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論文題目: 優化高一政治復習課的點滴思考
摘要:在江蘇08高考方案的影響下,學校在政治學科上安排的課時大量減少,老師們為了強化知識的講授與記憶,往往以犧牲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為條件,這是與課改精神相悖的,本文就如何優化高一政治復習課談些個人體會.
關鍵詞:高一; 政治復習課; 導學案; 知識框架; 生態課堂;
在江蘇新課改中,三維目標的提出可謂是一大亮點,要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知識的收獲,能力的提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等.而由于在學校在高一政治學科上安排的課時比較少,政治老師不得不對課堂進行重新整合,使得很多高一政治老師在復習課甚至新授課上,不惜以犧牲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為條件來讓學生去讀、背、默基礎知識,這也令很多學生一提到政治課就感覺到索然無味.筆者以《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復習課為例就"如何優化高一政治復習課?"談些個人的體會.
一、堅持先學后教,精編導學案
洋思中學在自己的辦學理念中提到:教師的責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學生學,先學后教,以教導學,以學促教.教師上復習課同樣要堅持先學后教,要在上課之前讓學生了解到本堂課的學習內容、學習重點、學習難點,讓學生自己帶著思考去看書,去學習,去活動,并且圍繞本節課目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導學案是教師編制的用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案,導學案的精心編制是做好先學后教的關鍵環節,導學案內容的構成需條理清晰、重難點突出、習題典型,復習課的導學案大致可分為學習目標、知識框架、課堂練習三部分.
1.學習目標要緊扣考試說明及要求.
在該課上,筆者以:理解我國政府的基本職能、理解我國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了解我國政府為公民求助或投訴提供的途徑、了解我國的行政監督體系、了解政府有無威信的標志等為學習目標,明確要求,并突出重、難點.
2. 構架清晰的知識框架
一堂復習課要讓學生在腦中留下大體的印象,形成一個整體,而不是雜亂、毫無線索的知識點的集合.在《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復習課上,筆者構建如下框架,并設置相應的思考問題.
1.國家性質及其本質\\(是什么?\\)
2.政府的職能\\(是什么?如何區分?\\)
3.政府的宗旨\\(是什么?\\)、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是什么?怎么辦?政府為公民提供求助或投訴的渠道有哪些?\\)
政府4.依法行政\\(是什么?為什么?\\)
5. 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是什么?\\)
6.自覺接受監督\\(為什么?怎么辦?\\)
7.樹立威信\\(區分標志是什么?\\)
3.精選、精編課堂練習
復習課堂要注重講練結合,由于時間的有限性,習題勢必要圍繞重、難點進行精編、精選,題量要適當,題型也要注意兼顧到主觀題、客觀題.
二、引入時代活水,打造生態課堂
政治課堂如果離開了對社會熱點話題的分析,就猶如失去了靈魂,沒有生命力,所以引入時政材料這一時代活水是非常必要的.在課堂上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絕不能讓課堂變成老師機械地按照備課筆記在進行授課,課堂需要學生的活力、靈氣等X因素的體現,突出學生個性的發揮,讓課堂走向生態.筆者在該課中:
1. 導入
2014年3月30日,一些群眾在廣東省茂名市區在市委門前大草坪聚集,以表達對擬建
芳烴項目的關切,但現場有小部分鬧事者置法律法規于不顧,借機肆意破壞市區的公共設施.問 :\\(1\\)這對我們參與政治生活有何啟示?\\(2\\)這對茂名市政府有何啟示?第一問回顧第一單元,第二問引入第二單元的復習.
2. 質疑
讓學生圍繞導學案知識框架上所設置的問題相互間進行討論、交流并可提出疑問.相互間展開討論、歸納、總結,老師在旁適當引導,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
3. 鞏固
知識的讀、記、運用
一定的知識儲備是必須的,政治復習課是需要強化學生對知識記憶這一要求的.讀、記是前提,運用是關鍵.圍繞重、難點設置一些課堂討論對學生熟悉知識的運用是有幫助的.在本堂課上,筆者設置了如下思考題: 2013年12月1日至2日,江蘇全省被霧霾籠罩,其中,南通、泰州、鹽城和淮安四市受災最為嚴重.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和江蘇省氣象臺聯合發布紅色預警,中小學校被迫停課,醫院呼吸道病人爆棚,施工工地停工……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遭受到嚴重影響.省政府大氣污染防治聯席會議辦公室向各市政府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采取應急措施,切實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問:談談政府在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方面該如何作為?
學以致用的同時,也讓學生懂得:在我們每個公民有序地參與政治生活及政府積極擔當的情況下才能維護好社會秩序,情感上得到升華,可再次回到上課時提出的問題:"這對茂名市政府有何啟示?"
4. 反饋
獨立完成導學案上的習題,完成后相互間進行交流、歸納整理答案,老師適時補充.
總之,高一政治復習課不是老師的一講到底,也不是學生的一背到底,應是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歸納、整合、運用的過程的結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材是客體,教師是媒體,教師是溝通學生與教材的橋梁.復習中切忌喧賓奪主,要把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讓學生去思考、講解、整理;教師要發揮好引領人的作用,課前精心設計好導學案,選擇好先關的時政材料,課上適時適度地提醒、點撥、鼓勵,盡量讓學生去思考、歸納、整理,讓整堂課生動而有序、凸顯生態.
點擊查看更多:高一政治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