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已進入信息高速發展的微時代,微博、微信、微電影已經悄然來到我們身邊。 微學習也正慢慢融入我們的學習生活。
“ 微課 ”---一 種新的教學模式已經引起了教育者的廣泛關注。 微課是指按照教學大綱及教學實踐要求, 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組合。 它具有主題突出、短小精悍、使用方便、易于擴充等特點。
大學物理課程是高等工科院校各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 它覆蓋面廣,具有豐富的科學思想、方法、手段,能夠逐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科學創新能力,也是學生學習后續課程的基礎。 由于傳統教學觀念等多方面的影響,大學物理教學模式始終存在著很多問題。 而微課這種教學模式的特點恰好能夠解決大學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因此,在大學物理教學中引入微課這種教學模式十分必要。 這將有利于提高廣大高校教師的教學工作效率,提升本科教學質量,從而應對信息化環境下學習多樣性、個性化需求的挑戰。
一、大學物理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直以來高校的大學物理教學延續著夸美紐斯的傳統課堂結構、 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育理念和以班級集體教學的傳統教學流程。 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與觀察思考, 我們發現當前大學物理教學中存在以下問題。 下面以我校的大學物理教學來進行說明。
(一)課堂教學時間有限 ,缺乏交流互動
我校工科生開設的大學物理課程為 112課時,涉及力學、氣體動理論和熱力學、電磁學、 光學和量子物理學五個方面共 15 章的內容。 教師在有限的課時內要完成教學任務,普遍感到時間緊張,沒有更多時間引導學生消化吸收知識。 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缺乏交流和溝通,影響教學質量。
(二) 統一的教學進度和學生的差異性存在矛盾
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也是深淺不一,如果講得詳細,基礎扎實的學生會覺得教師很啰唆,而如果講得粗略,基礎薄弱的學生又會跟不上進度。 由于學生個人的能力差別較大, 對知識點的需求也有所不同,總而言之,教師千篇一律的灌輸式課堂教學難以符合每個學生的個人需求。
(三)課后復習和答疑存在困難
目前大學物理的教學仍然采用傳統的板書和 PPT 教學方式,因而教師的教學活動結束后,學生只能留下筆記、片段記憶和課程幻燈片,而整個教學的實施過程無法完全重現和還原,不利于學生復習、鞏固相關知識。 而又因為我校采用多校區運行,所以教師辦公室和學生存在相距太遠的問題,導致教師無法實現隨時隨地和學生面對面交流,進行輔導和答疑。
(四)教學內容受限
大學物理課程的知識點涉及范圍較廣,教材內容豐富,包含了豐富的科學思想和物理方法。 由于學校安排的課堂教學學時有限,教師只能圍繞書本展開教學,一般僅選取教材中較重要的知識點進行課堂講授,其他知識點只能留給學生自學,學生無法了解與課程相關的更多信息、知識和資源。
二、微課資源在大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針對上述大學物理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結合微課的特點,可以嘗試把微課引入到大學物理的教學中,來提高大學物理教學的水平和質量。
(一)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要
微課的設計一般都是圍繞著一個知識點進行的,教學目標相對單一,指向性非常明確,微課的特點之一就是短小精悍,一節“微課 ” 視頻時長通常都在 10 分 鐘左右 ,這種視頻時長比較符合學生的視頻駐留規律和學習認知特點,能讓學生高效完成學習任務而不會感到疲勞和注意力分散; 又因為“微課 ”容量較小 ,學生就可以快速地將其下載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各種移動終端設備上,這樣學生就可以充分地利用零碎時間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和思考。 因此,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時間來自行安排學習任務,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讓承載核心概念的微課視頻在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環節發揮重要作用,而課堂則注重開展師生交流、小組討論。 學生可以在課前通過反復觀看微課視頻進行課前預習,學習中的疑難問題則在課堂上通過與教師和同學的討論得到解決。 這樣不僅使學生課后學習能力將得到培養,同時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有利于進行教學反思和同行交流
通過微課資源的開發能促進教師更深入充分地備課, 也便于教師進行教學反思、進行同行交流以及開展有關的教學研究活動,微課資源的共享同時還避免了教育資源的重復和浪費。 另外通過微課的設計與開發, 還可以提高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水平,促進教學研究。
(四)有利于知識的補充和拓展
通過微課資源可以彌補大學物理課堂因為學時受限而不能將豐富的物理方法和前沿知識傳播給學生的缺陷。 教師可以將拓展的知識點和內容制作成微課視頻,供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從而拓寬學生的科學思維和知識面。
微課能更好地滿足學生對大學物理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按需選擇學習,既可查缺補漏,又能強化鞏固知識,是傳統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資源。 特別是隨著手持移動數碼產品和無線網絡的普及,基于微課的移動學習、遠程學習、在線學習、“泛在學習”將會越來越普及。 將微課與高校物理課堂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符合物理學科的特點,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應用能力,是打造高效課堂教學的一種有效教學手段。
參考文獻:
[1]Shieh,D.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seconds [J].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09,55(26):A1,A13.
[2]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 (10):61-65.
[3]梁樂明,曹俏俏,張寶輝.微課程設計模式研究---基于國內外微課程的對比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013,12(1):66-73.
[4]雒向東.微時代大學物理教學模式研究---微課教學的有效應用[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1(1):230-232.
[5]孫鶴立,黃健斌,王鵬,顧新.微課在工科本科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計算機教育,2014(21):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