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鄉村中職生閑暇生活管理探析
【第一章】農村中職學生閑暇生活調查研究緒論
【第二章】農村中職生閑暇生活理論基礎
【3.1 - 3.3】對農村中職生閑暇時間調查
【3.4 3.5】對農村中職生閑暇活動與空間的調查
【3.6 - 3.8】農村中職學生閑暇技能與生活體驗調查
【第四章】農村中職生閑暇生活存在問題和原因分析
【第五章】針對農村中職生閑暇生活現狀問題的對策建議
【參考文獻】農村中職生閑暇時間管理研究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 陳德奎。論大學生閑暇教育[J].江蘇高教,2007,(5):117-118.
[2] 斯彩英,樓世洲。終身教育背景下學生閑暇教育體系的構建[J].成人教育,2007(5) :58-59.
[3] 葉望新。關于大學生閑暇教育問題的探討[J].教育與職業,2007(11) :167-169.
[4] 季敏。成人閑暇教育淺論[J].成人教育,2007(3) :36-37.
[5] 張健。關于閑暇教育若干問題的思考[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6,22(9) :92-95.
[6] 秦元芳。學習型社會呼喚閑暇教育[J].成人教育,2006(2) :22-24.
[7] 蔣曉明。重視閑暇教育 培養全面發展的技能型人才[J].教育與職業,2005(17) :60-62.
[8] 田友誼。我國閑暇教育研究述評[J].上海教育科研。2005(5)。-11-13.
[9] 趙虹元。高校實施閑暇教育的價值與策略[[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2(2) :21-24.
[10]趙虹元。國外的閑暇教育研究及對我國教育的啟示[J].教育評論,2004(4) :95-97.
[11]黃偉杰。中小學閑暇教育中的“悖論”[J]. 當代教育科學,2004(8) :63-63.
[12]黃愛蓮。彭學東。學校閑暇教育對學生個性發展的促進作用[J].江西社會科學,2003(12) :251-252.
[13]蔣國華。閑暇教育芻議[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3(29) :24-25.
[14]王鐵群。閑暇教育--教育實踐中予以關注的課題[J].遼寧教育研究,2003(5) :46-47.
[15]裘指揮,宋曉云。中小學閑暇教育的理論分析與策略探討[J].中國教育學刊,2003(8) :14-17.
[16]凌健,郭峰。信息化社會對閑暇教育的影響[J].教育評論,2001(1) :47-49.
[17]柯雅婷。閑暇教育:當今基礎教育不可忽視的課題[J].教育導刊,2001(7) :6-8.
[18]襲指揮。閑暇教育初探[J].江西社會科學,2001(7) :183-185.
[19]周弟妹,夏曉暉等。關于技校生閑暇生活的調查報告[J].職業教育研究,2007(7) :38-39.
[20]肖華茵,占佳。試論大學生閑暇生活問題與對策[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7(4) :114-117.
[21]展海燕,蔡曉輝。對我國大學生閑暇生活的幾點思考[J] 科技信息:學術版,2007(19) :156-157.
[22]夏永華。大學生閑暇生活的道德教育[J].長沙大學學報,2007,21(4) :128-129.
[23]馬立紅。對研究生閑暇生活狀況的質化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2007(4) :101-102.
[24]徐建麗。論高職學生的閑暇生活及其德育導引[J].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版,2006(6) :96-98.
[25]陳婭。高職學生閑暇生活現狀的抽樣調查及分析[J]. 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版,2006(3) :64-66.
[26]岳金霞。談對大學生閑暇生活的引導[J].商業時代,2006(16) :58-64.
[27]官仲璋,金堅真。大學生閑暇生活的現狀調查及對策[J].新德育。思想理論教育:綜合版,2005(12) :49-52.
[28]胡春莉。中小學生閑暇生活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J].青少年研究,2005(4) :21-23.
[29]吳小貽。中小學生閑暇生活的調查分析報告[J].池州師專學報,2005,19(5) :127-129.
[30]孫麗華。如何提升大學生的閑暇生活質量[J].教育藝術,2005(10) :34-34.
[31]楊志紅。關于大學生閑暇生活的現狀及思考[J].昆明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27(2) :51-55.
[32]楊志紅。閑暇教育與大學生的全面發展[J].云南財貿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0(2) :127-128.
[33]李慶峰。缺失、根源及補救--關于大學生閑暇生活的調查及引導[J].思想教育研究,2004(9) :30-32.
