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及現狀
1.計算機技術基礎課程設置不科學
財經類專業一般是指經濟類和經濟管理類專業,武漢軟件土程職業學院\\(以下簡稱“我?!盶\)開設有會計、電子商務、金融管理與實務、土商企業管理、物流管理等財經類專業。這些專業都根據本專業的需要開設了計算機技術基礎課程,如我校電子商務專業開設有計算機應用基礎、數據庫原理與應用、網頁設計與制作等計算機技術課程。但這些課程在開設的過程中,往往是照搬了計算機專業的課程體系,如電子商務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與計算機網絡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差不多。而除了電子商務專業的其他經濟類專業,雖然也都開設有《計算機應用基礎》等課程,但對課程與專業的關系同樣沒有明確。
2.文理兼收等原因導致生源計算機水平差別較大
目前財經類專業的生源基本都是文理兼收的高中畢業生,這就造成了該專業的學生計算機基礎和計算機學習能力存在差異。文科生重在形象思維能力,所以在一些經濟類課程中學習能力較強,而理科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強,在學習計算機技術課程的時-候表現出較強的學習能力。這就造成了文科生在學習計算機技術課程時一較吃力,興趣提不上來,而理科生又感到學習內容偏簡單,也影響學習的積極性。
3.實踐教學與經濟類專業聯系不大,教學方法單一,教材建設落后
目前經濟類專業計算機課程的教育基本沿用計算機專業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也基本采用課堂講授+機房上機的模式,并且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脫節,特別是實踐教學的內容設計與經濟類專業本身的實踐活動聯系不大,這些都造成了學生對所學認識不夠,導致學習積極性不高。另外,針對高職經濟類專業的計算機課程的教材相對落后,導致任課教師也只能選用適合計算機專業的教材,教材的適用性不強。
4.計算機課程師資培養滯后
目前經濟類專業承擔計算機課程教學任務的師資很多是校內計算機專業的兼職教師,同時一具備財經類知識背景又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術的專業教師嚴重醫乏。這樣就造成了該專業的計算機類課程的任課教師對經濟類專業并不了解,經濟類知識掌握不多,教學時一仍然沿用計算機專業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只教好自己所擔任的具體課程,在教學中計算機技術知識與經濟類知識之間不能很好地融合,教學目標與整個專業的培養目標并不一致。
5.考核手段單一
現在多數經濟類專業的計算機課程的考核形式仍然為筆試,有些專業還把計算機等級考試作為考核項目之一。為了應付考試,學生在考試前不得不進行應付考試的復習,考后這些東西就沒有用了,而真正到了實際應用計算機工作時,卻又“笨手笨腳”,不能很好地利用計算機解決工作中的問題。
二、改革課程體系,加快教材建設步伐
在2006年6月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編制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意見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文件中,根據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的發展狀況,以及非計算機專業學生在計算機應用方面的基本要求,將計算機基礎教學內容的知識結構劃分為‘計算機系統與平臺’、‘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數據分析與信息處理’、‘應用系統開發’等四個領域。為了能更好地理解、組織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又將上述知識領域所涉及的內容劃分為概念性基礎、技術與方法、應用技能等三個層次。教育部提出的非計算機專業學生在計算機基礎教學方面的四個領域三個層次,對于經濟類專業的計算機課程體系建設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1.要根據工作崗位設計課程體系,在進行市場調研時一發現,很多高職經濟類專業的就業崗位對Excel提出了具體要求。如在中華英才網上搜索到的百度移信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招聘的應收應付會計崗位要求熟練使用Office辦公軟件\\(包括Word Excel\\),在592招聘網上搜索到的廣州市畢柏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招聘的國際電子商務崗位要求熟悉Excel等辦公軟件、基本網頁設計和圖片處理者優先,許多招聘高職經濟類專業畢業生的企業也都提出了對Excel的要求,所以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強調了對Excel的教學。
2.在以往建設經濟類專業的教學體系的時候,往往都只有經濟類的教師調研與制定,缺少計算機老師的參與,導致存在對計算機技術課程重視不夠、了解不深等問題。而要科學地構建經濟類專業教學體系,就一定要計算機老師參與,要把計算機應用技術提高到與其他經濟類專業基礎課程同樣重要的地位,要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來科學地構建經濟類專業的計算機技術課程體系。
3.對于計算機技術基礎課程教學內容的設計,要把計算機技術的應用與其他專業課程聯系起來,將計算機技術與經濟類專業知識融合交叉,讓計算機技術切實地解決經濟類工作中的問題,課程內容更有針對性和適用性,這樣學生學習能夠更有積極性,能夠學有所用,學有所成。
根據以上的原則和方法,在我校2011級電子商務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設計的計算機技術基礎課程體系如圖1所示。這些課程的設計涵蓋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意見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文件中提出的四個領域,在內容上劃分為三個層次,同時充分考慮到了計算機技術與電子商務的交叉融合,如《電子商務網絡技術基礎》和《電子商務系統建設與管理》。
但目前這兩門課適用于高職院校經濟類專業的教材并不多,所以一定要加強教材的建設,開發適用于高職院校經濟類專業的計算機技術教材,要充分考慮到知識的融合性、適用性和實用性。
