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作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構成部分,其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小說審美教學,對于提高學生鑒賞美、發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還能夠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情趣。語文教學作為一種具有潛移默化的審美教學活動,要在教學活動中正確地引導學生在審美上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語文教學的德育功能。
一、初中語文審美教學現狀分析
初中語文作文義務教學階段重要的人文課程,在我國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很早就提出了美育的要求。但是,在我國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審美教學也淹沒在程序化的教學活動中。很多語文教師對于小說中的美育因素不夠重視,僅僅重視考試的目的。與學生在小說教學中的審美預期和美感體驗相違背,使語文小說教學中的文學之美和人性之光成為了一種機械式的教學形式。
在語文小說教學中應當不斷的豐富教學內容,教師的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富有創造性和個性。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常常發現,在小說教學中,往往是教師沉悶的重點字詞的講解發現,對于小說中精彩的語言和協作的技巧則忽視不見。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小說的語言和思想沒有正確的理解,沒有聯系到小說中的相關知識背景。還有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常常缺乏激情,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上課,缺乏情感上的張力和動力。部分教師在小說審美教學中常常缺乏創造性和靈活性,依然沿著傳統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遵循著教條式的教學,特別是考試壓力的背景下,教師往往對學生的成績更加的關注。在教學的過程中以考試為中心,對于學生的興趣、情感需求等不夠重視。特別是小說教學中對其中的重點內容進行反復的分析,學生對于教學的內容無動于衷。教師在小說教學中沒有足夠的感情,也將不能引導學生發現小說中美的元素。
二、開展語文小說審美教學的策略和方法
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背景下,對于中學語文中的審美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這不僅是素質教育的要求,同時也是語文的重要功能所在。因此,為了充分地發揮語文教學中美育功能,應當積極地開展小說審美教學活動,為社會培養合格的人才。
1. 注重課堂設計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審美教學,教師要正確地認識到審美教學對于語文教學和學生發展的重要意義。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針對性地安排計劃,對課堂精心設計。為了更加順利地實施審美教學,要加強學生的知識儲備、擴展學生的文化視野。因此,在小說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對小說背景和作者生活經歷的介紹,在學生具有一定的知識儲備的基礎上能夠有效的提高審美教學的效果。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地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從多個角度來思考和看待小說中的問題,重視學生的個性表達。例如,在《皇帝的新裝》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展開自己的想象來進行續寫,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文能力。
2. 通過環境描寫,感受小說人物美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小說是學生最為喜愛的一部分,也是蘊含審美因素最多的一部分,表現最多的一部分為語言美、人物美、情節美等。其中,小說人物形象的描寫不僅活靈活現,惟妙惟肖,而且其還具有非常強的社會性和思想性。因此,在開展初中語文小說審美教學中,積極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不僅能夠更進一步感受到小說的美,而且還能夠引起學生與人物的共鳴,讓學生學會做人的道理。比如,在學習小說《駱駝祥子》時,小說中有大量筆墨通過典型的環境塑造小說人物祥子的形象,在開展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典型的環境描寫來進行分析祥子的形象,如在小說中描寫烈日無處不在時: “六月十五那天,天熱得發了狂……”而在描寫暴雨時寫到:
“幾分鐘,天地已分不開……成了水世界……”通過這些典型的環境引出小說中的主人公,在這種惡劣的天氣下,祥子仍然一如既往地干活掙錢,沒有任何的畏縮和懈怠,由此可以看出,祥子是一個老實本分和吃苦耐勞的人,其實像祥子這樣的人,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同學們你們發現了嗎? 通過詢問學生后又將學生引導人物形象分析中。經過和學生分析交流,同學們一致認為,祥子是一個勤儉、吃苦耐用、要強,對生活充滿希望的人,對人吃人的舊制度的強烈抗議。
3. 聯系生活實際,感受小說的整體美
在語文小說審美教學中,要將小說中的美擴展到課外,讓學生將小說中的情感和現實生活緊密的聯系起來,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共鳴。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學生只有掌握了基本的語文常識,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認知能力。在語文小說審美教學中,重視從生活中來再到生活中去的教學方法,小說是對生活的藝術處理,提高增強學生在社會中的審美實踐性,使語文小說教學延伸到生活中。那么,語文小說教學將不再僅僅是一種學院式的理論知識教學,而且能夠用在生活中,豐富學生的情感。小說從生活中來,它包含了生活中的種種美,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正確的引導,使學生能夠在自己的生活實踐中不斷的強化。這樣不僅達到了美育的效果,而且也鞏固了課堂教學的效果。學生在生活中更容易感受到小說中所蘊涵的美,強化了沒在語文課堂外的滲透,能夠有力的促進語文課堂教學。如在學習秦文君的《選舉風波》一文時,在學生們討論“賈里共經歷了幾次風波”“讓他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等問題后,提出“你有沒有參加過班級選舉? 在選舉中你遇到了哪些問題? 在面對選舉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時你是怎樣解決的”等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從而讓學生領悟到生活是五味瓶,有苦也有甜,有掌聲也有淚光,在生活中我們應當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笑對困難和挫折。除了學生日常生活中的話題,學生周圍的自然風光、風俗民情等均可成為語文審美教學資源,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發掘生活中有價值的、與學生相關的、學生感興趣的東西,適當地將其引入到課堂教學中,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審美素質。
三、結束語
審美教學中作為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是語文社會功能的重要體現,因此應當在語文小說教學中積極開展審美教學,將審美教學作為初中學生教學中的重要方向。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地引導學生發現學生中的人物美、自然美和藝術美,感受到語言文字的魅力,并且和自己的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在生活中發現、體驗美。
參考文獻:
[1]彭映霞.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基于小說的審美教育[J]. 民風,2013,\\( 02\\) :124 -125.
[2]王祥.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小說審美教學探究[J]. 文學教育,2013,\\( 03\\) : 79 - 80.
[3]李馬明.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語文小說的審美教學探微[J]. 語數外學習,2013,\\( 10\\) :207 -208.
[4]汪吉. 初中語文小說審美教學現狀與策略[J]. 新課程導學,2013,\\( 24\\) :55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