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低年級學生剛離開幼兒園,不具備自我管理能力。其實,開學不久許多新生就適應了小學學習,在許多方面做得很到位。這時教師可逐步讓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由于學生的智力發展、語言水平、識字量的局限,很多班委甚至不能夠記得清全班同學的名字,對于違反紀律的情況也表述不清,在處理班級問題時顯得有些混亂。這時,建立班級小組管理機制就顯得十分有效和必要。
1 合理劃分小組,細化量化過程
依據班級人數、學習水平、座位排布,將班級分成7-8人不等的7個小組,學生按照座位坐好,小組成員長期固定,便于管理。每個小組選出一名組長。組長的職責包括:收作業、發作業、檢查課文背誦等。
建立小組機制后,每位小組長會收到一張表格,班主任召開小組長會議,講解表格內容以及使用方法。表格上有小組成員的名字、需要背誦的課文篇目、作業完成情況的評定。
由于低年級學生的理解力有限,一開始履行表格要求是有困難,班主任在此時需要進行手把手的指導。
1.1履行收作業的職責
作業收上來后,教師核對小組長名單和實際收作業情況。如有出入,必須找來小組長核實,及時指正。當小組長能夠熟練記錄以后,班主任可以從日日查,變成周周查,將小組長記錄的人數與課代表記錄人數進行對照。
在建立小組自我管理機制之前,班級作業都是由老師一個人負責,常常會有遺漏。劃分小組進行細化量化管理之后,作業缺交情況一目了然,方便老師及時做出處理,從而減少不交作業的人數。
1.2履行檢查背書的職責
教師宣布課文的最后背誦完成時間,小組成員在該時間之前到小組長處背誦完畢,小組長做上記號。小組長之間實行循環背誦,即第N組的組長到第N+1組組長處背誦,最后一組到第一組處背誦,形成一個閉環。教師最后檢查背誦情況,并每組隨機抽查同學,核對背誦情況和表格登記情況是否一致。
作一個比較:每班以50人為例,只由教師一人檢查,每個學生耗時約兩分鐘,依靠課間時間,約兩天才能夠將全班同學檢查完。而這其中大部分同學是非常流暢的能夠背誦出來的,基本不需要檢查。因此,這種方法效率非常的低。實行小組長制之后,每位組長只需要檢查7-8人,教師最后將班級中沒有完成的同學再進行檢查,耗時大約半天。
將班級的一部分自主權交給學生之后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次檢查表格的時候,筆者發現其中一個小組的背誦情況非常好。該組的小組長將學生背誦課文的日期記錄在表格上,并給前三名的同學畫上了小紅花,這種組內的獎勵機制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筆者立刻召開了小組長會議,推廣了這種記錄方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2 精 確定位職責,激活激發潛能
在魏書生老師教的班級里真正做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時時有事做,事事有時做。 ”其精心、周到、嚴密的程度令人驚嘆。
隨著學習進程的深入,一個頭疼的問題出現了:作業訂正。即使教師在黑板上投影出題目的答案,低年級的學生也往往會在訂正時有遺漏,大部分同學甚至在抄寫的時候也會發生錯誤,這就導致講評過的作業收上來還是會有不少錯誤。此時教師再去逐個進行糾正就顯得非常費時。
在實行了小組長制一個月之后,收到了不錯的效果。于是效仿這種方法,各組又選舉出了訂正小組長。訂正小組長有非常嚴格的規定,必須是非常細致認真,這樣才能及時的發現同學的錯誤。和小組長一樣,訂正小組長也會有一個詳細的表格,上面羅列了《補充習題》上各課的作業,在老師講評過后,訂正小組長收上來檢查,如有錯誤,及時向同學指正出來,全部檢查完畢之后,再收上來。這樣,訂正的效果就更好了。
在小組內設置不同的崗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潛能與活力。在實行這項制度之后月一個月左右,班級中擔任這項職位的一位成績中上游的女生取得了明顯的進步。在一次又一次的檢查中,無形的鞏固了她自己的知識,組員犯的錯誤她不會再犯,慢慢的成績也就提高了。臨近期終,這項機制已經運行得非常流暢了,所以在頻繁的聽寫默寫中,學生依舊能夠做到及時訂正,提高了學習效率。
3 組 內充分合作,適時組外競爭
在小組形成基礎上,健康的競爭與合作就成為班級自主管理的更深一層的方法的探究。
在小組成立之初,就讓每個小組成員共同商議,為本組取一個特別的名字,用于競爭的評分。這一個小小的組名把小組成員緊緊的聯系在一起,讓他們擁有了歸屬感,感覺到了自己班級的一份子。其次是制定積分項目如:組員聽寫全隊加一分,組員不交作業減一分等等。每組設置一個記分員,教師每天花一兩分鐘時間通報加分情況和扣分情況。這些情況綜合在一起,就是對于前一天班級情況的總結。這份總結具體到每個學生、每個小組,因而更加有說服力,也共容易引起學生的重視。
對于小組之間的評比要進行及時的反饋,筆者的原則是每周五花上幾分鐘時間進行小組分數的總結。各小組之間在紀律、學習、衛生等方面競爭比較激烈,每到周末,所有的小組都緊張的盯著計分榜上的數字,關注自己組的綜合成績,因為這關系著組內每個學生的努力成果和榮譽感。對于獲得領先的小組,可以登上班級的周周星,每個小組成員還可以獲得一份小小的禮物。
雖然小組之間的競爭促進了進步,但班級是一個整體,各組又密不可分,為了班級的共同利益,又需要緊密團結、密切合作。如何把握好競爭與合作的尺度,需要老師加強指導,尤其是思想工作要跟上,要把集體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4 教 師適時干預,保障權威地位
中國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學理論則是視“教學做”為一體。學生在學校里面學習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應該學會自我管理的方法。小組化管理機制就是讓學生學會管理自己。而此時,班主任要進一步提高管理藝術。尤其在小組化管理模式建立的初期,針對本周中班級管理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梳理。及時關注每個小組、每個學生的發展情況,讓學生能夠學有所得,全面提升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