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在全國各地正進行的如火如荼,關于高效課堂的相關理論也正在逐步走向完善。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也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更新教學理念,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推進課堂教學邁向高效課堂。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結合當前正在學習的高效課堂相關理論,對如何有效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談談自己的見解,以期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共同促進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
一、“高效課堂”的內涵
什么是“高效課堂”?顧名思義,高效課堂是指高效率的完成課堂教學任務,達到既定要求的教學目標。簡而言之,即指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盡可能小的物力和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評判課堂教學是否達到了高效課堂的要求,主要看它是否達到了效率的最大化,是否體現了效益的最優化。如果一堂課達到了這兩個目標要求,那么,它就可以認為是理想的高效課堂。當然,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本來是一門“慢”的藝術,一味地追求快,而忽略了教學效果,也不能算是高效課堂。因此,對小學語文高效課堂而言,高效課堂應該是課堂氣氛活躍、師生積極主動的課堂,也應該是教學環節緊湊、教學效果顯著的課堂。
二、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
(一)合理導入新課,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前提
精彩的課堂導入,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利于輕松、愉快、和諧的課堂氛圍的形成。教師可以在導入新課時,利用各種教學資源,采取多種教學手段,如做游戲、講故事、展示圖片視頻資料等引導學生以積極、輕松的心態進入新的一課的學習。如在講授《桂林山水》一文時,教師可以在教學導入環節,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桂林山水的優美景色,讓學生有如臨其境的感覺,帶著這種身處其中的感覺進入課文教學,學生在學習中才能真正獲得樂趣,進而輕松自如的學取知識,達到教學的目標。
(二)積極主動學習,是構建高效課堂的條件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學會自主思考,學會主動學習,這是要達到高效課堂必不可少的條件。當然,要想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必須想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只有對某一事項提起了興趣,才會積極主動地去參與、去思考、去探究。傳統的教學是教師往往把自己高高置于三尺講臺之上,學生只是被動聽取的對象,很少有參與課堂的機會和權利。新課程要求,學生要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要想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必須保證學生擁有自主支配學習時間的權利,這是學生能否主動學習的關鍵。在高效課堂,教師所要做的,是如何在短短的課堂教學中每時每刻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提起他們的學習興趣,當這兩樣做到時,學習將成為學生自然而然去追尋的東西,無需教師贅言,課堂肯定將是高效的。
(三)改進教學方法,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
現代社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教師應適應社會的發展,將各種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引進課堂教學。一篇風景秀麗、辭藻優美的散文,僅憑教師的苦口婆心、喋喋不休,永遠也沒有一段真實景色的視頻達到的效果更好?,F代教學手段的合理運用,可以豐富教師的教學方法,更好地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我們并不是說我們要摒棄一切傳統的教學方法,一手美麗的板書、一幅逼真的簡筆畫,同樣能提起學生的興趣,主要要看教師選擇的教學手段、方法,是否適應所授課文、是否適應學生學情。從某種意義上講,選擇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是高效課堂能否實現的關鍵要素,教學方法直接影響著學生對課文的接受情況,一個好的適宜課文的教學方法,往往能使教學事半功倍,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達到高效課堂的目的;而一個不適合的教學方法,往往讓課堂教學混亂不堪,使教師講得吃力,學生聽得吃力,雙方皆使勁全力,卻沒取得點滴成果。
(四)拓展閱讀空間,是構建高效課堂的源泉
合理延伸教材,拓展學生閱讀空間,是高效課堂能持續發展下去的動力。學生自主閱讀,不僅能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激發學生探究性學習的欲望,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面對某一學習對象時,能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準確把握文章要旨,達到高效率、高質量的完成學習任務的目的。因此,教師在課堂中要留給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進行探究性閱讀,引導學生在課后多讀書,讀好書,通過閱讀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促進學生理解能力的提升,為高效課堂的構建打好堅實的基礎,為高效課堂的不斷發展提供富足的源泉。
參考文獻:
[1]于兵。淺談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 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2,6.
[2]張敦樂。淺談創設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方法[J].學周刊,2013,6.
[3]周艷春,徐良。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創建之法[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21.
[4]武銀堂。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學周刊,2014,8.
[5]葉瑩。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11.