[34]陳乃林,孫孔懿。終身教育理論視野中的閑暇教育[J].教育發展研究,2000.(2):52-55.
[35]馮建軍,萬亞平。閑暇及其教育價值[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0.(4):22-25.
[36]馮建軍,萬亞平。閑暇及教育[J].教育研究,2000.(9):37-40.
[37]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1979.
[38][法]保爾·朗格朗。終身教育引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1985.
[39][40][美]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閑[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41][美]杰弗瑞·戈比。21 世紀的休閑與休閑服務[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42][美]戴維·波普諾。社會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43][美]約翰·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67.
[44][英]斯賓塞。教育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30.
[45][俄]蘇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3:13.
[46][德]約瑟夫·皮拍。閑暇文化的基礎[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1-63.
[47]龐桂美。閑暇教育論[M].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8) :183-288.
[48]馬惠娣,張景安。中國公眾休閑狀況調查[M].北京: 中國經濟出版社, 2004.
[49]馬惠娣。休閑:人類美麗的精神家園[M].北京: 中國經濟出版社, 2004.
[50]馬建業。城市閑暇環境研究與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3-35
[51]王云川。論閑暇時間及其價值[M].四川:社會科學研究,1995.
[52]章海榮,方起東。休閑學概論[M]. 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5.
[53]曼蒂等。閑暇教育理論與實踐[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6.
[54]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系、杭州大學教育系。西方古代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08.
[55]張慶輝。人本主義教育思想及其對當代大學生德育的影響[D].鄭州大學,2005
[56]劉小應。人本主義教育理論與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05
[57]林堅。中小學生閑暇生活中的德育問題探析[D].福建師范大學,2005
[58]周國萍。中學生閑暇生活現狀研究一以對上海市 804 名學生的調查研究為例華東師范大學,2004
[59]徐瑋,城市民丁子女閑暇生活研究一基于蘇州市一所民工子弟學校的調查蘇州大學,2009
[60]羅華。大學生閑暇及閑暇教育現狀的抽樣調查[D].西南師范大學,2004 馬立紅。學會生活[D].南京師范大學,2006
[61]吳煜姍。城市初中生閑暇生活的特點及問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
致 謝
三年的讀書生活在這個季節即將劃上一個句號,而于我的人生卻只是一個逗號,我將面對又一次征程的開始。光陰似箭,三年的時光一瞬而逝,期間,我學會了很多,擁有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也許,三年的時光在我們漫長的人生中并不算什么,但在這最樸素最真實的三年時光里,我學會了包容、感恩、珍愛和關心。這是我人生中最樸質無華的三年,是我騰飛起步的墊起腳尖仰望天空的三年。相信在這充實的三年大學生涯中所學到的東西會給我今后的人生道路帶來巨大的幫助和影響。在這,我要感謝我的老師們,是你們讓我學會了如此繁重的專業知識,是你們教會了我如何自立自強,是你們讓我拾獲人生新篇章開啟的鑰匙。同時,我要感謝我的同學們,是朝夕相處的你們給了我質樸的關心和關愛,這是友誼,是最純真年代里的友誼,也是你們陪我度過了我人生中最有愛的三年。乘風破浪會有時,我將攜手你們,一起走向未來,走向輝煌。
在此,我首先要感謝的是我的指導老師。是他在我的整個論文敘寫過程中予以了我巨大的幫助。在我續寫論文的時候,他在相關領域的廣泛知識給予了我一個廣闊的思想路徑。寫作過程中也能幫助我抓住要點,并及時改正錯誤。通過論文的敘寫,我的整體寫作能力得到了良好鍛煉,相關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其次,我還要感謝在寫作期間給予我幫助的學院中的各位老師。是你們的精心指導和細心教育,讓我逐步理解了這門學科,讓我進入了相關的領域。也為我三年研究生學習生涯的結束以及論文的敘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此,我要鄭重的說聲:“謝謝你們”.
再次,在這我還要感謝與我相處三年的各位同學、各位師兄、各位師弟、各位師姐和各位師妹,是你們在日常的生活中與我和睦相處及時予以我幫助,讓我能安心的進行科研學習和工作。是你們的悉心關懷和鼓勵,讓我一次又一次的從困境中站起來。謝謝你們的包容和關心。
最后,我要感謝我的家人。是你們無理由的始終支持,讓我能夠堅持三年,順利完成了我的整個學習生涯。也是你們的在背后默默的承擔著本該屬于我的那些家庭重擔。你們的大力支持將會成為我今后奮斗的動力源泉。我也將帶著你們的愛,堅持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