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質量是學校教育的永恒主題,是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永恒追求,尤其是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它是提高小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集人文性與工具性于一體,教學復雜,更需要教師下苦功。但縱觀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情況不容樂觀,教師怕教、學生怕學的現象嚴重,教學質量自然不可能高。究其原因,筆者認為關鍵是教師沒有應用新課程標準,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仍在以自己為主進行說教式的教學。那么,如何改變這種教學現狀,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呢?
一、認真備課,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
認真備課是上好課的關鍵,教師要想在課堂教學中得心應手,就要認真備課,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一般來說,備課需要備新課程標準、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
(一)備新課程標準
新的課程標準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教學要求,教師在授課前一定要認真研讀、深入研究新課程標準,明確教學要求,并據此來進行教學設計。
(二)備教材
教材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依據,教師對其是否熟悉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質量。備教材可以從三方面入手:一是研究大綱,從整體上把握教材,了解教材的編排體系,把教材所涉及的知識進行歸類,掌握各部分知識的結構,確定新授課在本教材體系中的位置;二是研究單元教材,掌握重點和難點,對整個單元教材進行加工和處理;三是鉆研、理解、掌握新授課內容,并對其進行分析,把書本上的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
(三)備學生
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所開展的一切教學活動都應圍繞學生進行。因此,教師在備課前一定要深入研究學生,了解并掌握學生的各方面情況。具體來說,可以從兩方面入手研究學生:一是研究學生的智力背景,了解并掌握學生的知識基礎、智力水平、能力水平以及在班上的分類情況;二是研究學生的非智力背景,了解并掌握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學習習慣等。
(四)備教法
教法指為了達到教學目標而采取的教學方式方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法有很多,如講授法、討論法、演示法、觀察法、分層教學法等,教師應深入了解這些教學方法,備課時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靈活應用,設計出一份優秀的教案。
二、采取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一種力求探究某種事物,并帶有強烈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和最活躍的因素。有了學習興趣,學生就會樂意去學習,更努力地去學習。相反,缺乏學習興趣,學生就可能產生厭學情緒,進而自暴自棄,放棄學習。因此,教師要重視語文學習興趣的激發。那么,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巧設導入,激發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著名特級教師于漪也曾說:"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作為課堂教學的起始環節,導入成功與否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關系著課堂教學質量。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導入的設計。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選用合理的導入方式,巧妙引出新課,這樣就能使學生興趣盎然地進入新課的學習中,進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組織競賽,激發興趣
小學生具有好勝心強、不甘落后的心理特征,競賽利用他們這一心理特征而成為了激發其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之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引入競爭機制,根據教學需要,適時組織競賽,活躍課堂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在比、趕、追、超的過程中勇攀高峰。
(三)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與傳統說教式的教學方式相比,情境教學生動形象,更有利于學生興趣的激發。一般來說,情境包括問題情境、生活情境、直觀情景等,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需要,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讓他們在或生動、或具體、或熟悉的情境中積極地學習,輕松掌握所學知識。
三、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多媒體逐漸出現在各學校的課堂中,并在教學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儲存和傳遞教學信息的載體,多媒體集聲、像、圖、文于一體,具有傳統教學手段不可比擬的優勢。其一,多媒體能夠化抽象為具體,將學生不易理解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從而解決教學難點;其二,多媒體的信息承載量大,能擴大課堂容量,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其三,多媒體的傳輸速度快,能及時將知識傳遞給學生。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多媒體的這些優勢,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語文知識。如教學《撈鐵?!窌r,為了讓學生清楚撈鐵牛的準備過程和打撈過程,并用語言復述出來,教師可將撈鐵牛的過程制作成多媒體課件,一邊點擊"并船搭架""船裝河沙""潛水摸牛"等環節,一邊讓學生跟著動畫的演示復述課文。這樣教學,學生不僅掌握了撈鐵牛的準備過程和打撈過程,還學會了復述課文,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又如教學《鳥的天堂》時,其中有一段描寫榕樹葉子的句子:"翠綠的顏色明亮的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里的"顫動"一詞是個難點,學生不易理解,教師可運用多媒體演示這一詞,并加以適當點撥,讓學生以"顫動"一詞造句。這樣,從感知到理解再到運用,學生就真正理解和掌握了該詞語的意思,進而解決了教學難點。
需要注意的是,多媒體也有缺點和不足,教師應認識到這一點,避免滿堂灌,實現其和傳統教學手段的有效整合,使之真正發揮自己的作用,進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總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我們只有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不斷實踐和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熟練地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才能真正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鄧轉明。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J].赤子:中旬,2014(3)。
[2]張海英,陳明平。小學語文有效課堂的策略探索[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0(12)。
[3]莫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如何"活"起來[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S1)。
[4]戴小勇。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5(15)。
[5]馬麗華。新課改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藝術[J].考試周刊,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