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
論文題目:三年級語文教學之我見
摘要: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社會主義道德品質,以及科學精神和健全人格。
關鍵詞:語文;識字與寫字;閱讀;習作
在小學階段,三年級是一個由低年級向高年級過渡的年級,語文課的教學目標也有了新的變化,在教學中,筆者摸索出以下教學方法。
一、關于識字、寫字教學
低年級語文教學以識字、寫字為主,課堂上大部分時間解決了識字、寫字的問題。而進入三年級就要提高識字、寫字的教學效率,因為學生已經有了識字、寫字的方法和經驗。
(一)課前預習
在預習中,按照以下順序完成:朗讀課文,認識生字,提醒字音,補充內容。先讓學生初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筆圈出來,盡量讓學生自己查字典解決。因為二年級我們已經學過了查字典的方法,所以讓學生養成查字典的習慣,目的是可以讓學生了解字音、字義,還可以知道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句中表達的意思是不同的,可以學會更多的知識,也提高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在認識生字后,再讀課文,這時需要詳細地再讀一遍,劃出詞語,并能通過上下文了解詞義,最好能寫出近義詞、反義詞等,這樣,學生的收獲也多了。
(二)寫字教學
筆者堅持板書示范,指導不容易寫好的筆畫、結構以及容易寫錯的筆順。先讓學生在方格中默寫一個生字,注意筆畫的位置和結構,然后同桌互相糾正,最后,根據同桌的建議,再寫一個字,做到端正、整潔、美觀?,F在三年級學生開始使用鋼筆,要確保學生握筆姿勢的正確性。為此筆者編了一個握筆口訣:“一指二指捏著,三四五指墊著,小掌心空著,小拳頭量著?!币源藖矶酱賹W生的握筆和寫字姿勢,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二、關于閱讀教學
集中識字后的三年級閱讀教學,要從詞、句、段入手,加強基本功訓練,為讀懂課文奠定良好基礎。
(一)加強詞、句、段訓練
在學習生字時,學生已經積累了詞語知識。在教學中,先讓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了解課文大意。讓學生從整體上初步把握文章內容,對語言結構、寫作目的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然后讓學生劃出自己認為含義深刻、結構復雜、難理解的句子。再拿出來和同學們一起討論。
在教學中,筆者先讓學生了解句式和修辭,再指導學生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在此基礎上理解全句。在學習中經常會接觸到一些特殊句式,如“把字句”“被字句”“反問句”等,可以學著變換句式,這樣便于更好地了解句子內容,也利于學生整體把握句子含義。
段的訓練是三年級閱讀訓練的重點,學生能夠理解句子,那怎么才能理解自然段,了解段與段之間的聯系呢?首先,讓學生反復讀課文,弄清句與句之間、段與段之間的關系,進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老師可以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的寫作形式,如“總-分-總”式,“分-總”式,“總-分”式等,讓學生了解課文層次。最后,針對一些問題進行點撥、引導,解決了課文中的問題,便有了一個明確的閱讀思路。
(二)重視朗讀的指導和訓練
朗讀有助于感受課文,增強語感。就課堂教學的訓練程序而言,先朗讀再默讀,可以使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引導學生把自己當作課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體驗。在課堂上,要有大量的朗讀時間,教師盡量避免單調枯燥的技術性指導,對于學生理解的句子,要讀出自己的理解、感悟。在朗讀指導時,可以采用“示范-模仿”式的指導,教給學生一些常用的規律性的朗讀方法??傊?,閱讀時,要讓學生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學會閱讀。
三、關于習作教學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提到“寫作”不得不說一說“閱讀”?!毒拍炅x務教育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作文教學要與閱讀教學密切配合?!痹陂喿x時,不僅積累了好詞好句,而且學習了文章的結構以及寫作特點,那么,在作文的教學中,就要引導學生把從閱讀中學到的基本功,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三年級是學生學習作文的啟蒙階段,因為他們的生活閱歷少,領悟能力不強,所以,在教學習作時,一般從他們身邊熟悉的人、事物或活動入手。以我們寫過的一篇作文“我最熟悉的一個人”為例。筆者會根據本次作文的教學目標,讓學生確定一個最熟悉的人,說一說這個人的外貌特點,引導學生回憶這個人的外貌特點和印象深刻的事,按事情發展的順序說出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發展的起因、經過、結果。作文的重點部分學生已經說得很好了,最后就要寫下來。寫作前,教師要點撥:這篇文章的結構特點是什么,總起句和總結句怎樣寫文章才能前后呼應。最后,學生就可以有條理、有步驟地寫作文了。
在學生寫作的過程中,不要有過多的條條框框,讓他們放開手腳去寫,消除對習作的畏難情緒。
參考文獻:
[1]李國玉.讀寫協調發展淺談[J].作文教學研究,2007\\(5\\):90-91.
[2] 謝國文.語文教學中如何處理讀和寫的關系[J].學苑教育,2013\\(10\\):24-25.
與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論文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