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不斷地完善,我國高校在計算機教學方面的力度不斷地加強,力爭為我國培養更多優秀人才。在計算機教學中,傳統教學方法存在許多弊端,影響教學質量。本文基于計算機教學特點,分析了高校在此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幾點優化策略,旨在幫助提高高校計算機教學質量,提高課堂有效性。
1 計算機教學在高校中的現狀及問題
1.1 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教師缺乏合理的教學起點高校學生來自全國,高中教育對計算機教學的重視程度對學生的計算機能力會產生極大影響。另外,高中的辦學水平與師資力量也是影響學生計算機學習的重要因素,在一些偏遠地區,學生們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到計算機,在這方面的能力僅僅停留在理論階段,沒有實踐的論證。而在一些經濟發展相對較快的地區,學生們能夠在理論學習下同時在個人電腦上進行操作,加上網絡化的發展,這類學生能夠進行較復雜的計算機操作。這樣一來,高校學生在計算機能力方面參差不齊,會影響教師在教學進度上的安排。
1.2 缺乏理論聯系實際。在高校的教
學模式中,學生們受到理論培訓的機會較多,受學校機房建設的影響,并不是每一節課程都能夠進行實際操作的。另外,由于高校在學期結束后的考核是以書面形式展開,更多重視理論方面知識掌握,讓學生對實際操作不重視,無法在生活中做到學以致用。
1.3 教學內容缺乏吸引力
在現如今高校教學中,教授的內容大多是與學生實際生活脫節的知識,像數據庫、編程等,學生在復雜的計算與程序單詞記憶中容易產生抵觸心理,不利于教學的順利開展。在此方面,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專業的不同來設置相應的計算機教學內容,讓學生感覺到所學知識能夠對其他學科有所幫助,從而激發學習興趣。
1.4 教學方式陳舊
當前流行的大學教學從實際的問題,安排和設計課程計算機科學都只是基本的學習以滿足目前的社會計算機的普及高水平,但在教學中卻甚至需要從簡單的 office 操作學習,無法做到與當前社會需要的接軌 ;同時,教師教學方法相對較老,多數的教師仍然采用灌輸式教學思維風格,學生們只能被動地接受,不是有選擇性,互動、創造性學習更多的知識。此外,測試它的簡單方法,是困難真的會導致學生獲取知識,更多傾向于記住,雖然知識的真正掌握的原則不會不注意,這種誤解很難保證良好的教學。
1.5 學習態度不正確
高校學生學習計算機也只是以考證為目的,并不重視自身計算機能力的提升。同時,為了考試不掛科,學生也不惜運用大量精力記憶考試題型,而卻不懂得慢慢的積累知識,進而對提升學生計算機的能力也產生了嚴重影響。
2 高校計算機教學問題解決策略
2.1 層次教學
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可以在不同學生的能力,不同的內容使教師,以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相應的教育。層次教學也叫做分級教學,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前對學生做一個計算機能力方面的小測試,根據測試結果將學生分為不同層次,在學生自愿的情況下分小組進行教學。這樣一來,計算機能力較高的學生不會認為所學太過簡單而不愿聽課,成績較差的學生也不會因為聽不懂產生自卑心理。根據學生不同能力展開不同內容以及不同深度的教學是現如今高校計算機教學的發展趨勢。
2.2 加強知識運用程度
計算機教學應該讓學生感受到學以致用,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在此方面,高校要合理安排計算機課程,盡量讓學生在計算機機房內聽課,讓所學理論知識立即能夠在計算機上進行操作。這種理論聯系實際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及時發現不明白的地方,避免難點知識的積壓。
計算機操作本身是一項注重實踐的工程,若學生每節課都只能在教室內接受理論知識的灌輸而不動手實踐,知識會在短時間內被遺忘,考試只能通過突擊復習的方法來保障分數。這種學習方法對于能力的提高毫無效用,教師也不能掌握學生的真實水平與知識掌握情況。因此,教師在每學期的教學中應克服困難,盡量讓學生們在計算機房學習,并且改變傳統考核模式,不但要考察學生的理論知識,還應考察學生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將注重卷面考試變為注重實踐能力考核。同時,教師可以摒棄在每學期結束進行考核的傳統方式,采取階段性考核來提高學生在實際操作方面的技巧和熟練程度,從而加強計算機理論知識的實際運用。
2.3 豐富教學內容
