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語言文字是人類重要的交際工具、思維工具和信息載體.標準規范的語言文字是人們準確的傳遞和理解信息的重要因素.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人們的交際范圍和交際方式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存在著普通話發音不標準,亂用詞語,邏輯混亂,濫用繁體字和網絡語言等現象,主要是由于當前的教育機制不夠完善,學生忽視母語的學習,社會用字比較混亂,法制保障不力,宣傳力度不夠,教學措施有待加強等原因造成.因此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語言文字規范工作的形勢不容樂觀.
關鍵詞:語言文字 普通話 網絡語言 規范化 重要性 必要性
對于語文學科的名稱,葉圣陶先生有個權威的解釋:彼時同人之意,以口頭為語,書面為文,文本于語,不可偏指,故合言之.這就是說,語文這一學科既要發展學生的口頭語言,又要發展學生的書面語言.而規范語言文字,推廣普通話,可以弘揚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增強中華兒女的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加強中華各民族之間的溝通交流.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規范語言文字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語言文字規范工作的形勢卻不容樂觀.普通話發音不標準,亂用詞語,邏輯混亂,濫用網絡語言等現象比比皆是.歸結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大方面:
一、教育機制不夠完善.漢語是中華文化的載體,是漢族的母語,承載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光輝歷史.現在獨生子女家庭越來越多,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掌握立足社會的技能,大多數家長為孩子選擇了課外輔導,發揮其特長,如進入音樂、美術、舞蹈、英語、奧數學習班,學習朗讀和書法的卻較少;有的家長關注的是孩子的考分多少,無暇顧及孩子是否具備正確的朗讀和書寫能力,而忽視了母語的學習.因此堅持說普通話、使用規范的語言文字是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培養愛國主義情操、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需要,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每一個人自身發展的需要.
二、社會用字比較混亂.語言文字與我們的社會生活息息相關,是我們進行交流、工作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在當今社會中,語言文字使用比較混亂,主要表現為:
1、用詞不當.由于人們對詞語的含義了解的不太確切,經常把一些經常使用的"同音異形字"或者是近義詞誤用,而造成了語言文字使用的不規范,比如以"品味"和"品位"兩個"同音異形字"為例,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品味"指的是品嘗滋味,"品位"指品格地位,即質量、規格或水平.盡管一字之差,卻顯出了一個人的文學修養和文化素質.
2、用字不當.用字不當表現為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作者故意將"字"寫錯,第二個方面是無意的將"字"寫錯.就第一個方面而言往往故意在玩弄文字游戲,通過故意寫錯漢字或者是引入諧音而吸引別人的眼球.其最突出的表現是:商家為推銷商品,吸引顧客,經常引入諧音或篡改成語而做廣告,例如,某治療咳嗽的藥品廣告使用了"咳"不容緩的廣告語,而其真正的寫法應該是"刻不容緩".這是公眾關注最多也是爭議最大的廣告語言文字使用現象.這是在破壞語言規范,對消費者輕易造成誤導,而受傷害最大的是中小學生,會造成以謠傳訛.另外,還有一些人故意寫"簡化字", 而這些"簡化字"往往是我們已經廢棄不用的漢字.第二個方面是無意的將字寫錯,這種錯誤主要是由于作者在寫作時不認真而造成,而這種錯誤是完全可以通過認真的審核而避免的.
3、濫用繁體字、語言失范、邏輯混亂等.其中,濫用繁體字的現象尤為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受港臺文化影響.一些人認為港臺同胞和海外僑胞都是使用繁體字,對外開放要和外商特別是僑商打交道就要使用繁體字.第二,片面的審美觀.一些人認為繁體字高雅美觀,代表了較高的文化層次,因而過度使用繁體字.一些街頭廣告招牌上都存在濫用繁體字的現象,如將飯店寫成"飯店",賓館寫成"賓館",眼鏡寫成"眼鏡"等.確實,繁體字美觀大氣,我們的書法作品也常常使用繁體字進行書寫.但是過度使用繁體字,嚴重干擾社會用字的規范,不利于對外文化交流,也對學生造成不良的影響.
4、正確看待網絡語言.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們的交流方式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形形色色的網絡語言對學生的影響很大,越來越多的網絡語言充斥于耳,對漢語的篡改、惡搞成為一種常態.諸如"灌水"、"菜鳥"、"東東"、"蛋白質"等等網絡語言漫天飛舞,弄得人云里霧里.但這些網絡語言卻成了時下青少年眼中的時髦玩意,被不少青少年掛在嘴邊.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正確看待,網絡語言是一種言語現象,是 "另類思維"之下衍生的一種"另類語言",符合年輕人求異求新的心理,是多元多彩社會現實的折射.我們不能進行簡單的否定和禁止,應對它作全面審視、具體分析,不能一棍子打死.但是我們也不可以任其發展,任其泛濫,因為一些粗俗、暴力的網絡用語會給青少年帶來惡劣的影響,這就要給以積極必要的控制和引導,不能讓網絡語言污染了我們的交流環境,否則就會給我們規范的語言文字帶來很大的沖擊,而造成語言文字使用的混亂. 轉
從以上的列舉可以看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使用漢語言不規范的現象,而語言文字是人類重要的交際工具和思維的載體,為了更好地進行交流,更準確地傳遞和理解語言信息,盡可能地減少信息傳遞過程中的誤差,就必須要有明確、統一的語言文字標準,用一定的標準去衡量語言文字實際使用是否正確、規范,并對偏離標準和違反規則的現象進行糾正."從某種程度上說,語言文字規范化是社會群體行為趨同性的自然表現,它植根于語言本體,服從于社會交際的需要.只要有人類交際的需要,就有語言文字規范化的必要."基于以上原因,我認為在當下的中國有對漢語言文字進行規范的必要性,因此,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漢語言文字的規范性提出一些建議:
1、從思想上重視.雖然當前教育機制一時間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改變我們的思想觀念.使教師意識到加強語言文字規范化的重要性,從而在思想上重視語言文字的規范工作,認識到自身的責任,并把思想化為行動,認真做好語言文字的規范工作.
2、法治措施.確立語言文字的法定地位,用國家意志來推行標準化的語言,推行規范化的文字,同時也開始了語言文字應用和管理法制化的新進程,對漢語言文字的規范使用也納入了法制化的進程.
3、教學措施."身正為師,學高為范."教師是學生的榜樣.要想搞好語言文字規范工作,教師必須增強自我規范意識,在平時的教學中規范自己的語言文字,做好表率帶頭作用.讓學生從小接受規范的語言文字熏陶,養成正確、規范地使用語言文字的良好習慣.
4、宣傳措施.所謂宣傳措施就是指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和在校園內大力開展普通話宣傳活動,在校園顯著位置張貼宣傳標語等手段,宣傳國家的語言文字方針政策、規范標準,介紹語言文字規范知識,讓學生了解規范標準,增強學生的規范意識.
總之,初中語文教學中語言文字規范工作還存在著許多問題,成因復雜,需要學校和社會共同努力來解決.
參考文獻:
1、呂冀平戴昭銘《當前我國語言文字的規范化問題》[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郭建成.漢語言文字的使用亟待規范[J].宿州教育 學院學報,2007\\(10\\). 轉貼于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