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新媒體; 紅色文化; 少年兒童教育; 文化傳播;
0 引言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發出了進一步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的總動員, 吹響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新號角。同時指出, 當前, 我國面臨著現代傳播技術迅猛發展帶來的挑戰。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等新媒體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 深刻改變了人們獲取知識、傳遞信息、鑒賞文化的渠道和方式, 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等新媒體既極大地增強了文化的創造力和傳播力, 為催生新興文化業態的新的表現形式提供了廣闊空間, 也對我們有效占領新興文化陣地、運用現代傳播技術加快文化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21世紀的教育是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 知識文化教育不可或缺, 精神文明教育更要加強。尤其對于生活在和平時代的廣大少年兒童, 接受紅色教育在幫助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那么, 如何將新媒體傳播優勢最大化, 科學、合理地選擇有效的傳播形式和載體進行高效、精準傳播和文化教育及傳承, 成為一個重要課題。
1 對少年兒童進行紅色教育的必要性
習近平指出, 一個民族的文明進步, 一個國家的發展壯大, 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人生觀、世界觀是“總閥門”, 要在全國人民中培養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特別要注重從少年兒童抓起。
著名教育家羅素曾經說過:“品格教育在孩子6歲前就已基本完成, 6歲以后只是在以前的基礎上加以鞏固?!?所以, 中國有俗語“三歲看大, 七歲看老”.可見, 對人的一生來說, 很多知識都可以通過繼續教育或其它方式來彌補, 唯有人格的養成是從小塑造并基本定型的, 且定型后很難糾正[1][2].
少年智則國智, 少年富則國富, 少年強則國強, 少年獨立則國獨立, 少年自由則國自由, 少年進步則國進步, 少年勝于歐洲, 則國勝于歐洲, 少年雄于地球, 則國雄于地球。
紅色教育指在以紅色作為時代精神內涵的象征、務實的落點在于教育[3], 呼喚有志青年憂國憂民、挑戰自我、超越自我、挑戰極限、奉獻社會的崇高精神。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倡導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16字基本內容是不謀而合的。任何文化的傳承都具有長期性和系統性[4], 紅色教育和紅色基因傳承也不例外。所謂“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 紅色基因傳承必須從少年兒童抓起。
2 紅色文化教育和傳播現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人們的生活得到了極大改善。但是, 整個社會卻在逐漸浮躁化和虛榮化, 享樂主義和一切向錢看的風氣有所抬頭, 對廣大青少年甚至整個社會進行民族的理想信念教育問題赫然擺在我們面前, 不容忽視。
習近平同志指出:“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 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毋庸置疑, 中國革命歷史同樣是全體人民最好的營養劑, 應該成為整個社會的必修課。
近年來, 在新時代背景下, 紅色文化教育已經在全國各地的黨員群眾中廣泛而深入地展開。紅色旅游、紅色、培訓基地、影視劇、書刊、微博、微信公眾平臺等等紛紛成為紅色文化傳播的有效載體。
然而, 針對少年兒童的紅色教育和文化傳播現狀并不理想。首先, 傳播載體的形式比較單一, 主要還是影視劇和學校開展的紅色教育主題活動等傳統的形式。其次, 數量少。說起紅色兒童題材的影視劇大家還都停留在《小兵張嘎》的印象里。查閱關于紅色主題的動畫片, 近現代出品的少之又少。更為遺憾的是, 有些經過嘔心瀝血創作、質量很高的動畫作品在少年兒童群體中的傳看率很低??梢钥闯?, 少年兒童紅色文化的傳承和教育重視遠遠不夠, 少年兒童紅色基因[5]傳承缺乏具有針對性和易接受性的有效載體。在少年兒童的品格教育過程中, 應該開發更具直觀性的呈現方式, 增強教育活動的感染性, 使其具有代入性, 產生交互性, 提高心理相容性[6].這樣, 才能使教育活動具有廣泛而深入的吸引力, 讓參與者產生情感共鳴, 使信仰內化, 達到教育目的。
3 適合兒童教育的紅色文化傳播方式剖析
3.1 紅色文化動畫劇
在眾多動漫藝術形式中, 動畫電影上座率不高。動畫公益廣告, 時間短, 播放時間無法確定, 不能深入展開故事, 紅色主題相對來說又是較為宏大的主題, 公益廣告顯然承載起來有些單薄。孩子們的觀看形式普遍以家庭為主, 動畫劇可以連續播放, 時間固定, 多次播放, 這樣內容可以展開, 故事性強, 吸引力強, 是一種最容易被小朋友和家長接受并獲取的文化傳播途徑之一[7][8][9].同時, 這種形式能夠系統全面的展開歷史環境、人物性格, 并且能夠很好的表現紅色精神, 達到紅色文化的宣傳和教育目的。
3.2 紅色文化繪本
繪本, 英文名稱為“Picture Book”[10], 被稱為“人生第一書”, 是“畫出來的書”, 以繪畫作為講述故事情節的主要手段, 或配有少量文字, 目前繪本分為“成人繪本”和“兒童繪本”兩大類, 尤以學齡前后階段的繪本居多。繪本具有連貫性和動態性的特點, 對于兒童人格的養成和基礎教育具有重要輔助作用, 對兒童情感的教育、兒童語言能力的培養, 想象力的培挖掘、觀察力和思維能力的增強, 樹立正確人生觀及良好生活態度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11][12].正因為如此, 繪本已經成為很多家長進行親子閱讀的首選書籍。
