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正處于科技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各國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我國的平面設計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在這一形勢下,如何才能使我國的平面設計作品在世界范圍內脫穎而出,并獲得獨特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就成為了廣大設計師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漢字造型法的出現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所謂的漢字造型法是對我國古老的漢字進行復雜多變的圖形處理之后的結晶,是“意”與“形”的有機結合,既感性又理性,既國際化又民族化,是現代平面設計立足于世界大舞臺的核心武器。將漢字造型法應用在現代平面設計中,不僅可以擴展現代平面設計的思維,豐富現代平面設計的手段,增加現代平面作品的趣味性和可讀性,還能從側面加深大眾對我國古老漢字的了解和認識,有利于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播。本文就以漢字造型和現代平面設計的結合點為立足點,從“字形的角度”“象形的角度”以及“幾何形的角度”這三個角度出發,提出了不同的漢字造型法,望能促成漢字符號和現代平面設計的完美結合。
一、字形的方法
字形的方法是指根據漢字的實際意思以及平面設計的需要對漢字的字形進行圖形化的處理,以獲得更好的視覺傳達效果。然而,這種類型的漢字造型法并不能夠改變漢字大體的字形結構,所以設計師可以在確保原字體結構的基礎之上對漢字的某一個筆畫或是某一個部首進行適當的重組和空間排列,以加強漢字的信息傳達能力和趣味性,從而進一步明確該平面作品所要表達的含義。具體而言,字形的方法又可以分為以下兩種類型:
第一,筆畫同構法。同構現象是指某一個共同的元素為多個事物所共用的一種現象,可歸屬到視錯覺類別中。而所謂的筆畫同構法就是指平面設計中相關聯的兩個字同時使用相同的筆畫或是偏旁部首,以達到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設計效果。在以漢字造型為主要設計元素的現代平面作品中,為了達到一種特殊的視覺效果,也為了更好地傳達出該平面作品所蘊含的的信息,設計師常常將畫面中相同的筆畫或是相同的部首用同一個筆畫進行連接,因此形成了一種奇妙而又有趣的組合。例如,我國的水利標志是由“中”以及“水”兩個字組成的,設計師將“中”和“水”中共有的筆畫“丨”進行同構,然后再加以重疊組合,從而形成了一幅簡練醒目、新穎有趣的標志設計,引發了受眾無限的聯想。
第二,殘缺法。顧名思義,殘缺是指漢字的筆畫以及結構是不完整的,但這是平面設計師的有意為之,并不會影響到漢字的表意功能。在現代平面設計中,為了提高作品的設計趣味性以及擴大作品的想象空間,設計師會對平面中的漢字進行有意的殘缺設計,或是對筆畫進行簡略,或是對局部小結構進行拆卸,從而營造出一種獨特的韻味。例如,“印象”的標志設計采用的就是殘缺法,設計師在進行設計的時候將“印象”二字的部分筆畫進行了省略,帶給人一種模糊的印象,但是從現有的漢字造型中我們依然能夠讀出這兩個字。印象本來就是模糊的、不清晰的、不全面的,這種殘缺法的運用恰到好處地表達出了“印象”這一主題,也流露出了設計者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又如,蘇克編寫的《標志設計》這本書的封面上的字體采用的就是殘缺法,“標志設計”這四個大字的左半部分筆畫都被進行了裁切,但是受眾依然能夠輕松地看清楚原來的字體。殘缺法在這里的應用為我們營造出了一種新穎而又獨特的視覺范圍,不僅符合這本書的某些特征,也吸引了更多的受眾進行閱讀。
二、象形的方法
在現代平面設計中,漢字作為一種完備的語言符號,雖然能夠獨立地進行信息傳達,但是僅僅依靠單純的漢字進行表情達意還是不夠直觀與典型,且缺少一定的針對性。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借助“象形的方法”來輔助設計。象形的方法是現代平面設計的主要設計語言之一,它是根據實際的意思對漢字進行圖形化的處理,以達到“形”與“意”的完美結合,這樣不僅能夠使現代平面設計的造型更加生動活潑,還能夠更加準確、簡潔地傳遞出作品所包含的內涵,從而達到“形象鮮明”“達意迅速”的傳播目的。具體而言,象形的方法包括以下兩種類型:
