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 語文教學處于高耗低效的狀態,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就是教學內容封閉,和實際生活脫節, 教學方法陳舊, 學生缺乏自主的實踐。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迫切需要改革。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特點,應該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只有將自主、合作、探究這三種理念有機的結合, 才能真正地體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方法上推陳出新,使課堂教學靈活多樣。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我在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創新,現總結以下幾點做法。
一、巧設導語,激發情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堂成功的語文課, 猶如一座知識的寶庫, 教師如何開啟寶庫,帶領學生在課堂中體會詩情畫意的語言,經歷峰回路轉的環節,達到勝利的彼岸,導語無疑是打開這座寶庫的鑰匙,是學生走入課堂,融入情境,擷取知識的必經之路。別具魅力的導語對于活躍課堂氣氛、 激活學生的思維及提高整堂課的教學效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好的導語具有激發興趣、產生學習動機、鋪設橋梁、銜接知識、揭示主題的作用。在導語的設計時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要求。
(一)導語設計要有知識性
教師在設計導語時不能只注重導語的新、美的特點而忽略導語的知識性, 畢竟導語的用途是為了教學, 讓導語和教學緊密結合起來既能使學生了解本課的學習內容, 又能明確本課的學習目標。 例如,在教學《統籌方法》時可以導入《田忌賽馬》的故事,學生在聽故事的同時就掌握了本課的學習內容。
(二)導語設計要新穎、有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中學是學生最具想象力、好奇心、形象思維多于抽象思維的階段。教師應根據以上特點,根據文本知識設計出別具一格、生動有趣的導語,創造出一個活潑、愉快的課堂氛圍,使學生主動跟隨教師去探索知識的奧秘。
(三)導語設計要有情感性
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青少年的內心世界是一片激情澎湃的大海,他們渴望擁有豐富的情感體驗,渴望找到強烈的情感共鳴。 初中的語文教材有很多篇章是極富有情感的,因此, 教師在設計導語時要多用感染力的語言,以情動人,撥動學生的心弦,使學生找到情感的共鳴。 例如,在講授《散步》一課時可以設計這樣的導語:人們都說父愛如山,母愛如水。 正是有了父母無私的愛和不懈的努力,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富足與安適,當他們老了,身體不再靈便,孱弱的雙肩擔不起重負,做兒女的應該怎么做呢?今天就讓我們攙扶著他們走進暖暖的春日,去進行一次心靈的散步。 教師運用極具情感的語言感染了學生,學生會不由自主的和老師一起走進文本中去,去體會文中所表現的人間真愛。在課堂教學中設計獨特的導語, 會使課堂的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孟子說:“教者多術也”教學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教師的創造力是無限的, 所以, 導語的設計方法也是千姿萬態、異彩紛呈的。
二、轉變學習方式,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語段來學習
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是新課改的核心理念之一。傳統的串講式教學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束縛了學生的能力。 這與新課標所提倡的教學法背道而行。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因勢利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由選擇學習課文的內容,真正使他們拓展思維,開辟學習的新領地。 如教學《背影》一課時,可跳過開頭對家境的介紹, 讓學生找出文中共寫了幾次 “背影”,哪次背影給學生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學生肯定會選擇 “在車站望父買橘子時的背影”。這也是文章最感人的地方, 讓學生從自己喜歡的語段開始, 學生能把全文最精彩的語段找出來,我認為學生會很認真的自己去探究,更容易把握文章的主旨, 也就很輕松地將其他各情節貫串起來。
三、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情感
語文教學中,創設恰當的情境,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課堂活動中去,培養學生學習的信心, 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我們可以借助生動活潑的教學手段,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 讓學生在認知和情感上均有所發展。
(一)讓學生多看
文學作品一般是通過描繪生動的人物形象和社會景象來展示現實社會生活的,因此,為了增加學生體驗,教師在講解課文內容時,可嘗試利用掛圖、幻燈片、多媒體課件、視頻等教學工具展示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圖畫, 讓學生在看圖畫的過程中,積極體驗,產生情感。
(二)讓學生多聽
教師可以利用錄音、 多媒體課件等教學工具播放與課文情感基調一致的音樂和歌曲作為課堂教學的背景, 讓學生在音樂渲染的氣氛中進入課文情境,產生情感。
(三)讓學生多演
初中語文課堂上, 為了讓課文主題真實親切地再現在學生面前, 使學生更深刻的把握文章情感, 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 進行扮演, 讓學生以自己的視角深入課文,體會人物的感情,達到完美的教學效果。
總之,學無止境,教無定法。 教育是任重而道遠的,在課程改革的過程中,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我們要轉變觀念,對課改中取得的成績及出現的問題及時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我相信,只要我們不斷地學習,努力地探索,一定能為學生熱愛語文,會學語文,堅持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進而能更好地促進語文學科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費洪珍.語文課堂個性化教 學初探[J].吉林教育,2010(1).
[2]李玉芹.淺談語文教學中學生的 自 主學習[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10\\(1\\).
[3]邵華中.從學情看語文課堂教 學的 有效落實[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10\\(1\\).
[4]孟 國 珍.激 活 語 文 課 堂 教 學的 “一 池 春水”[J].科技創新導報,2010\\(4\\).
[5]陳 秀 清.陶 行 知 教育 思 想 之 “生 活 教育觀”———學科教學如何引導學生走進生活[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東卷)[C],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