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的教學目的是為了促使學生更好地獲取一些基礎知識,從語文學習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然而當前不管是教師還是家長都給予學生非常大的學習壓力,忽略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以及學習能力的提升,這樣也就無法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因此,必須要注重提升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效果,提升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促使低年級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和思維模式。
1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陳舊落后的教育觀念。所謂的傳道授業,并非單純地指傳授書本知識,而是要在書本知識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而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下,大多數老師只注重“教”,并沒有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分析,忽視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單純地灌輸書本知識。在這種教育觀念的引導下,教師們走入了語文教學的誤區,學生們的潛力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其學習能力并未得到真正的提升。
(2)脫離時代軌道的教育模式。在科技迅速發展的當代社會,創新思維能力越來越被重視,落后的教育模式已經不適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傳統的語文教學方式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老師單純講授的方式。這種方式只是教師單純地將書面知識教給學生,學生單純地記憶,整個教授過程中學生并未真正參與其中,更談不上創新思維的培養。不僅如此,因為沿襲落后的教育模式,教師忽略了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的培養,使得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
(3)未正確運用教學策略和手段。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有些教師沒有正確運用教學手段和教學策略,因而降低了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依據學生的自身特點和教學內容安排合適的教學活動,并使用良好的教學手段和方式讓學生積極地參加到教學活動中去,這樣一來,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能夠提升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所以,不能正確運用教學策略和手段,也會降低語文教學成效。
2 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效果的幾點策略。
2.1 認真備課。
首先教師應該圍繞教學目標有效備課,精心設計、安排每一個教學活動的細節問題,全面考慮到教學活動中學生可能出現的一些偏差、問題和錯誤,并提前想好應對的措施,選用比較具有針對性的且涵蓋多種知識點的文章進行教學,促使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并適當安排一些能力訓練習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如在教授小學低年級學生識字和寫字的過程中,教師不僅僅局限于課本中某些字,還應結合一些兒歌、童謠來開展識字和寫字,如“童謠童謠唱啊唱,挑出字來格里裝,小手小手握住筆,一邊描來一邊念?!边@樣不僅可以使學生牢記寫字的要領,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這樣學生通過多方面知識的學習、比較,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2.2 創新教學模式。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教師必須首先從自身做起,摒棄陳舊落后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要想盡一切辦法將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釋放出來,不僅要使學生學好基礎知識,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和思維方式。在低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學會運用與時俱進的教育模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促使他們以書本知識為基礎,走入實踐活動,培養創新思維。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夠強制要求學生集中注意力,而要通過活潑、生動和新穎的學習形式和內容,來吸引學生,并且注重尋找規律。比如在拼音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穿插識字教學,指導學生正確地拼讀音節,并且認識漢字,通過運用音節和漢字,組織學生組詞和溝通交流。還可以運用多媒體或者卡片,使學生拼讀音節和認識漢字,而后,教師為學生出示漢字,使學生對漢字進行認讀。
2.3 倡導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指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具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對所學內容有自學意識。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并未占學習的主體地位,往往扮演著被老師牽著鼻子走的角色。這種灌輸式的教育方式,往往無法獲得學生的青睞。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們應該積極提倡自主學習,讓學生互相之間進行討論,培養創新思維。此外,不要壓制學生們的質疑行為,要積極培養他們的質疑習慣。不要因為學生提出的問題無關緊要或者比較淺薄而呵斥他們,打擊他們,那樣會使得他們不敢質疑。教師要鼓勵學生的質疑行為,給予他們更多的自由,形成自由探討的學習氛圍,為培養學生能力和開發學生思維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進而從本質上提升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效果。
2.4 深入鉆研教材,創新教學方法。
在小學低年級階段的語文教學當中,要提升教學效果,使創新教育得到有效的開展,使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能夠得到不斷的提高,教師必須要全身心地去研究教材,對學生進行全方面的了解,才能夠更好地開展創新教育。而且還要引領學生在教材中發現知識的新穎、趣味,以及能夠積極地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這樣一來,學生會得到全方面的發展。
比如,在教授學生拼音的時候,a這個拼音是學生最先接觸的拼音,很多學生均無法理解 a 的用法、說法和含義。這個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順口溜或者兒歌,比如“a aa,阿姨好;小嘴張大,a a a ,醫生為我做檢查?!边@些順口溜既可以由教師來提供,也可以由學生提供,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做示范,使學生繼續“創作”順口溜。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喜歡學習語文,還可以使學生愛上拼音,學生紛紛參與到編排和創作順口溜中,不僅使學生牢記韻母、聲母的形狀和聲音,還聯系了學生的生活實際,有效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
2.5 倡導積極討論。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培育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語文素養。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探究合作的教學方法,鼓勵倡導他們進行小組探究討論,暢所欲言。小學生的思維是相當活躍的,多個人之間相互討論,不僅是一個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更是一個使他們相互學習,拓展自身思維的過程。不僅使他們學會合作,學會共同解決問題,調動了他們在學習上的主動性、積極性以及探究性,讓學生的創新能力進一步得到發展,還可以充分提升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成效。
2.6 優化評價方法。
在傳統的教育過程中,對學生的評價只是局限于學生回答問題的對與錯或者是考試分數的高與低。這種傳統的評價方式不僅使得學生形成一種思維定勢,認為“老師說的一切都是正確的”,更加扼殺了他們的求異思維,使他們舍棄自身的想法。因此,想要提升低年級語文教學效果,要求教師必須優化評價方法,因人而異,因人施教,通過合理有效的評價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2.7 尊重個性差異。
小學生的性格特征以及學習能力都會有所差異,因此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積極走進學生,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多元化的教學,只有這樣才能促使所有學生都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效率。教師還應該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教會學生正確的且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促使學生自主進行語文學習,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3 結語。
總之,在低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想要提升教學效果,必須要敢于更新思想觀念,改革創新教學模式,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小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從本質上提升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春紅。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才智,2015.27:38.
[2] 紀光娓。身正、筆正、心正書寫翰墨人生--談提高小學生書寫能力的策略的探索[J].科技視界,2014.31:250-251.
[3] 王冬梅。 培養低年級學生語文識字興趣的策略 [J]. 科技創新導報, 2014.32:153-154.
[4] 蔡顏。 小學語文教學中低年級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策略 [J]. 科教文匯 (中旬刊),2014.8:194-195.
[5] 何建洪。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思考--以人教版新課標為例[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4.10:74.
[6] 劉浩。緊扣有效,潤課細無聲--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