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是教育中歷史悠久的教育形式。 在古時候,人們就很重視“德”的教育和發展, 有很多古時候的有關美德的故事流傳至今。 人們從古到今都一直很重視德育教育,在幼兒的發展時期, 德育教育更顯得尤其的重要。 只有在幼兒小的時候就讓其養成良好的美德才能對其今后的教育產生深刻的影響,良好的美德是一種習慣。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這已經深刻地反映了德育在學前教育中深遠的影響。 那么怎樣開展幼兒的德育教育呢? 下面就對德育教育在學前教育中的實施方法進行簡單的概述。
二、德育教育在學前教育中的實施方法
開展德育教育要根據幼兒的特征和分別,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開展德育教育要達到教育的目的, 起到引導幼兒真善美的心理和優秀的習慣。
(一)通過日常發生的事情引發教育
環境會對幼兒的發展產生很深的影響,在幼兒成長的階段, 每天都會發生很多不同的事情。 無論是好的事情還是不好的事情都會對幼兒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根據幼兒的年齡不同要采取相應的教育方式。 將德育教育從小時候就融入到幼兒的生活中, 從幼兒的說話方式、 吃、 住等等方面進行悉心的調教,培養幼兒的美好品德和優秀的習慣。 通過各個方面的引導, 使幼兒逐漸養成熱愛祖國和熱愛勞動的思想,讓誠實、友愛和講禮貌成為一種自然的行為。
(二)采取輔助方式進行滲透教育
幼兒時期是一個熱愛模仿和好奇心很強的時期, 在幼兒階段可以采取一些輔助的方式促使幼兒的學習教育。 每天給幼兒講一些有關優秀的傳統美德的故事, 讓幼兒在聽覺上對德育進行學習。 讓幼兒看一些有關美德的動畫片或者視頻, 讓幼兒在視覺上受到熏陶,這樣便形成一種習慣性的思維。 還應該讓幼兒多讀一些成語故事和圖書, 讓幼兒懂得其中的道理和辨別是非的能力, 讓幼兒知道什么是對的事情,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事情,這對幼兒的教育是很重要的。
(三)學習環境對德育教育的影響
在幼兒的學前教育階段, 環境的影響是個不小的因素, 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能夠給幼兒的習慣養成帶來積極的作用。 幼兒園的環境是至關重要的, 可以看到每個幼兒園的設計都是五彩繽紛的顏色, 在幼兒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得單純美好。 通過環境的美化與精心的設計, 對幼兒的教育形成相輔助的關系, 可以在幼兒園的墻上彩繪出一些關于教育的圖畫和美文, 這樣可以對幼兒產生有利的教育, 通過環境與兒童的關系影響幼兒的行為習慣也是一種很好的教育形式。
(四)實現家庭與幼兒園的聯合教育
要想給幼兒一個良好的基礎教育, 就應該將家庭與幼兒園的教育進行連接, 實現共同教育的模式。 如果在家和在校能夠實現共同的德育教育, 這會使教育的效果得到很明顯的進步。 幼兒園和家庭的教育相互之間進行交流和總結, 悉心地為幼兒的成長打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教育方式, 讓幼兒輕松快樂地學習。 教師和家長可根據幼兒的特點和優缺點進行教育的調整, 讓幼兒能夠更好地發展并成為一個優秀的學生。 家長和教師的溝通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的一部分, 可以在每隔一段時間進行一次家長和教師的經驗交流會,這樣可以相互交流教育幼兒的經驗。 建立一個家園的聯系窗進行彼此聯系, 還可以組織一些教育的講座使家長得到更多的有關教育的方法。
( 五 ) 體驗 和 諧環 境 , 熏 陶 幼兒 的 道 德思想
通過一些好的行為習慣讓幼兒養成良好的美德,每天在幼兒園里會有很多口令,教師通過一些口令來讓幼兒變得充滿秩序。幼兒時期的兒童最大的特點就是好動,教師通過一些反復的行為口令讓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每天進入幼兒園的時候會向教師問好,看到同學懂得打招呼, 同學之間能夠互相關心和愛護,這是在幼兒園里的環境對幼兒造成的影響。幼兒在小時候接觸到身邊的關心和愛,他們會將這些美德傳遞并銘記于心。所以說和諧的環境對幼兒的德育教育產生很重要的影響。
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所以學前的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學習階段的幼兒經過慢慢的積累和熏陶會逐漸形成良好的行為。 在學前的德育教育當中, 教師和家長應當進行密切的聯系,為幼兒今后的健康成長努力。 家長和教師可以通過周圍的小事來教育幼兒,身邊無小事,通過身邊事物的教育可以加深幼兒的道德認知和是非意識。
參考文獻:
[1]張娜。學前教育課程模式設計研究。華中師范大學,2013.
[2]王任梅。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學前兒童藝術教育歷史演變研究。南京師范大學,2012.
[3]嵇珺。我國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研究。南京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