第一,圖形聯想法。在現代平面設計中,圖形聯想法是一種最為常見的構圖方法。所謂的圖形聯想法是對漢字局部進行象形的變化,從而讓受眾產生聯想,以達到“形神兼備”的創作目的。在平面設計過程中,設計師利用聯想法對漢字的局部進行圖形化的處理,并刻意夸大某些部分的特征,這樣能讓受眾一眼就能讀懂其中的深意,加深受眾對該平面作品的印象。例如,中國郵政的標志采用的就是圖形聯想法,設計師利用圖形聯想法對標志中的漢字“中”進行了變形,看起來像是展開的翅膀,使人聯想到了“鴻雁傳書”的詩情畫意,寓意了郵政“快捷、安全、準確、無處不達”的優質服務理念。
第二,置換法。置換法顧名思義就是將漢字中的某一個部分進行替換,通常是用具象的形象來置換抽象的形象,從而讓漢字的象形性特征得到充分的發揮,并達到“一目了然”的傳播境界。但這里所提及到的置換并不是隨意的置換,設計師先要根據整體平面設計的需要來確定漢字中將要進行置換的筆畫或是部分,然后再根據所要置換漢字的結構選用合適的且切合主題的圖像或是圖案,這樣才能加強漢字以及平面作品的可識別性和獨特性。以1992年國際拍賣會的標志為例,該標志的主體形象為漢字“拍”,設計師采用置換法將“拍”字最上邊的一瞥替換成了一個錘子。眾所周知,錘子是拍賣會上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物品之一,因此標志中這個置換來的錘子展現出了拍賣會的本質,受眾也就自然而然地接受到了該平面作品所傳遞出來的內涵和深意。
三、幾何形的方法
在將漢字造型法運用到現代平面設計的過程中,字形的方法以及象形的方法是比較傳統的基礎做法。除此之外,幾何形的方法也是一種漢字造型的方法,是一種在繼承和發揚古人原始設計意識的基礎之上,加入現代化設計意識的一種創新方法。從現代平面設計的觀點來看,幾何形的造字法是利用斜線、直線或是其它任何有方向、有力度的線條來構成漢字,然后再賦予其適當的顏色作為裝飾,由這種造型法設計而成的漢字“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和藝術性,同時它還能夠給人帶來一種莊重、挺拔、硬朗、有力以及理性、冷靜的視覺感受,有利于平面作品主題的表現和傳達。具體而言,幾何形的漢字造型法可分為色塊法以及對稱法兩種基本類型。
第一,色塊法。所謂的色塊法是指將一些色彩鮮艷的幾何形的色塊按照一定的造字規律和美學原則對其進行排列組合,從而形成一種帶有幾何方塊性質的創新形式的造型。在現代平面設計中,這種由色塊法構造而成的漢字不僅色彩鮮艷,秩序感強烈,而且幾何形態以及棱角也十分明顯,非常符合現代設計的審美標準。例如,蘇州百樂琴行的標志中的漢字“樂”就是采用的色塊法,設計師以黑色作為底色,然后采用亮黃色的色塊疊加而成一個“樂”字,代表了“快樂”以及“音樂”雙重意味,不僅很好地表達出了該標志的行業特性,還向受眾傳遞出了鋼琴清脆、跳躍的美感。
第二,對稱法。對稱法強調平面作品或是在上下的方向或是在左右的方向存在一種平衡對稱感,這種感覺會給受眾帶來一種高度秩序感和科技感,是平面設計中較為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以香港亞洲國際銀行的標志為例,該標志中的圖案取自于我國古老的漢字“工”字,設計師對這一漢子進行了簡單的裝飾處理,確保了其左右對稱的形式,體現出了銀行與客戶之間相互平等、相互依存的關系。
綜上所述,將漢字造型法應用到現代平面設計中的過程是一個融匯古今、貫通中西的藝術創新過程。而采用漢字造型法的平面設計作品能體現出我國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民族精神,助其在世界舞臺上立于不敗之地。所以,作為現代平面設計師,我們不僅要具備專業知識和專業素養,還要具備淵博的知識和寬闊的視野,要對我國的傳統文化有著深刻的認知和了解,這樣才能將漢字造型法更好地應用到現代平面設計中去,為平面設計作品增添魅力。
參考文獻:
[1]蘇克.《新概念標志設計》.中國紡織出版社,2003.
[2]郭振山,李婷.《標志設計》.河北美術出版社,2005.
[3]李硯祖,蘆影.《平面設計藝術》.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4]李澤厚.《美的歷程》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
[5]張文賢.《市場營銷創新》.中信出版社,2002.
[6]呂曦.《文字設計新意象》.重慶出版社,2003.
[7](漢)許慎.《說文解字》.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