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杜威先生說過:“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生活!”那也可以說,給孩子什么樣的語文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什么樣的語文趣味生活。隨著新課改的提出,近幾年的語文教學研究領域逐漸形成一些被認可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實踐,我們切身體會到優秀的教學模式帶來的有利因素。走模式綜合化的道路,充分適應新課標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實現語文教學的創新性。
但在熱心研制創造各種教學模式的同時,我們要看到,僅僅把這種模式運用到語文課本中,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高和審美情操的培養,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把眼光投向課外經典文學著作的鑒賞和審美,在教學中應做到以下兩點:
一、語文鑒賞內容和模式的多樣化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毙抡n標指出初中生要在閱讀能力方面達到這樣的水平:“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彼?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僅僅滿足教授初中六冊的語文課本是遠遠不夠的,應引導學生把閱讀與鑒賞范圍伸向課外書籍,特別是文學經典著作、詩詞的鑒賞,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語文鑒賞內容的多樣化能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提高文學修養和人格道德。
在鑒賞文學作品的過程中,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例如在古詩鑒賞方面,初中語文教材的詩歌,加上課后古詩鑒賞,一個學期20首左右,這對于學生審美教育的培養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在班上廣泛征集意見后,決定每周開展一次詩歌鑒賞活動,首先讓學生自己去找古今中外詩詞中的經典之作,分小組做準備,然后為同學們展示、講解、賞析,并當堂與其他小組討論交流,這堂課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師生鑒賞、生生交流,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在充滿智慧的挑戰里,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鑒賞能力與綜合能力。
小說的鑒賞,可抓住主要人物的刻畫藝術,如表現人物鮮明形象的生動的細節、個性化的語言和動作描寫,有分有合、前后呼應、起伏跌宕、有詳有略的情節安排等進行研讀鑒賞,以學習小組的方式感受、品味文章的精彩片段,小組間交流自己的閱讀鑒賞心得,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增加文化積累。
除此之外,還可排演課本劇,如《皇帝的新裝》《威尼斯商人》,在某些課文上,可進行影視觀摩,如《智取生辰綱》《音樂之聲》,讓學生自己演繹或感受人物性格特征,在提高學生興趣的同時,也能更好地把握文學經典的精髓。
二、為我所用的教學方法
許多教師乃至優秀教師仍然不能夠在新課改這艘大船下找到屬于他們自己的位置,他們基本功扎實,但多年來的教學經驗,使他們形成了屬于自己的教學模式,而對新課標的要求卻無法及時有效地適應,當然,這并不是因為他們沒有轉換教學基本理念,要知道,理論知識很容易接受,而實踐則是另一回事。而很多教師在具體的文章上很快接受了新的觀念,并運用到了課堂實踐中,請看這樣的例子: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秋天》一文,一位優秀的年青女教師在結合第三單元的口語交際課,在這篇課文的基礎上,以《感受自然》為題,要求學生通過口語交際感受自然的美好。她知道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此,她把這節口語交際課融入到校外的大自然中,組織了一次秋游活動,讓學生根據自己喜歡自由組合,分4個小組走進大自然去尋找自然的美好,在美麗的景、色、聲、韻中去感知自然帶來的快樂。新課標指出:“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主要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彼?這堂課她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師生交流、生生交流,在愉快、寬松、和諧的氛圍進行中,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讓學生在充滿智慧的挑戰里,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學生的語言得到了發展,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這堂課不僅含有教師獨特的教學方法,是教師綜合素質的集中體現,還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形成小組互動,合作學習、交流評價的良好氛圍,同時也體現了新課標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要在雙向活動的語言實踐中進行”這一理念。
所以,教好任何一門課,方法都是很重要的,而語文作為基礎工具學科,其教學方法尤為重要。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既要從理論上掌握教學方法,又應在實踐中靈活地運用,善于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也教會學生如何獲得知識的方法。
教無定法,更無固定的課堂教學模式,簡單地用幾種模式或某幾個步驟已經不能適應新的教學理念,語文教師應根據自身優勢,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創造性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依照不同課型的特點,探討出更多的靈活多樣的語文課堂教學新模式。
在教學中,教師的主動在于對學生的引導與啟發的正向主動,學生的主動在于與教師協調配合,積極思考充分吸納的反向主動。如果能夠做到上述幾點,我們就可以看出這種教學模式存在的優勢,在中學語文教學這一版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首先,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積極性,改變了過去課堂教學的沉悶局面;其次,學生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得到了較快的提高,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得到了培養,并且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全面的語文素質,改革使學生在課堂上增加了閱讀、寫作、說話的訓練機會,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長期的大量訓練,各項語文能力和語文學習習慣迅速提高。課外學生自學的能力和自覺學習的意識得到了加強,由于在訓練中學到了許多學習方法,教師不在的情況下,學生也能有效地自學。
新的教學模式通過改革得到大量的訓練,使學生的語文能力、語文學習習慣、自學能力、語文素養等得到全面的提高,這對于學生來說是終身受用的。
參考文獻:
[1]孫春成.新語文課堂探究教學法[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6\\).
[2]李創新.中學語文創新教法[M].學苑出版社,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