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在給教師提供了機遇的同時,也給他們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要求廣大教師改變陳舊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從學生實際出發,靈活運用各種方法,啟發學生,引導學生,使他們主動自覺地去學習。但縱觀整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這一要求并未被廣大教師放在心上,有的教師仍在運用以灌輸為主的教學方式,甚至擠壓學生的課余時間,讓他們反復做各種習題,導致學生興趣不高,課堂教學低效化嚴重。要想改變這一現狀,我們就必須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下面筆者就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談幾點自己的粗淺認識。
一、精心備課
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條件,我們只有在課前備好課,上課時才能得心應手,更好地調控學生的動態,確保課堂教學順利進行下去。那么,課前備課需要做哪些工作呢?
(一)備教材
備好教材是搞好教學的基礎,教師只有深入鉆研教材,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具體來說,備教材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根據教學大綱,從整體入手把握教材,明確教材的重難點,清楚新授課在整本教材中的地位;二是研究新授課,明確教學目標,掌握課文重點,把握教學難點,合理安排教學內容,以有效地克服教學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加強教學的針對性。
(二)備學生
新課程改革倡導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設計。而學生存在個體差異,他們的興趣愛好、知識基礎、理解能力等都不相同,教師在備課時必須深入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各方面情況。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
(三)備教法
要想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師必須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而教學方法不是教師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就隨意選用的,好的教學方法、適合新授課的教學方法需要教師在備課時從多方面考慮來選擇,即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選用一種或多種教學方法來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值得強調的是,預先設計好的教學方法并不能確保課堂教學萬無一失,意外情況隨時可能發生,教師應充分發揮自己的教學機智,把控好課堂教學,以確保課堂教學順利進行。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對一個人掌握某種知識與技能起著重要作用。學生對語文感興趣,他們就會主動自覺地去學習。反之,不感興趣,他們就不愿學習,想方設法逃避學習。因此,教師要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那么,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巧妙設計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小學語文教學的導入方式多種多樣,如謎語導入、音樂導入、表演導入、設疑導入等,只要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心理特點,選用合適的導入方法,就能使學生具有新奇感,使他們保持"樂學"的態度,積極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去。需要注意的是,不論何種導入方式,教師在設計時都應力求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并把握好所用時間的"度",盡量把導語所用的時間控制在2-3鐘之內。
(二)組織趣味游戲,激發學生興趣
小學生活潑好動,更樂于在充滿趣味的游戲活動中認識世界,并在其中吸取生長所必需的各種經驗。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將游戲融入課堂教學中,把枯燥乏味、抽象的語文知識游戲化,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愉快地參與游戲活動,快樂地學習,從而輕松掌握語文知識。
(三)善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小學生的形象思維較強,教師僅用語言講解知識,不易讓學生理解,更不利于他們學習興趣的激發。將多媒體引入課堂,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多媒體具有直觀性強的特點,能夠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根據教學內容,選準時機,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活動,使學生入情入境,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變被動學為主動學,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三、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是學生為了達到預期的學習目的所采用的某種方式、手段、途徑。學生只有掌握了學習方法,有了學習的主動權,才能獨立地探索新的領域,獲取新的知識,并運用這些知識去組合、創新。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引導、幫助學生掌握學法,學會學習。
(一)教給學生課前預習的方法
預習是課堂教學前的準備,學生只有學會預習,養成預習習慣,課上才能有針對性地聽講,提高聽課效率。但學生的預習往往達不到令人滿意的效果,究其原因是因為沒有掌握預習方法。對此,教師應教給學生課前預習的方法,讓學生學會"圈、點、劃、寫",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提高自學能力。
(二)教給學生讀懂課文的方法
語文是一門以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為主的綜合性課程,要想學好它,學生必須讀懂課文。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教給學生讀懂課文的方法。具體來說,教師可通過示范引導、適時點撥等方法,讓學生從識字、解詞、釋句入手,從理解文章題目、思考課后問題做起,品味作者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的方法,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
(三)教給學生復習方法
復習是對之前學過的知識的再鞏固,能夠加深學生記憶。在學完一課后,很多學生往往不會主動復習,即便復習,也沒有一個好的方法,以至于剛剛學習的知識時間一長就忘了,這不利于接下來的學習,易導致知識鏈條斷裂的現象出現。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復習,叮囑學生及時復習,并將復習方法教給他們,以確保他們所進行的復習是有效的。這樣做,學生不僅鞏固了舊知識,也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有利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我們只有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靈活運用各種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才能真正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瑟英。芻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園:教育科研,2013(6)。
[2]王妍平。探索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施策略[J].時代教育,2012(24)。
[3]韓曰岐。論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9)。
[4]郭艷麗。淺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策略[J].新課程學習:上,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