紅色文化是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 在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傳承意義和現實傳播價值, 體現為加強革命傳統教育, 增強全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的愛國情感, 培育艱苦奮斗的民族精神, 帶動革命老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等, 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要的現實意義。
將紅色文化與繪本結合, 在保持原汁原味紅色精神的同時, 以一種新穎、有趣、兒童易于接受的方式進行紅色故事的文化傳播, 除了為廣大兒童的閱讀增添健康、有趣的現代元素, 更可以填補學齡前兒童紅色教育的空白, 使紅色精神煥發新的光彩, 對于培養少年兒童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謙虛謹慎等良好品質;養成艱苦奮斗、勤勞勇敢、不怕困難的品德;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和為共產主義事業而英勇犧牲的獻身精神提供肥沃的文化和精神土壤, 奠定扎實的人文素質基礎。
3.3 紅色文化小游戲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最新統計報告顯示, 截至2008年6月底, 青少年學生網民數已經達到5800萬人, 其中, 初中和小學生網民有2000萬, 13-18歲年齡組是網絡接觸的重要階段, 青少年上網過程中, 玩網絡游戲者占47%[13].
網絡游戲作為青少年網絡行為的重要和普遍方式, 必將對他們產生重要的影響?,F代網絡游戲, 基本提供角色履行功能, 游戲者可以參與角色的種種行為, 借以完成各種模擬現實社會生活或超越現實的虛擬任務, 其中一定會承載著相應的工作觀、學習觀、生活觀, 甚至構建完整的社會價值系統。在長期接觸中, 游戲者中勢必會受到游戲價值系統的影響, 無疑會對現實生活或多或少造成影響。
但是, 我們也不必談網絡游戲而色變, 它是一把雙刃劍, 如果合理加以開發和利用, 發揮它作為網絡時代應運而生的高科技產品所帶來的積極效應, 大可以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 對其性別觀念、角色定位、價值體系建構產生的積極影響。例如, 將紅色戰役、紅色人物、“紅土地”等紅色素材加以合理開發, 對紅色遺產進行深入挖掘, 充分發揮我國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的正能量作用, 創作出思想深入、內容真實、形象生動、情節有趣的游戲產品, 必將對廣大青少年深入了解革命歷史、了解革命地區的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及革命精神產生深遠影響。
4 結語
我國的紅色遺產資源豐富, 內涵深厚, 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在新媒體蓬勃發展的今天, 積極探索適合少年兒童的傳播途徑, 將紅色經典文化發揚光大, 有利于充分發揮中華民族的文化自覺性, 激發藝術家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將對紅色文化的傳承、發展與創新產生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李盼。品德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滲透[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 2015 (24) :108-109.
[2]張紅。品德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滲透研究[J].教育 (文摘版) , 2016 (4) :00104-00104.
[3]楊永梅。紅色教育的感悟[J].教育 (文摘版) , 2016 (8) :12-12.
[4]錢爾紅。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 , 2015, 12 (10) :118-119.
[5]田歧瑞, 黃蓉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紅色基因論略[J].西南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 2015, 41 (3) :48-54.
[6]李蘇沙, 薛國鳳。少年兒童信仰教育中的形象教育法[J].現代中小學教育, 201733 (7) :14-16.
[7]孔俊楠。新世紀國產動畫片對學齡前兒童社會化的影響--以《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為例[D].揚州大學, 2016.
[8]于登舟。動漫文化對青少年價值觀的影響及研究[J].北方文學:中, 2017 (6) :126-127.
[9]聶琳。淺析動畫片對學齡前幼兒的影響--以中、日動畫為例[J].讀寫算 (教師版) , 2017 (48) :95-95.
[10]王珟。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小學生作文輔導, 2016 (10) :70-70.
[11]馮媛媛。繪本對兒童情感教育的影響及其理論依據[J].山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 2009, 2 (2) :26-27.
[12]劉子嘉。淺析兒童繪本閱讀推廣工作--以長春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 2016 (18) :70-71.
[13]呂鵬飛。淺析網絡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J].教育教學研究, 2016 (63) :16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