三、重視理論教育革
一談到計算機課程的改革,很多人就想到一定要高職教育強調動手能力的培養,強調培養技能加強實踐,這就使得教學環節會偏重于實踐而忽略型人才,重視實踐教學,所以一談到高職院校的改了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導致很多學生對于老師講的題雖然會做,但不知道為什么。理論知識掌握不夠扎實,最終將無法做到知識的綜合應用以及理論聯系實際后的實踐創新。如《數據庫原理與應用》課程,如不講清楚數據類型的概念,就會造成學生在建立數據表時,字段類型設置混亂。所以計算機技術基礎課程的教育不能忽視了理論教育,要讓學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這就需要任課教師吃透人才培養方案,按照人才培養規格和工作崗位的具體需要來設計課程內容。
四、強調應用能力
培養學生興趣根據高職院校經濟類專業的培養目標,計算機技術是該類專業學生應該掌握的基本技能,是用來滿足工作需要的,所以計算機類課程的教育一定要強化計算機技能的培養,強調計算機應用能力的鍛煉。這與第三點所講到的“重視理論教育”并不矛盾,通過加強實踐教學,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能夠將理論與實際應用緊密聯系起來,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因為許多講授經濟類專業計算機應用課程的教師都是計算機專業的教師,對經濟類專業并不熟悉,所以在教學時,很少能夠結合經濟類專業的實際應用來講授,僅僅是根據教材來講授教材中的內容,如果教材的針對性再不強,學生就只能學到計算機應用知識,對于這個知識可以用來解決什么問題并不了解,更不可能將理論應用到實際應用中去,最終導致理論與實際應用脫節。同時一經濟類專業的學生中既有文科生,又有理科生,所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鍛煉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在實踐教學的設計上,要充分考慮到經濟類專業實際工作的需要,圍繞工作中的實際問題來設計實踐內容,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應用能力,又能夠培養學生的興趣,也可以使學習更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
五、加強師資培養
目前經濟類專業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中存在的許多問題,原因之一就在于沒有既熟悉經濟知識又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能的具有交叉學科背景知識的教師,所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迫在眉睫?;谡n程內容在財經類專業與計算機領域的交叉,如果教師沒有相關交叉領域的知識,就不可能指導學生用多視角、多學科的思維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也就不利于實現財經知識和計算機知識融合的目的。否則,在教學過程中很難根據專業的課程體系與知識結構的內在聯系來講授相關課程。
1.課前培訓?,F在很多高職院校經濟類專業的計算機課程的師資都是來自于本校的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老師,基于這種現狀,提高師資水平的最簡單途徑是對計算機教師進行課前的短期培訓,讓他們了解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了解所任課程在課程體系中的定位,了解所任課程與其他專業課程的關系,了解所任課程所涉及的經濟知識。這樣計算機老師在講課時一才能有針對性地準備課程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授課質量。
2.交流學習。為了改變計算機教師知識結構單一的問題,可以采取教師聽評課、講座、討論會等方式進行交流與學習,提高任課教師經濟類知識與計算機知識的交叉融合。
3.項目實踐。利用教師企業頂崗實踐、企業深層次鍛煉等機會,積極參與經濟類的實際項目,提高計算機教師的經濟類知識水平。
4.繼續深造。教師的跨專業深造也可以提高教師的跨學科知識水平。如本科是計算機專業、研究生攻讀經濟類專業,或者是吸收這樣的具有不同領域背景的專業人才進入教師隊伍,以做到專業交叉、優勢互補。
六、考核方式
改革教育是否實現了預期的目的,一定要有科學的評價機制,目前該專業計算機技術基礎課程的評價機制還多采用筆試的傳統模式,方式單一,也不符合計算機類課程的特點。比如,《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采用筆試的考試模式,就沒辦法考查出學生對Of-fice辦公軟件的掌握程度。
計算機類課程往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比較強,所以為了能夠全面地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考核的方式應該多樣化??梢愿鶕n程的特點和考查的目的來選擇筆試、上機考試、課程設計、調查報告、論文等多種評價機制。另外還不能忽視對平時學習過程的考查。比如《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就可以采用“考勤+平時作業+筆試+上機考試”的形式來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編制.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意見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2006.
[2]賈穎.則經類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體系改革探討.太原科技,2008\\(03\\).
[3]湯暉.則經類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體系改革探討.電腦知識與技術,2009 \\(34\\).
[4]解晨光.高校則經類專業計算機課程教學的探討.哈爾濱金融高等??茖W校學報,2010\\(07\\).
[5]宗琪.高職經營類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廣東科技,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