教育專業性,高等師范院校計算機科學教育專業培養的師范生應當具有學術性與師范性,即:具備計算機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又有教育、教學的知識和技能。在本文中,主要進行學科專業性方面的探索與思考。
對于高等院校計算機專業的師范生而言,這種雙專業性質顯得更加重要,因為在當前的教育體制中,中小學所需要的計算機專業的教師數量不多,目前已處于飽和狀態,計算機專業師范生畢業后到各類職業技術學校、技工學校等職校從教的比例更大,而職校、技校學生比較特別,更加需要指導、指引。因此,在培養計算機專業師范生的過程中,不但要注重學科教育,也要突出師范教育技能的優勢培訓,以培養出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具有全面教育職業能力的計算機教育教師人才。
充分利用到職業技術學校見習實習的機會,取長補短,不斷提高計算機專業師范生的教師專業技能。
二、現狀分析
目前,我校、我院師范生也進行了一些教師專業技能的實訓,提供了提高師范生教師能力水平的平臺,表現為:
1. 在教育專業性方面,師范生必修了心理學、教育學、普通話,而且學校每年進行三筆比賽、說課比賽、教案設計比賽、多媒體課件比賽。
2. 在學科專業性方面,除了完成人才培養方案中所開設的課程外,部分學生能利用課外時間參與實驗室開放項目及各類專業性比賽,以提高專業水平。
3. 在第6學期安排試教、微格教學,在第7學期安排8周時間進行實習。
雖然在各方面有各平臺提供給學生進行能力的表現,為實習及今后從教打下基礎,但是也有一些做得不夠的方面,表現為:
1. 力度還不夠,比如試教方面,進行教師指導學生的次數不夠。
2. 學生不了解計算機專業師范生到職校實習或從教所要講授的課程有哪些,沒有提供機會讓學生去調查了解。
3. 由于第2的原因,導致學生對職校要講授的應用軟件的操作不熟悉,甚至不了解,嚴重地與職校教學內容脫節。
4. 由于學生不了解,導致學生在實習前茫然,沒信心,至于學生的教學基本能力、教學設計能力等教學方面的能力更是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三、利用校職合作培養師范生教師專業技能的優勢
要提高計算機專業師范生的教師專業技能,需要提供一個學生實踐的平臺,而職校就是具備這樣的平臺。高校與職校之間的合作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原因有兩個:一是本地的職校成立早,它們的專業實習基地經過長期建設,基礎雄厚、穩定、鞏固;二是職校有工學一體(與一些單位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為培養師范生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雙方合作的優勢體現在:
1. 職校能夠為計算機專業師范生提供實踐教學機會,提供真實的職業環境。在這個環境中,有比高校內更多的現實素材和教育情境,這樣就有利于進行體驗式的教學,以便增強職業的認知,為學生進入社會執教做好認知準備。
2. 職校不僅能夠解決高校計算機專業師范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所需的教育場所、教學資源、教育環境等問題,而且還能夠使相關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方案、教育手段、實踐環節更貼近社會日益發展的需求,為學生提高師范技能提供學習平臺。
3. 通過與職校合作,能夠認識到專業知識的不足,以此幫助高校教師適當調整計算機專業課程實踐教學的安排,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整體素質能力,從而推動計算機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和學生技能的培養。
4. 通過與職校合作,能夠把高校的一些教學新理念灌輸到職校中,更有利于職校教學工作的開展。
四、校職合作的具體實踐內容
根據前面分析的現狀,校職合作的具體實踐內容安排如表1?!颈?】
表1詳細敘述如下:
1. 開展調查研究
在大二學習期間,安排調查項目和時間,通過各種形式到合作職校開展有關的調查研究,如在線問卷調查、召開經驗交流會、個別訪談等,目的是了解職校計算機專業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了解職校學生的特點,以便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相關軟件的學習。
2. 開展“項目工程”學習