教師的教學內容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求,根據學生所學專業或是興趣來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在此方面的學習興趣,像一些編程類知識,學生可能不愿學習,教師可以將這類知識替換為學生感興趣的知識或是與專業相關的知識。例如,對于藝術類學生而言,在其他課程學習中會用到畫圖軟件以及美圖軟件,而統計專業學生會經常用到數據庫知識,教師可以根據學生需求的差異來安排教學內容,讓學生掌握當下主流軟件的操作,這樣對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也會有所提升。在教學內容的豐富上,教師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
2.3.1 開設選修課程,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知識來學習。學生在計算機方面的選擇范圍增加了,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選擇判斷知識點的受歡迎程度,相當于做了一項高效率的調查,讓教師在日后課程內容安排上更好地滿足學生需求。
2.3.2 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專業的聯系力度,同時可以讓學生學習一些新開發出的趣味性軟件,增加學生學習興趣。
2.3.3 教師應明確教學目標,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因此,教學還是要建立在完成大綱要求的基礎上,不能將學生興趣作為主要教學內容,要分清主次,以提高學生計算機能力為主要目標。
2.4 選擇相應的教學內容與方法
在計算機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只是注重對學生的基礎教學,以致使教學內容與科技進步相脫軌。但也不能只是追求教學的新穎與先進,使得教學內容顯得膚淺。
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介紹一些新知識和較好的應用軟件,以保持教學內容的先進性,同時講授目前計算機研究的動態和結果,使學生能夠對計算機的發展狀況進行簡單了解,進而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2.5 注重實踐
由于計算機操作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所以考試根本不能將學生的實際水平和綜合能力真實、全面的反映出來。因此,應該將以重視考試成績的教學方式,轉變為重視實踐的教學方式。同時,也不再是以期末考試的成績對學生學習水平進行評估,而是進行多次的階段性檢測,真正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
2.6 加強配套的教學設施建設。
高校應及時購買和更新的計算機設備,加強實驗室建設,提高多媒體教學環境。具體落實到范圍廣泛的教學資源,包括教材、課件、練習和實驗指導,測試數據庫,教學實踐教學、綜合實驗項目,在線自我測試練習、在線討論和 Q & A、在線考試系統等 …… 建設的這些教學資源,有利于擴展的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操作技能。當課堂的學生有強烈的學習環境,并有極強的學習能力,就應該更充分考慮到資源的充分利用。應該將龐大繁雜的網絡資源加以整合。即將舉行各種載體,信息資源來源,評估、聚類、分類、加工、合并成一個更高的性能信息資源系統的數據庫。便于使用者通過統一的檢查平臺查找和瀏覽相關信息的工作。具體而言,常常在校園網絡 - 會組織各種資源,到要為用戶提供了單一訪問點的站點的統一管理的基礎的平臺。如在線課堂,課程網站,定制課程網站,教育系統,數字圖書館,遠程教學資源等。網上教室應具有課件、電子教材等資源展示、電子備課、作業布置、作業提交、網上批改、智能答疑、BBS 等板塊。使用網絡擴展課程教學,增強師生互動,拓展了學生的視野,不僅可以充分利用網絡的信息資源,形成了服務于一體,能有效地促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3 結語
在現代化教育背景下,教師應該改變傳統落后的教學手段與教學模式,將計算機課程變為加強學生專業能力的課程之一,以學生能力提高為目標,完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知識應用能力以及學習興趣,以此來保障高校計算機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石振華 . 高校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教學探討 [J]. 廊坊師范學院學報 ,2011
[2] 伏秋平 . 計算機文化基礎課教與學的改革 教育與職業 2005
[3] 徐冰 . 淺析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究 . 大學教育 2012
[4] 張松 . 淺談如何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J]. 數字化用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