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專業作為培養學前教育人才的專業,需要根據教師資格考試標準,尤其是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標準,進行專業人才培養調整,進行現行教育教學的改革。
一、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制度分析。
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主要考查申請教師資格人員從事教師職業所必需的職業道德、專業知識與基本能力??己朔譃楣P試與面試。
筆試分為兩科,分別為保教知識與能力和綜合素質。保教知識主要考察專業人才的保教理論知識與能力,內容包括:學前兒童發展、學前教育原理、生活指導、環境創設、游戲活動的指導、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和教育評價等內容。綜合素質主要考察專業人才的教育素養、基礎文化素養,內容包括:職業理念、教育法律法規、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文化素養和閱讀理解、邏輯思維、信息處理、寫作等能力。
面試主要考查申請幼兒園教師資格人員應具備的基本素養、職業發展潛質和保教實踐能力,主要包括:良好的職業道德、心理素質和思維品質;儀表儀態得體,有一定的表達、交流、溝通能力;有一定的技能技巧,能夠恰當地達成保教目標。面試采取結構化面試和展示相結合的方法,通過展示、回答問題、陳述等方式進行。從職業認知、心理素質、儀表儀態、交流溝通、思維品質、了解幼兒、技能技巧和評價反思八個方面進行綜合性評價。
考生通過筆試與面試,同時獲取普通話等級測試二級乙等及以上水平認證,方可進入教師資格申報程序。
二、學前教育專業針對教師資格考試的教學改革措施。
1.注重文化素養與能力的培養。
教師資格考試的實施,對本專業學生的文化素養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如人文素養、閱讀理解與寫作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尤其是教育理念和職業素養。在幾次的考試中,我們進行認真總結分析,發現學生能夠通過努力掌握基本的保育、教育知識與技能,但是在綜合素質的筆試中發揮不好,這和學生的文化基礎薄弱有關。因此,本專業從入學起加強學生文化素養、基本能力、教育和職業素養的培養,開設數學、寫作、社會科學基礎知識、自然科學基礎知識、信息技術、藝術欣賞、幼兒園教育法律法規等課程,同時以社團、二課和專項活動作為載體開展各項評比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強化基本素養。
2.針對考試標準建構專業理論課程。
考試標準對幼兒園教師的職業能力進行了精確的分析,我們針對其構成,重新調整了專業理論課程的設置,將學前教育課程進一步細化為“基本理論”“一日活動”“班級管理”“教育評價”等模塊,并且都對應考點進行了習題設計;增強學前衛生學和學前心理學呼應,從教師開始將課程放在“學前兒童發展”的視野下來進行,形成身心統一的兒童教育意識;結合保育員課程增設與教學實習呼應的“幼兒園一日生活”;增加學生對教育教學活動的設計能力培養。
3.針對面試標準加強學生專業綜合能力的培養,制訂專業基本功培養方案。
面試是對學生基本素質和專業素質的全面檢驗,學生不僅需要將專業所學全部掌握,還要培養綜合運用能力。面試中的專業素質測試,如講故事、彈琴、繪畫和跳舞等都是考查學生扎實基本功基礎上的靈活運用能力。在考試時學生能夠陌生地讀故事并進行加工和充分表現,對樂曲進行分析和創編,針對主題進行形象設計等。因此,我們特別指定了專業基本功培養方案,涉及讀、寫、跳、唱、畫等十項能力,針對每項能力都涉及有階段性的考核標準和基本測試項目,同時通過社團、二課進行專項能力的強化提升,進行“合格+特長”的培養模式。
面試中,還會針對幼兒園的真實案例進行測試,考察學生的教育理念、理論素養、分析處理能力。我們發揮校企合作育人平臺優勢,收集眾多教學實踐案例滲透的每門課程的專業教育教學中,同時調整加大了專業實踐比重,實施理實一體化教育模式。教師利用情境教學,設計面試全真模擬,讓學生在模擬中鍛煉反應能力、心理素質等。
4.設置與資格考試匹配的評價反饋體系。
從教師職業形象設定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并進行管理評價;將文化素養工作放到平日的“晨誦晚讀”進行浸入式強化;每個課堂都有針對資格考試內容的講解、練習與考核;針對備考學生開展每周一次的所學抽測,每月開展全體模擬考試;每學期進行專業基本功測試;將教師資格考試納入教師教育效果和班主任班級管理績效評價系統,調動師生工作和學習積極性,確保專業教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