調查根據調查結果,進行實驗室開放項目的開展。根據以往實習學校的實習科目主要有:3dMax、CorelDraw、PhotoShop、CAD、辦公軟件、網頁制作、FLASH動畫制作等,這些都是實用性軟件,而本專業中沒有開設的課程,如果在教學計劃外輔導督促學生學習這此軟件呢?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利用實驗室的開放時間。目前,我校的實驗室在課外時間進行開放,包括晚上、雙休日。如何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呢?一是強調學習這些軟件的重要性,二是作一些鼓勵措施,如以項目的形式進行。
3. 實習前加強試教力度,實行“導師”制,多次輔導學生試教、進行微格教學。
4. 帶動師范生進行見習。通過見習,一是了解職校學生的特點,以便進行因材施教,二是了解職校教師教學方式等,以便在指導學生試教過程中進行改進。
5. 邀請在職校工作的校友回校開展系列講座,介紹在職校實習應注意的事項,應該在實習前做些什么準備,今后在職校工作時的教學方式等,讓師范生對實習就業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以上實踐內容的效果如圖1所示?!緢D1】
通過以上校職合作工作的開展,我們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過程中,有所取長補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從事計算機教育的專業人才。
五、利用校職合作提高師范生教師專業技能的動作機制
為了保障校職合作工作開展的質量和效果,還需要建立起一套相應可行的運作機制,否則,這種合作可能就會流于表面形式,或者成為短期的合作行為。這套機制要長期有效地運作,至少需要包括三大塊:機構、人員、保障。
1. 建立校職合作組織管理及決策運行機構
為使校職合作工作更加貼近學生,更富有成效,就需要成立專門的管理機構,為提供組織、人員與經費作保證,確保通過校職合的工作能夠落到實處。為此,最好由學校教務處、計算機學院、就業中心共同組建一個機構,負責組織管理及決策的運行和工作的統一籌劃,能夠確定合作重點、經費落實以及實施過程管理。在實施過程中,這一機構可以為非常設機構,是以會議的形式制定年度的合作規劃。機構設置秘書長,負責日常的協調、事務安排、人員調配等工作。為了保障工作的順利開展,每年劃撥一定經費到機構,作為工作開展的專項經費。
2. 建立導師制
導師制的建立包括合作職校導師和學院導師的建立。建立方式有如下兩方面:
\\(1\\) 合作職校導師制的建立是為了保證校職合作工作更好地開展,能夠取得更好效果,職校導師由計算機專業的老師和優秀班主任擔任,主要任務包括:1)研究、指導學生見習、實習,為他們提供切實可教的教學方案與輔導;2)帶領師范生進行主題班會的觀摩學習,進行班主任工作的開展,這些活動更有利于學生提高教育專業技能;3)承接相關的項目,例如承擔與一些企業項目的開發,讓我們的師范生積極參與開發項目,在工作開展過程中,探索校職合作人才培養模式。
\\(2\\) 學院導師制的建立是為了輔導師范生學習經過調查后所必需掌握的軟件,由責任心強、熟練操作實用軟件的老師擔任,主要任務包括:1)有安排、有計劃地利用課余時間開展相關軟件的學習,此工作量大,而且只能利用課余時間,所以需要學院安排多位教師一起完成;2)與職校的導師進行不定期地溝通聯系,確保師范生學習軟件的進度;3)聯系確定實習時間,在實習過程中及時輔導師范生。
3. 調動全部積極因素
調動積極因素分兩方面:一是學生因素,要發揮一切智慧,對學生充分宣傳對校外實踐教學活動的認識與參與儀式,充分調動他們學習和參與實踐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一是教師因素,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防止出現工作不到位,責任心不強等現象。
以上運行機制的建立,從人力、物力和實施過程的管理三方面能夠為利用校職合作提供了有力、具體的保障,從而提高計算機專業師范生專業技能,為實現合作目標提供了最大的可能。
六、結束語
計算機專業師范生在學科專業性和教育專業性方面的全面發展是適應當前計算機專業師范生工作的重要條件,職校合作方式為師范生提前進行社會實踐提供有效的途徑,也為學校培養優秀的師范生提供有力的保障條件。
參考文獻:
[1] 王素坤.計算機專業師范生教育職業能力培養研究 [J]. 教育與職業,2012,\\(6\\):120-122
[2] 劉彤,汪曉萍. 利用校企合作開展高職高專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思考[J]. 四川烹飪高等??茖W校,2009,\\(1\\):100-103
[3] 王林發. 實踐性學習:職前教師專業發展的新視角 [J]. 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5\\(3\\):144-145、152
[4] 陳志軍,楊洪.基于校企合作的旅游管理實踐教學創新模式初探[J]. 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0\\(2\\):17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