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地處吉林省西北部科爾沁草原蒙古族散居地區。在黨和國家民族教育方針政策的指引和號召下。多年來,這里中小學形成了以漢語授課為主,加授蒙語文為輔的“雙語”教學辦學模式。近年來,隨著社會生產生活的發展及蒙漢通婚比率的不斷提升,這里的少數民族語言環境日益低下,能夠使用本民族語言進行會話交流的蒙古族少年兒童比率逐年降低,加之國家高校招生及大學生就業形式市場化的變革,當前有很多蒙古族少年兒童對本民族語言的學習,從興趣和信心兩個方面來看都顯得不足。本人通過多年的一線蒙語文教學實踐,對當前我們蒙古族散居地區的蒙語文教育教學有了幾點思考和體會,現愿與各位同仁共同探討,希望對處在相同條件及背景下的散居地區蒙語文教學工作提供借鑒與參考。
一、教育學生熱愛尊重自己的民族,樹立民族自信心
尊重和學習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是熱愛民族的表現。當前我校的蒙古族學生因大環境的影響,很容易接受其它族的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字,而不喜歡接受本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更有甚者還產生歧視思想。所以,在進行蒙語文教學之前必須對學生進行熱愛本民族語言文字及文化的教育。如在蒙語文課堂上教師應經常給學生講解宣傳蒙古族英雄歷史、先進文化和名人事跡故事等。如民族英雄成吉思汗、地質學家李四光、表演藝術家斯琴高娃、歌唱家德德瑪、斯琴格日勒等蒙古族名人先進事跡故事等,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進而教育學生更加熱愛自己的民族。另外,學校還可通過多種措施教育蒙古族學生首先要學會尊重自己,相信自己的實力。努力成為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對時代和祖國有用的接班人,教育學生要對自己的民族一定要有奔放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心,為我們的民族趕上世界先進民族而不懈奮斗。
二、營造蒙語文語言環境,創造使用民族語言文字的氛圍
當前蒙語文語言環境不容樂觀,這有我們蒙古族散居地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變化的原因,也有多民族相互交融、民族發展的客觀原因。在蒙語文良好語言環境的塑造過程當中學校當數是重要基地。因為,在學校里蒙古族少年兒童較為集中,且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度過,同時少年兒童在上課、活動、玩耍的過程中相互之間的語言交流也比較多。
所以我們要有效抓住學校這一良好語言環境的塑造領地,廣泛采取形式多樣、行之有效的方法為蒙語文教學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一是鼓勵要求蒙古族少年兒童在學校經常使用蒙語文進行互相交流,將使用蒙語交流學習作為尊重熱愛自已民族的表現。二是我們民族學校一定要重視好蒙語文教學,強化蒙語文教學質量。要給學生單獨設立蒙語文教室,不得擠占蒙語文教學授課時間,組織豐富多彩的民族教育活動等。三是為有效激發蒙古族學生學習蒙語文的熱情,學校在每學期評選“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時將學生蒙語文成績是否達到良好作為一項重要依據。四是倡議蒙古族中小學校內各種宣傳標語及警示牌子最好都用蒙語和漢語進行對照書寫。學校校園廣播每天利用間操后時間安排 10 分鐘以上的蒙古族民歌播出時間,做到讓學生走在校園內隨時能看到或聽到民族語言,一方面,體現出學校的普及和重視;另一方面,又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蒙語文學習氛圍。五是作為民族學校想要真正起到弘揚傳承民族文化的基礎保障作用,還要給師生廣泛創設搭建多種形式和類型的民族文化活動。如結合學生“二課”活動組建民族舞蹈、器樂、書法等興趣小組。教會蒙古族學生跳摔跤舞和安代舞,練習學說蒙古族好來寶等。在校內還可通過組織蒙語文學生進行蒙古族詩歌比賽、書畫展、“三語”演講等豐富多彩的民族特色文化活動,做到寓教寓樂,有效激發學生蒙語文學習的熱情。六是作為民族學校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以上全校性蒙語文教學專題研討活動,全面提升蒙語文教學質量。七是加強對廣大家長蒙語文教學的宣傳力度,倡導有條件的家長要主動和學生多利用蒙語進行交流溝通,在家庭環境中多給孩子創造蒙語交流環境。
三、建設好蒙語文教師隊伍,強化蒙語文課堂常規教學質量
蒙語文教師是承擔傳授蒙古族語言文字的專職人員,對傳授民族語言文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學校在蒙語文教師的任用上一定要做到嚴格把關,使用責任心強,知識淵博,熱愛民族教育,精通蒙、漢語的蒙古族優秀教師來擔任蒙語文教學。同時蒙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重點應加強蒙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大力培養學生的讀、說會話等能力,做到真正把課文內容讓學生理解掌握,打好蒙語文綜合基礎,為學生深入學習做好準備。在提高學生蒙語會話能力方面教師可給學生講述或誦讀蒙古族民間故事等方式進行,因為民間故事聽起來有趣,容易理解、背誦、講述,符合學生的思維和興趣特點,另外通過組織學生講故事和聽故事等活動有利于軟化孩子們的舌頭和豐富詞匯,有效促進學校蒙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四、進一步加大民族照顧力度,加強蒙古族學生競爭意識的培養
加強多民族均衡發展是黨和國家民族教育方針政策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散居地區蒙古族學生必竟要學習掌握蒙漢兩種語言,所以學習任務相比其它漢生要重。作為我們教育機構,除通過舉辦多種類型的演講、文體活動等對蒙語文成績突出的學生給予適當的物質鼓勵外,還應在升學招生考試當中繼續加大加分照顧力度,民族高??刹扇γ褡鍖W校學生適當降分錄取的措施,讓蒙古族學生在升學考試時真正占有優勢,讓學生充分享受到民族教育政策的優越性,進一步堅定學好本民族語言文字的信心。
總之,提高蒙古族散居地區蒙語文教學質量是黨和國家賦予我們民族學校及教師的歷史使命和職責所在。需要廣大教育機構加大重視程度,完善民族教育制度,全面更新民族教育理念,營造民族教育氛圍,創新民族教育活動形式和內容,強化民族教育質量。蒙語文教師應努力研究探索蒙語文高效課堂,有效提高蒙語文課堂教學水平,全面提升蒙古族散居地區蒙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徐百永,薩仁娜.蒙語文教育與河南蒙古族的認同建構[J].北方民族大學學報,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